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内容(2)

时间:2013-09-23 10:54来源:未知 点击:
C.4-3-2-1-5 D.3-2-1-4-5 解答: 此题的正确答案为B。收集书籍(1)-雇用木工(4) -购买材料(2) -打造书架(3) -排列书籍 (5),这一顺序相对于其他顺序而言最为合理。 (6)常识判断的题型特点是什么,如何
  
    C.4-3-2-1-5          D.3-2-1-4-5
    解答: 此题的正确答案为B。收集书籍(1)-雇用木工(4) -购买材料(2) -打造书架(3) -排列书籍
(5),这一顺序相对于其他顺序而言最为合理。
(6)常识判断的题型特点是什么,如何应对?
答:题型:常识判断部分涵盖法律、政治、经济、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考查应考者在这些方面应会的最基本知识,以及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
应对策略:平时应多积累法律方面的知识,考前作重点复习。
例题: 下列属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A.**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省人才市场管理暂行条例》
    B.**省人事厅颁布的《**省人才流动管理暂行办法》
    C.**省人民政府制定的《**省城市供水管理办法》
    D.**省人事厅转发人事部制定的《公务员录用面试考官管理暂行办法》
    解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六十三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 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 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的规定,正确答案为A。

(7)资料分析的题型特点是什么,如何应对?
  答:题型:资料分析试题着重考查考生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与加工的能力。一段资料一般有5个问题,考生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才能从问题后面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应对策略:熟练掌握基本知识,考试时应认真、仔细地阅读资料。
  例题:根据下表,回答①--②题:
          博物馆四个入口处自动计数器的读数
 
自动计数器在不同时间的读数(人数)
入口(时间)  7:00  8:00  9:00  10:00  11:00
1  7111  7905  8342  8451  8485
2  8432  9013  9152  9237  9306
3  5555  5921  5989  6143  6233
4  954  1063  1121  1242  1299
 
    ① 从早上7:00到11:00通过入口1进入博物馆的参观人数是:
    A.580      B.94    C.1374    D.1594
    ② 在早上7:00到8:00之间,通过人数最多的入口是:
    A.1        B.2      C.3      D.4
    解答:题①应为8485-7111=1374,答案是C;
    题②比较两数之间的差,差值最大的是入口1的两个数,故答案是A。
(8)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施测方法是什么?
  答: 测验开始后,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A  监考老师向考生宣布考场要求。
      B  监考人员发给每位考生一页答题卡,给考生约两分钟时间按规定要求在答题卡上填涂自己的姓名和考号。
      C  监考人员发给每位考生一个试题本。先给考生两分钟时间阅读题本第一页上的内容。第一页上的内容是“考试注意事项”,考生应该仔细阅读每一项要求并遵照去 做。读完这一页内容后,考生应等候监考人员的指示,不要向后翻页,否则,会影响成绩。*****试正式开始后,方可看题、作题。
      D  共给考生120分钟的做答时间,首先是听力理解试题,单独计时;另外,其他每一部分试题都标出了参考时限,以帮*****生分配好答题时间。在试题中可能 有一些是很容易的,但任何人都很难答对所有的题目。因此考生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太久,遇到不会作答的题目,可先跳过去,待做完了那些容易的题目后,如果有 时间,再去思考。否则,考生可能没有时间去答后面的题目,而这些题目对考生来说可能更容易些。所有试题答错不倒扣分。
        E    监考老师宣布考试结束,考生应立即放下铅笔,将试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然后离开考场。若发现考生带走了试题本或有抄录试题现象,将取消其考试资格。

(9)数量关系有哪些解题方法?
  答: 数量关系部分主要有两种题型:数字推理和数字运算。
  数字推理包含:等差数列及其变式;两项之和等于第三项;等比数列及其变式;平方型及其变式;立方型及其变式;双重数列;混合型数列;一些特殊的排列规律等类型。对这几种题型解题方法如下:
1. 观察法。这种方法对数字推理的所有题型(较简单的,基础性的)均适用。观察法对考生的要求比较高,考生要对数字特别敏感,这样才能一眼看出题目所属的类型。
   2. 假设法。在做题之前要快速扫描题目中所给出数列的各项,并仔细观察、分析各项之间的关系,然后大胆提出假设,从局部突破(一般是前三项)来寻找数列各项之 间的规律。在假设时,可能一次假设并不能找到规律,这就要求考生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并迅速改变思路进行第二次假设。
  3. 心算要多于笔算。笔算因为要在纸面上进行,从而会浪费很多时间。
   4. 空缺项突破法。大体来说,如果空缺项在最后,要从前往后推导规律。如果空缺项在最前面,则相反。如果空缺项在中间,就需要看两边项数的多少来定,一般从项数多的一端来推导,然后延伸到项数少的一端来验证。
  5. 先易后难法。考生或许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在做简单题时,考生有时突然就有了难题的思路。同时这种方法还能激发考生临场发挥的潜力。
  数学运算包含:比例分配问题;和、倍、差问题;混合溶液问题;植树问题;预算问题等十余种。对这十余种题型解答的大体解法笔者亦总结如下:
  1. 凑整法。这种方法是简便运算中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是利用交换率和结合律,把数字凑成整数,再进行计算,就简便多了。
  2. 基准数法。当遇到两个以上的数字相加时,可以找一个中间数作为基准,然后再加上或减去每个加数与基准数的差,从而求得它们之和。
  3. 查找隐含规律法。考生需记住,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的题目,几乎每一道数学运算题都有巧妙的解法,这些解法就是隐含的规律。找到这些规律,便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归纳总结,举一反三法。考生在做模拟题时要充分做到归纳总结。这样才能在考场上做到举一反三,增强必胜的信心。
  5. 常用技巧掌握法。掌握常用的解题技巧,如排除法、比较法等等。熟练掌握这些客观题解题技巧会帮*****生快速、准确地选出正确的答案,从而提高答题的效率。

(10)类比推理有哪些题型,答题思路是什么?
答:  类比推理题主要考察考生的推理能力,先给出一对相关的词,然后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近似的词。根据题干所给出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类比推理题可分为如下类型:
  1.  原因与结果
  2.  工具与作用
  3.  物体与其运动空间
  4.  特定环境与专门人员
  5.  整体与其构成部分
  6.  同一类属下的两个相互并列的概念
  7.  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称谓
  8.  事物的出处与事物
  9.  工具与作用对象
  10.  作者与作品
  11.  物品与制作材料
  12.  专业人员与其面对的对象
  13.  作品中的人物与作品
  14.  特殊与一般
  类比推理题的解题思路一般为:
  1. 首先弄清题干所给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
  2. 然后注意各种关系之间的细微差别。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是各种各样的,其中有些关系是非常相近的,容易混淆,应注意区别。
  3. 认真审题,看完全题再答题。不少考生认为类比推理题比较简单,往往题目还没看完,就匆忙选择答案,这是不可取的。

(11)常识判断考查的知识点有哪些?
  答:一  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和当年国内国际重大时事;
  二  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三  法律:法学基础理论、宪法、行政法、经济法和民法一般常识;
  四  管理: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运用;
  五  人文与科技的一般常识
文章标签: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