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州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时间:2015-06-19 16:30来源:广东人事考试网 点击:
2014年广州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广州市市考《行测》真题
1、近3000年来,我国经历了三个气候温暖湿润时期和三次大规模的变冷时期,每次气候变冷,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南部疆域的版图都必须扩大,如果不能扩大,这些游牧民族政权就会灭亡。由此可以得知,( )时期出现了气候变冷的情况。
A. 战国          B. 西汉          C. 隋唐          D. 南宋
  2、甲因与乙发生互殴,受伤入院治疗。两周后,甲即将痊愈出院,但在最后一次换药时,因主治医生丙操作医疗器具失误,甲伤口被感染而需继续留院治疗。第二天,医院病房因电线老化短路而引发火灾,甲不幸在火灾中遇难。按照法律,( )应对甲的死亡承担法律责任。
  A. 乙          B. 丙          C. 医院          D. 乙、丙和医院共同
  3、一篇名人传记里介绍这位名人:“他出生于英国贵族家庭”“他在20世纪20年代到北京大学讲学”“他提倡离婚手续简化”“他以九十八岁高龄离世”………由此可以得知,这位名人是( )。
  A. 培根          B. 康德          C. 罗素          D. 杜威
  4、佛教有“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分别。其中,“乘”指的是( )。
  A. 车辆          B. 智慧          C. 超度          D. 佛法僧
  5、以下诗句诗意连贯且对仗工整的是( )。
  A. 绿蚁新醅酒,洗手作羹汤
  B.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C.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D. 漠漠水田飞白鹭,朝朝马策与刀环
  6、在我国古代,二姓结为婚姻,一般要经过六道程序,称为“六礼”,包括“迎亲”“纳吉”“纳彩”“问名”“请期”“纳征”。关于六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问名”在“纳彩”之前
  B. “迎亲”是指男家迎请女家父母参加婚礼
  C. “纳吉”和“纳征”分别指男家向女家提亲及送聘礼
  D. “请期”是指男家择定完婚吉日,向女家征求同意
  7、当在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在逃生过程中,不应该(  )
  A. 一直朝着有亮光的方向逃生
  B. 通过天窗爬上屋顶
  C. 利用建筑物的落水管等竖直管线下滑至地面
  D. 利用阳台、毗邻平台逃生
  8、一下民间谚语与所描述的节气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 蓄水如屯粮,水足粮满仓--雨水
  B. 春雷一响,惊动万物--惊蛰
  C. 晚稻就怕霜来早--立秋
  D. 春节前后少农活,莫忘鱼塘常巡逻--大寒
  9、以下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其他选项不一样的是(  )
  A. 同一种花,山上的比山脚下的开得要晚
  B. 任何季节,中午时分,只要有太阳照射的地方,影子都指向北
  C. 在我国夏季,长春的日照时间比广州要长得多
  D. 地球分为五个气候带,分别是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10、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一阕《水调歌头》的序中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文中所述的“夜游赤壁”和“中秋夜饮”(  )
  A. “夜游赤壁”发生在前                    B. “中秋夜饮”发生在前
C. 两者同年发生                            D. 两者发生时间相隔了四年
  11、《来自星星的你》一剧中,都敏俊在地球已经生活了四百多年。在刚刚过去的四百多年里,地球上未曾发生的事件或不能观测到的现象是(  )
  A. 受印第安人启发,西方人发明了治疗疟疾的特效药
  B. 哥德巴赫猜想提出,并被德国人证明
  C. 日本侵略朝鲜,中国出兵救援
  D. 哈雷彗星出现在地球上空
  12、以下做法中,所运用的科学原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烹饪海鲜时加入柠檬汁以去除腥味
  B. 服用小苏打可以治疗某些类型的胃痛
  C. 在蜜蜂蛰后的伤口涂抹氨水以减轻疼痛
  D. 在被污染的湖泊中培育水藻吸收过量的氮和磷
  13、《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鼎在古代原本是用于(  )的器具。
  A. 祭祀          B. 观赏          C. 行刑          D. 烹饪
  14、婴儿的以下行为属于本能的是( )
  A. 说话          B. 走路          C. 笑          D. 吸奶
  15、由于地理位置、教教信仰、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世界各地存在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下列情况中,符合现实的是(  )。
  A. 在新德里的餐厅里,卡里牛肉拌饭十分受当地人欢迎
  B. 在慕尼黑啤酒节上,当地人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吃着咸猪手
  C. 在梵蒂冈当地家庭的餐桌上,通常会有来自当地港口的海鲜
  D. 在北海道的冬天,当地人自古以来都食用胡椒以抵御严寒
  16、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科学家必须在______的经验事实中抓住某些可用精密公式来表示的普遍特性,由此探求自然界的普遍原理。
  A. 偶发          B. 零散          C. 庞杂          D. 系统
  17、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日趋进步之时,管理软件厂商如何提升自身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能力已经______。
  A. 迫不及待          B. 迫不得已          C. 迫在眉睫          D. 时不我待
  1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成功的流行文化作品具有共性,它们通俗,却并不______,它们浅显,却并不______。
  A. 俗套 短浅         B. 庸俗 短浅         C. 俗套 浅薄         D. 庸俗 浅薄
  1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压反贪腐很好地 了****官员,在很大程度上 了官场风气,但对权力的监督不能光靠运动,正如王岐山同志所言,治标是在为治本赢得宝贵时间。
  A. 震撼, 转换       B. 威慑, 扭转       C. 震撼, 扭转      D. 威慑, 转换
  20、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种困局,不仅 _____ 着政府的公信与权威,也 _____ 着不菲的社会成本和发展机遇。
  A. 消减, 消耗       B. 消减, 浪费       C. 消损, 浪费      D. 消损, 消耗
  2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危机出现之前,不少美国大银行由于在住房抵押贷款方面提供不实信息,____了投资者,因此投资者提出了上千亿美元的巨额现金赔偿要求,相关的法律诉讼和监管调查给这些经营刚刚有所好转的银行带来了新的_____ 。
  A. 误导, 压力       B. 诱导, 阻力       C. 误导, 阻力      D. 诱导, 压力
  2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有的是按国家标准生产,尚未与国际标准________,与国际同类相关产品技术不________,导致这些产品只能销往国内市场。
  A. 对接,兼容        B. 接轨,兼容        C. 接轨,融合        D. 对接,融合
  2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________《现代世界的诞生》《政治秩序的起源》等书并未冠以“现代化”的字眼,________都是紧紧围绕现代化的某些侧面展开的,________它们也都出于各自的理论视角重点探讨了中国现代化问题。
  A. 因为,所以,并且                    B. 尽管,但是,而且
  C. 既然,并非,虽然                    D. 如果,除非,那么
  2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命与运_______如骨肉之不可剥离,然而倘作理性研究,________医学上的生理解剖,________需先就骨论骨,就肉论肉。
  A. 必然,如,也                    B. 必然,同,则
  C. 固然,同,也                    D. 固然,如,则
  2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践行群众路线、倾听民声,党员干部应该做到:倾听“赞许”, _______;倾听“牢骚”, _______;倾听“建议”, _______。
  A. 谦虚谨慎,平心静气,去糟取精              B. 平心静气,谦虚谨慎,去糟取精
  C. 去糟取精,平心静气,谦虚谨慎              D. 谦虚谨慎,去糟取精,平心静气
  26、在社会经济尚不发达时,传统建筑遭受的主要是自然的破坏。而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人们急于改变物质生活条件,忽视精神生活的需求,对传统建筑的人为破坏大大超过自然的破坏。待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价值观起了变化,进而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时,传统建筑将重新受到重视。但传统建筑是不可再生的,任凭今后有多么强大的经济实力,对已遭受破坏而不复存在的传统建筑及其历史环境来说,留下的只能是无法挽回的遗憾。
  以上文字最主要想说明( )
  A. 传统建筑的保留是一种精神生活的需要
  B.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对传统建筑的保护
  C. 对于传统建筑来说,人为破坏的程度往往大于自然的破坏
  D.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建筑的破坏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
  27、利用身体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是最有潜力的治疗方法之一。免疫系统是身体内一套由细胞、组织和器官组成的网络,是人的健康保镖,保护人免于疾病的威胁。自然,这套免疫系统也会像雷达一样,时时刻刻监视着是否有癌细胞出现。科学家们很早已经认识到,这套免疫系统在预防癌症方面也起着关键的作用。有丰富的证据可以说明这一点,而且,那些免疫系统受到抑制的病人比别的病人更容易罹患癌症更是让这一点不言自明。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
  A. 人体可以利用自身的免疫系统治愈癌症
  B. 免疫系统受到抑制的人很可能罹患癌症
  C. 免疫系统一旦发现癌细胞就会向大脑传递信息
  D. 未来的抗癌技术可能产生于对免疫系统的研究
  28、国际人才竞争远比物质资源争夺更为复杂,目前各国争夺人才的手段日渐多样化,但从根本来说,吸引并留住人才,依靠的不仅仅是薪酬待遇,更重要的是创造适合人才长远发展的基础和环境,以及优化相关基本政策体系。目前,各国都日益重视建立人才使用、评估、成长的开放环境,从过去注重人才使用的短期政策过渡到有利于人才长期发展的制度建设上来。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
  A. 争夺人才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B. 提供优厚的薪酬待遇不再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
  C. 吸引和留住人才需要一系列的综合配套措施
  D. 人才的长远发展是各国人才政策的终极目标
  29、实施大数据战略,对于政府部门来说,不仅意味着要上马多少高新科技项目,也意味着调整自身运作的机制,进行一次政府理念的创新、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流程的再造。要打好这套组合拳,必须经过以下考验:政府所拥有数据是否丰富和开放?政府的管理和运作方式能否适配数据化决策?在区域和国家层面,是否拥有强大的数据分析产业和人才队伍作为支撑?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A. 政府要实施大数据战略,并不需要高新科技的支撑,而需调整运作机制
  B. 政府的理念、职能和流程中存在太多制约政府运作机制良性发展的因素
  C. 管理理念、运作方式适配,产业、人才的支撑是实施大数据的必要条件
  D. 高新科技项目是政府实施大数据战略的基础条件
  30、公共危机发生之后,网民经常会在网络上发表对事件的看法,同时凭个人经验进行主观判断,甚至会存在一些人借危机事件表达对社会或者政府的不满,使网络舆论呈现复杂化。政府作为危机管理机构,在网络舆论出现不当情况时,应当适当加以引导。这种引导,不是人为控制人们情绪的宣泄和意见的发表,而是让更多的意见参与进来,特别是使一些专业人士参与其中,使整个舆论能相对保持理性。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A. 在公共危机发生之后,政府应该容忍舆论中更多不同的意见
  B. 处理公共危机时,政府应该引导舆论意见往理性的方向发展,控制情绪的宣泄
  C. 公共危机中网络舆论的复杂化,主要是因为人们对社会或者政府的不满
  D. 在公共危机发生后,政府应该第一时间发布有关消息,引导舆论方向
  31、大城市和小城市,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劣势。留在大城市还是到小城镇生活,依然是困扰人们的问题,在发展比较均衡的地区,这只是个体和群体的偏好,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则更像是个结构性问题。但无论是在哪里,关键是要给年轻人一个“向上的发展空间”。城市发展的意义,是给所有人更多选择,而不是主导他们的选择。否则,大城市几过度扩展和地区发展不均衡,会让整个社会的梦想破碎。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A. 在发展比较均衡的地区,在哪里生活不再是困扰人们的问题
  B. 所有人有个更多的选择空间,城市的发展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C. 年轻人只要有一颗追逐梦想的心,无论在哪里都能收获成功
  D. 整个社会的梦想破碎,是因为大城市过度扩张和地区发展不均衡
  32、科普创作历来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相应的人力物力投入,而且还需要作者巨大的精力和时间投入。要培养青年科普作者,解决人才断层问题,就需要遵循科普创作的特点和规律。比如,进一步明确科普创作的地位,将其放到与科学研究、科技推广等同等的地位予以重视,或者建立科普人才的培养机制等。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A. 科普创作需要多方面的巨大投入
  B. 科普作者应当遵循科普创作的特点和规律
  C. 科学研究、科技推广比科普创作更重要
  D. 建立科普人才的培养机制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33、工作或职位的内涵,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组合,每一项工作都有它创意、趣味、多元的一面,更有它辛苦、无聊、重复发生、令人讨厌的一面。许多有才气的人,最后一事无成,不是他才气不足,只是他耐心不够,无法通过无聊、无趣的考验,以至于才气被怨气蒸发了。多少才气纵横但怨气冲天的人,最后成为组织边缘人、成为组织的问题人物,成为领导不得不放弃的马谡。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 人在工作中往往不会一帆风顺
  B. 对工作存在怨气是失败的根本
  C. .有才华的人不一定能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D. 我们应该耐心对待工作中的无聊与无趣
  34、人们的负面情绪增多,首先是社会制度、社会生活秩序发生病变的反映。如果社会制度能够让大多数人受益,如果社会弘扬社会公平正义有明显成效,就不可能出现较多公众不信任、不相信政府的情况。所以,一旦有公众表达了不信任、不相信政府的意见,政府就应该看作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自己的工作出问题了,就应当立即深刻检讨,查找工作中的问题,承担责任,并努力解决问题。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A. 政府的工作出了问题人们就会产生负面情绪
  B. 不信任、不相信政府的人主要是利益受损的人
  C. .政府查找、解决自己的问题能换取公众的信任
  D. 化解人们的负面情绪是政府改进工作的契机
  35、城乡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诸多差异,给进城务工的农民带来了极大的文化冲击。他们中有很多人通过社会学习,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掌握城市社会的知识、技能和规范,逐步适应和融入了城市社会。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不少人成了“双重边缘人”,他们对家乡农村的依恋在减退,不愿意或无法回归农村社会,但同时又未能真正适应、融入城市。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A. 很多农民因对家乡农村和农村不再依恋而进城务工。
  B. 融入城市失败导致很多进城务工农民无法回归到农村社会。
  C. 进城务工农民可以通过学习等方式克服城乡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
  D. 城乡文化差异是很多进城务工农民无法适应、融入城市的直接原因。
  36、人类智力是无法获得完美认知的,一个开放的社会,应该承认人类容易犯错的特征,而封闭社会则会否认这一点。封闭社会也在努力消除或者不想承认不确定性,它会为历史设定一个单线性的目标。与之相比,开放社会承认不确定性,也承认整个社会目的的不确定性。如果我们承认未来是变化或者不确定的,那么对此我们或者接受;或者否定。前者为人们带来批判式思维模式,并且能够带领我们走向开放社会,后者则会导致教条式思维模式以及封闭的社会。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A. 如果我们能接受未来是变化的,那么就有可能获得批判性的思维模式。
  B. 人们可以通过不断的批判和否定来确定社会的目的。
  C. 封闭社会的教条式思想能消弥社会的不确定性,并使人们获得完美的认知。
  D. 人类容易犯错的特征使我们不得不接受未来是变化的、不确定的。
  37、当前“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成为一种越来越被认可的说法。科学转化为技术,再通过人的运用对自然产生影响,如果运用不当或者超过适用条件,势必会出现负面影响。科学本身哪怕是纯洁的、无辜的,但是在它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难避免的。所以,这种说法被着重强调的时候,人们关注的其实是科学的负面作用,它削弱了“科学是正确”的传统形象,从而也影响了科学在大众中的公信力,给科学发展带来了障碍。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A. 人们应该关注科学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作用。
  B.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这种说法越来越被认可,这种趋势有碍科学发展。
  C. 科学技术应用延伸出来的负面影响反应出科学并不是绝对正确的。
  D. 人们总是将自己运用不当或者超过使用条件上的后果归结为科学的错。
  38、讲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逻辑连贯、语言流畅的文字,排列顺序最合理的是( )。
  ①目前来看,我们的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就,老百姓在改革中拓宽了融资渠道,赢得了发展资金,有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②改革成功与否,第一判断标准就是能否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③在下一步的改革中,我们将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重点探索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经营,农民对集体“三资”股份占有、使用、担保、抵押、继承等。
  ④我们的改革成功迈出了第一步,但还面临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特色产业扶持、职业农民培育等诸多问题。
  A. ③①②④          B. ②①④③          C. ④②③①          D. ①④③②
  39、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逻辑严谨、语言流畅的文字,排列顺序最合理的是( )。
  ①“快”似乎成了一种躲避不开的生活潮流,“快”也许是每个中国人对自己生活的最真切感受。
  ②究其原因,与我们快速发展的生活节奏不无关系。
  ③从容作为一种悠然、宽缓的生活态度,已然成为一种稀缺的东西且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
  ④中国速度催生了我们生活的快节奏,我们在有意无意间做着压缩时间的工作。
  A. ①②④③          B. ①④③②          C. ③②④①          D. ④①②③
  40、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逻辑连贯、语言流畅的文字,排列顺序最合理的是( )。
  ①然而,繁华盛景背后的旧制度却已是风烛残年、百孔千疮。
  ②德国总理默克尔赠给了中国贵宾的一幅古老地图,在无数国人心中激起波澜。
  ③在当时已经踏上现代化之路的欧洲人眼里,君权****的中华帝国“翻来覆去只是一座雄伟的废墟”。
  ④那幅绘于乾隆年间的中国地图,刻画的是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个辉煌的年代。
  A. ②③①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④①③          D. ③②④①
  41、5,6,8,12,12,20,17,30,( )
  A. 19          B. 23          C. 26          D. 30
  42、2,-8,24,-48,48,( )
  A. -96          B. -32          C. 0          D. 64
  43、8,32,4,1/8,( )
  A. 1/32          B. 1/4          C. 8          D. 32
  44、1,3,2,3,4,9,( )
  A. 13          B. 18          C. 29          D. 32
  45、0,4,18,( )
  A. 48          B. 46          C. 36          D. 28
  46、某海鲜档口出售一批总共150斤的鲜鱼,按原售价每卖出一斤可赚5元。由于较为畅销,在卖出三分之一后,档主将售价上调20%。卖完所有鲜鱼后,档主一共赚了1250元,则原售价是每斤( )元。
  A. 20          B. 25          C. 30          D. 35
  47、某公交线路从起点到终点共25个站点,每天早上6点分别从起点站和终点站同时出发首班车,晚上10点开出末班车,每班车发车时间间隔10分钟。假设每辆车从一个站点行驶到下一个站点所需时间为5分钟,则该线路至少需要配备( )辆车。
  A. 24          B. 13          C. 12          D. 26
  48、吴老师到商店买篮球和足球共56个。篮球每个定价90元,足球每个定价80元。由于购买的数量较多,该商店老板就给吴老师八折优惠,结果吴老师付的钱比按定价买少付了960元,那么他买了( )个篮球。
  A. 24          B. 26          C. 30          D. 32
  49、往一个空的正方体鱼缸里装水,装完第一次水后,水面的高度为5厘米,之后每次的装水量都是上一次的两倍。当装完第四次水后,水面距离鱼缸顶部还有15厘米,则该鱼缸的高度是( )厘米。
  A. 50          B. 75          C. 90          D. 105
  50、有七位考官对一位应聘者评分,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则平均分为7分;如果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则平均分为6.75分;如果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则平均分为7.25分。那么,这位应聘者所得的7个分数中,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差值为( )分。
  A. 1.5          B. 2          C. 3          D. 3.5
文章标签:广州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