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 统计表分析
一、统计表分析测验的解题技巧(一)、统计表的内容与基本格式
统计表是指把获得的数字资料,经过汇总整理后,按一定的顺序填列在一定的表格之内的表格。任何一种统计表,都是统计表格与统计数字的结合体。统计表是系统提供资料和积累资料的重要形式。
根据统计表的构成情况,统计表分为简单表、分组表和复合表三类。统计表具有简明扼要、条理清晰提纲挈领等优点。统计表的基本格式如下: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国际比较 单位:%
总标目← 国家 工人所得 个体业主所得 财产所得 ←纵标目
横标目→英国 70 9 21 ←数字
美国 69 12 19
法国 59 29 12
德国 60 22 18
从外形看,一个统计表至少由标题、标目、线条和数字四部分构成。
1、标题是表的名称,用以概括地表列全部统计资料的内容;
2、标目说明表内数字的含义,标目包括横标目和纵标目,用来表示表中被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
3、线条是指表的边框、顶线和底线;
4、数字是表内统计指标数值。在数字格中,若出现“……”符号时,表示暂缺或省略不计;若出现“——”符号时,则表示该格不应有数字。
(二)、统计表分析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统计表具有一目了然、条理清楚的优点,答题时首先要看清标题、纵标目、横标目以及注释,了解每行每列的数据所代表的含义,然后再有针对性地答题。一般来讲,关于统计表的问题,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直接从图表上查阅答案,这种问题比较简单;第二种需要结合几个因素,进行简单的计算,这就要求应试者弄清题意,找准计算对象;第三种是比较复杂的分析和计算,需要综合运用图表所提供的数字。
在解答统计表问题时,首先要看清试题的要求。通览整个材料,然后带着问题与表中的具体数值相对照,利用表中所给出的各项数字指标,研究出某一现象的规模、速度和比例关系。
二、统计表分析测验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1]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指标 计算单位 吉林 铁合金厂 湖南 铁合金厂 峨眉 铁合金厂 贵州 铁合金广 西北 铁合金厂
职工总人数 人 6728 3217 3958 8732 4408
工人数 人 4495 2294 2625 5309 2910
利润率 % 4 . 07 3 . 24 10 . 38 8 . 07 13 . 33
1.工人人数最多的厂是( )。
A.吉林铁合金厂 B.湖南铁合金厂 C.峨眉铁合金厂 D.贵州铁合金厂
2.蛾眉铁合金厂的全部职工人数为( )。
A.3217 B.2625 C.3958 D.2910
3.利润率最接近的两个厂是( )。
A. 湖南铁合金厂与贵州铁合金厂 B.湖南铁合金厂与吉林铁合金厂
C.峨眉铁合金厂与西北铁合金厂 D.吉林铁合金厂与西北铁合金厂
4.人均利润率最高的厂是( )。
A.湖南铁合金厂 B.吉林铁合金厂 C.西北铁合金厂 D.不确定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峨眉铁合金厂的工人占全部职工数的一半以上
. B湖南铁合金厂的工人数比西北铁合金厂多
C.吉林铁合金厂的工人数没有超过5000人
D.各厂工人数均占职工数的一半以上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D;2.C;3.B;4.C;5.B。
第1、2、3题通过统计表可以直接作出判断。注意,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看懂题目后先不要看答案,而是根据题目去统计表中找答案。如果先看答案,容易被其他信息所干扰,可能需要在问题的答案和统计表上来回看几遍。
第4、5题需要简单的计算,尤其是第4题,计算人均利润率,虽然计算原理并不复杂,但因为数字本身比较复杂,可能计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就更需要仔细认真。
[例题2]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世界经济走势 经济增长率 (%)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全球 4.7 2.6 3.5
七国集团 3.4 1.1 1.8
美国 4.1 1.3 2.2
日本 1.5 - 0.5 0.2
德国 3 0.8 1.8
法国 3.4 2 2.1
意大利 2.9 1.8 2
英国 3.1 2 2.4
加拿大 4.4 2 2.2
欧元区 3.5 1.8 2.2
发展中国家 5.8 4.3 5.3
中国 8 7.5 7.1
印度 6 4.5 5.7
非洲 2.8 3.8 4.4
拉丁美洲 4.2 1.7 3.6
经济转型国 6.3 4 4.1
中欧 3.8 3.5 4.2
俄罗斯 8.3 4 4
1.从2000年开始,对全球经济最不恰当的描述是( )。
A.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缓慢
B.整体增长速度减慢,由此可能进人全球经济衰退期
C.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传统的发达国家,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亮点
D.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形势要明显好于发达国家
2.经济增长最为缓慢的组织或者国家是( )。
A.美国 B.欧元区 C.日本 D.俄罗斯
3.从上面的数据表可以得出( )。
A.美国的经济经过短暂的衰退后,会马上繁荣起来
B.日本将很快(在一至两年内)走出经济衰退期
C.七国集团的经济规模大于其他国家和组织的总和
D.经济转型国家的经济形势可能趋于稳定
4.从2000年到2002年中国的平均经济增长率最接近的是( )。
A.8.1% B.7.5% C.7.2% D.6.2%
5.下列最能描述三年间的全球经济走势的图表是( )。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B;2.C;3.D;4.B;5.A。
第1题,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2000、2001、2002年三年来世界经济增长率均是正值,且2002年的增速较2001年有所加快,因此说全球进入经济衰退期是错误的,故选B。
第2题,从统计图表中可以直接查出。
第3题,从统计图表中可以看出,经济转型国家的3年增长速度比较平稳,2001、2002年的增长速度比较接近,因此,得出其经济形势可能趋于稳定的判断是有些根据的,答案D项表述中用的是“可能”,如用肯定式的判断就不对了。
第4题:通过统计表中可知三年增长不会低于7.1%,也不会高于8%,故A、D可以排除,(8%+7.5%+7.1%)/3=7.5%故B项正确。
第5题:由统计图表可知,2000、2001、2002年全球增长速度分别为4.7%、2.6%、3.5%,故全球经济走势的图表应是两头高中间低,且开始的值最高,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例题3] 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某些国家信息业从业人数
国家 就业总人数 (万人) 信息业从业人数 (万人) 信息业从业人数所占比率 (%)
中国 57314 6591.1 11.5
苏联 (前) 13088 5235.2 40.0
美国 11244 5565.8 49.5
日本 5911 2512.2 42.5
法国 2128 925.7 43.5
意大利 2099 745.1 35.5
巴西 5544 2106.7 38.0
印度 2586 1112.0 43.O
1.下列国家中,信息业从业人数最多的国家是( )。
A.中国 B.苏联(前) C.美国 D.印度
2.下列国家中,信息业从业人数所占本国就业总人数比重最小的是( )。
A.中国 B.苏联(前) C.美国 D.印度
3.表中所列国家中,信息业从业人数所占本国就业总人数比重最大的是( )。
A.苏联(前) B.法国 C.印度 D.以上三个国家均不对
4.意大利从事非信息业的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多少?( )
A.35.5 B.35.5% C.64.5 D.64.5%
5.美国从事信息业的人数比苏联(前)多多少?( )
A.320.5万人 B.330.5万人 C.330.6万人 D.330.4万人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A;2.A;3.D;4.D;5.C。
第1题,这张统计表罗列的是中、美、日等国的就业总人数及信息业从业人数,因为有一个信息业所占比例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弄明白,这里面不仅涉及绝对值,更有相对值的比较。从中国到意大利这六个国家的信息业从业人数大体上按一个递减的顺序排列,因此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判断出第1题选A中国。
第2题,是相对值的比较,比的是信息业从业人数占本国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不过,这个题还是比较容易的,它给出了具体数字,不需计算直接比较就可以直接获得答案。
第3题,解法与第2题相同,只不过问的是比重最大的。
第4题,进入了计算环节,它已经不是直接的比较,而是要求考生对所给的相对值进行简单的一步处理后,得出答案。需要理解的是从事信息业和从事非信息业的比值之和为“1”,这就容易做了。
第5题,首先需要将美国与苏联(前)的从事信息业的人数找出来,然后进行比较计算。这一过程要求敏锐地搜寻所需数据和进行精确的量化比较。
三、统计表分析测验强化训练
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一)××年各地区卫生机构数 (单位:个)
地区 卫生机构数 其中医院小计
总计 城市 农村
北京 4344 3596 748 445
天津 3363 2987 376 285
河北 10579 4487 6092 3374
山西 6053 2360 3693 2551
上海 7471 5155 2316 444
吉林 7792 5685 2107 1918
1.上述几个地区中,卫生机构总数最多的地区是( )。
A.北京 B.河北 C.山西 D.上海
2.下列几个地区中,城市卫生机构比农村卫生机构少的是( )。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河北
3.下面哪个判断是正确的( )
A,上述几个地区医院个数最多是山西
B.上述几个地区总的卫生机构最少的是天津
C.上述几个地区城市卫生机构都比农村卫生机构多
D.以上三个结论都不对
4.下列几个地区中,城市卫生机构与农村卫生机构相差最多的是( )。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吉林
5.下列几个地区中医院占总计卫生机构比例最多的是( )。
A.北京 B.天津 C.山西 D.吉林
(二)1990年上海8种上市股票的股权结构
股本额 (万元) 比重%
国家股 法人股 个人股 17795.86 1994.43 6828.4 66.86 7.49 25.65
合计 26618.69 100.00
6.1990年,上海8种上市股票股本总额为( )。6.D 7.B 8.A 9.B 10.D
A.17795.86万元 B. 26618.69万元 C.6828.4万元 D.26618.69万元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1990年,上海上市股票法人股股本额为1994.43万元
B.1990年,上海上市股票由国家股、法人股和个人股3种构成
C.1990年,上海上市股票中个人股占一半以上
D.以上3种说法均不对
8.1990年,上海8种上市股票中,国家股所占比重比法人股多多少?( )
A.59.37个百分点 B.59.37% C.7.49% D.无法确定
9.1990年,上海8种上市股票中,个人股占( )。
A.1/4弱 B.1/4强 C.1/2弱 D.1/2强
10.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1990年,上海上市股票中,国家股占1/2强
B.1990年,上海上市股票中,法人股所占比重最小
C.1990年,上海上市股票中,个人股占25.65%
D.以上判断均是错误的
(三)某些国家三大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总人数比重 (%)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美国 1960—1980 7—2 36—32 57—66
英国 1960—1980 10—2 48—42 49—66
法国 1960—1980 22—8 39—39 39—53
日本 1960—1980 33—12 30—39 37—49
11.从事第三产业人数所占全国就业总人数比重最大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12.1960年英国从事第二产业人数所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为( )。
A.48% B.42% C.10% D.2%
13.从事第一产业人数所占比重下降最快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14.法国1980年从事第三产业人数所占比重比1960年增加了多少?( )
A.13% B.14% C.15% D.16%
15.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四国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所占比重均呈下降趋势
B.四国从事第二产业的人数所占比重均呈上升趋势
C.法国1960~1980年间第二产业保持着同样的发展速度
D.英国1980年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比重比1960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
(四) 国库券发行之后,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买卖)。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计算时交易佣金不计。另外,根据我国银行系统计息方法,不计复息,即第一年所得利息不作为第二年计息的本金)。
券 种 发行日期 总付日期 年利率 上海证券交易所 100元国库券价格
1994年4月1日 1994年6月1日
92五年期国库券 1992年4月1日 1997年4月1日 10 . 5% 101 . 20元 105 . 00元
92三年期国库券 1992年7月1日 1995年7月1日 9 . 5% 109 . 30元 113 . 00元
93五年期国库券 1993年3月1日 1998年3月1日 15 . 86% 108 . 40元 113 . 00元
93三年期国库券 1993年3月1日 1996年3月1日 13 . 96% 108 . 70元 112 . 80元
16.如果1993年3月1日买入93三年期国库券100元,到1996年3月1日兑付,本息合计可得多少元? ( ) 16.B 17.A 18.B 19.D 20.A
A.128.5 B.141.88 C.152.5 D.179.3
17.如果1994年4月1日在上海证交所按当日价格买入92三年期国库券1万元,到1995年7月1日兑现时,可得利润多少元? ( )
A.1920 B.930 C.1860 D.1900
18.如果1994年4月1日在上海证交所买入92五年期国库券1万元,又于1994年6月1日在上海证交所全部卖出,这笔投资所得到的月收益率是多少? ( )
A.1.9% B.1.877% C.1.810% D.1.458%
19.如果1994年4月1日在上海证交所买入92五年期国库券1万元,持券到1997年4月1日兑付,这笔投资所得到的利润是多少元? ( )
A.4500 B.4762 C.4980 D.5130
20.如果1993年3月1日买入93五年期国库券12500元并于1994年4月1日在上海证交所卖出,用所得全部利润于1994年6月1日在上海证交所购买92五年期国库券,可买下多少元? ( )
A.1000 B.1050 C.1150 D.1200
(五)泰国木材生产情况 (单位:万立方米)
年 份 柚木 央木 其他 薪柴 合计
1954 35.9 29.1 96 106.3 267.3
1966 15.1 53.5 135.6 129.6 333.8
1977 13.8 98 221.2 105.7 438.7
1978 11.4 47 170.2 77.4 306
1979 12.1 335.8 53.8 401.7
21.合计产量最多的年份是( )。
A.1954 B.1966 C.1977 D.1978
22.1978年的薪柴比1966年的央木产量( )。
A.减少了不到30万立方米 B.增加了30多万立方米
C.增加了20多万立方米 D.减少了约50万立方米
23.1977年产量比1954年产量有所增加的是( )。
A.薪柴和央木 B.柚木和其他 C.央木和薪柴 D.央木和其他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979年薪柴产量为58.3立方米
B.1977年的央木产量比1954年的薪柴产量略少
C.柚木产量逐年减少
D.央木产量逐年增加
25.1954年产量最大的是( )。
A.薪柴 B.柚木 C.央木 D.其他
(六)—(十)(略) 问题:26—50(略)
参考答案: 1.B 2.D 3.B 4.D 5.C 6.D 7.B 8.A 9.B 10.D
11.A 12.A 13.D 14.B 15.B 16.B 17.A 18.B 19.D 20.A
21.C 22.C 23.D 24.B 25.A 26—50(略)
顶点智慧: 人的一生,总是难免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反复地一浮一沉,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磨练。因此,浮在上面的,不必骄傲;沉在底下的,更用不着悲观。必须以率直、谦虚的态度,乐观进取、向前迈进。
(四)、网状图分析
[例题1] 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1-5题:
图示是某省城市、郊区、农村各类学校的分布情况。A代表大学,B代表中专学校,C代表师范学校,D代表普通中学,E代表职业中学,F代表小学,G代表私立学校。
1.农村分布率最高的是( )。
A.小学 B.普通中学, C.师范学校 D.私立中学
2.在农村分布率最低的是( )。
A.私立中学 B.职业中学 C.中专学校 D.大学
3.师范学校在城市的分布率,与普通中学在城市的分布率之比为( )。
A.1:2 B.1:3 C.1:4 D.1:5
4.哪一类学校在城市、郊区、农村的分布率基本相同?( )
A.师范学校 B.普通中学 C.小学 D.职业中学
5.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私立学校和大学在城市的分配率相同
B.在农村分布率相同的是师范学校和普通中学
C.在郊区分布率相同的有大学、职业中学和普通中学
D.师范学校在郊区和农村分布比城市少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A;2.D;3.B;4.C;5.D。
本题是一道典型的网状图形题,它将城市、农村与郊区构成一种三角位置关系,而将7种学校放置其中。尤其是代表小学的F,其位置与另外6个相比,具有不规则性,在解题的过程中,一旦涉及分布率,一定要慎重对待F。
第1题,要求农村分布率最高的是哪种学校。首先,观察图形,农村100%居于最上方的顶角,通过比较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F距最上端的顶角最近,也就是说,F在农村的分布率最大,结合题外的说明,我们知道,F代表的是小学,因此答案选A。
第2题,问的是在农村分布率最低的要素,在图上很容易找出A符合要求,它代表大学,对照答案选项,可知D为正确答案。
第3题,本题需要求两个分布率,师范学校在城市的分布率在图中是C,因为七等分,所以在城市的分布率为1/7,同理可以得出普通中学在城市的分布率为3/7,两者相比得到本题答案为B。
第4题,纯粹是个观察题,因为F位置特殊,我们首先便注意到它,经过观察,发现F基本上位于大三角形的中心,因此选出F代表的小学。
第5题,是比较复杂一点的判断分析题。通过观察对比可知D项的叙述是不正确的,从图中可以看出C代表的师范学校在郊区的分布率是最高的。
三、统计图分析测验强化训练
根据下列图形回答问题: (一)
1.该市场销售额最低的是(A )
A.5月 B.6月 C.7月 D.8月
2.该商场销售额低于进货量的月份是(B )
A.4月、5月 B.4、5、6月 C.4、5、6、7月 D.5、6、7月
3.该商场赢利最大的两个月是( C)
A.2、3月 B.10、11月 C.3、12月 D.2、11月
4.该商场有几个月处于赢利(销售额大于进货量)状态?( C)
A.6月 B.7月 C.8月 D.9月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 )
A.该商场亏损(销售额低于进货量)最大的是5月
B.该商场从5月份以后,销售额一直处于增长之中
C.从六月份起,该商场进货量一直处于增长之中
D.该商场全年整体营业状况可能是赢利的
(二)
6.该公司收入最多的是( )
A.1月 B.9月 C.11月 D.12月
7.该公司收入大于支出最多的一个月是( )
A.1月 B.9月 C.10月 D.12月
8.该公司收入小于支出的共有几个月?( )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9.该公司纯收入大于200万元的有( )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10.该公司支出处于上升状态的有几个月?( )
A.2个月 B.5个月 C.7个月 D.8个月
(三)
下图是全国部分地区20岁青年人的状况。A代表北京,B代表广州,C代表四川,D代表新疆,E代表广西,F代表浙江。
11.20岁青年上大学比例最高的地区是( )
A.北京 B.广州 C.广西 D.四川
12.20岁青年工作比例最高的地区是( )
A.广州 B.广西 C.浙江 D.北京
13.20岁青年待业比例最高的地区是( )
A.浙江 B.四川 C.广西 D,北京
14.浙江20岁青年上大学者与参加工作者的比是( )
A.2:1 B.1:2 C.3:1 D.1:3
15.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广州20岁青年上大学者和待业者比例相同
B.四川20岁青年上大学者与参加工作者比例相同
C.新疆20岁青年参加工作者是待业者的4倍
D.北京20岁青年参加工作者比例最低
(四)
16.费用支出最多的企业是( )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
17.材料成本绝对值最高的企业是( )
A.甲和丙 B.甲 C.乙 D.丙
18.支付工资额最少的企业是( )
A.甲 B.乙 C.丙 D.三家相同
19.成本最大的企业是( )
A.甲 B.乙 C.丙 D,三家相同
20.利润最高的企业是( )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
(五)
21.这个厂在1980年男职工所占比重为多大?( )
A.64.7% B.52%
C.46% D.48%
22.1960年女职工所占比重比男职工少多少?( )
A.15.4% B.17.4%
C.29.4% D.28.4%
23.假如1980年该厂共有职32400人,那么女职工有多少人?( )
A.192 B.208
C.194 D.216
24.假设在1995年,女职工比男职工多160人,那么1995年这个厂有多少男职工?( )
A.2000 B.920 C.1080 D.1040
25.假设1980年和1995年职工总数相等,并且在这15年间女职工增长了60人,那么男职工减少了多少人?( )
A.60 B.80 C.120 D.180
(六)—(十)(略) 问题:6—50(略)
参考答案: 1.A 2.B 3.C 4.C 5.C 6.D 7.A 8.A 9.B 10.D
11.A 12.A 13.B 14.C 15.D 16.C 17.D 18.A 19.C 20.D
21.B 22.C 23.A 24.B 25.A 26—50(略)
顶点智慧: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广东人事考试网整理,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