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东省文化艺术(艺术、群众文化、图书资料、文物博物)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
学习指南
为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我省文化艺术(艺术、群众文化、图书资料、文物博物)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研究和自主创新能力、专业理论水平及其综合素养,根据《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要求,结合本行业实际,现制定并发布文化艺术系列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习指南。
一、学习内容
按照文化强省建设要求,2016年广东省文化艺术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如下:
- 艺术专业
(二)群众文化专业
县(区)级文化馆初、中级人员业务培训,少儿歌曲创作培训,少儿舞蹈创作、编导培训,少儿戏剧编、导培训,合唱指挥培训,粤东西北地区(第三期)基层文化馆、站业务骨干系列培训,广东省文化志愿者广场活动辅导示范点业务骨干培训,广东省文化志愿者艺术团业务骨干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业务骨干和传承人培训,广东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理论研讨,创意写作基本理念,古今中外哲学中的美学理念,广府文化,钢琴即兴演奏入门,漫画创作概述,绘画速成,纂刻与绘画的创作思考,西方现代绘画的哲学观念,主题性绘画创作,书法理论,隶书技法研究,和声学专题,诗歌的功能与意义,民歌专题研究,摄影技术与技巧,文艺创作中的理论和实践,中国戏曲三大特点概要,专业摄影及摄影作品欣赏,古今中外音乐赏析。
(三)图书资料专业
数字图书馆建设及应用,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使用与发展,中文图书联机编目培训,中文图书机读目录格式编目培训,图书馆学情报学业务知识,图书分类,读者服务培训,外文数据库培训,图书馆管理,公共图书馆发展,古籍保护与修复,文献学,文献整理与开发,知识产权保护,馆藏发展与资源共享,公共传播,舆情监测,信息资源检索,图书文化,图书出版史,图书编辑史,阅读文化,学习型社会与阅读,文化强国与文化创新,信息咨询学。
(四)文物博物专业
田野考古,水下考古,科技考古,考古发掘现场保护,文物保护,文物保护材料学,文物保护与修复,纸质文物修复,古籍整理修复,古陶瓷修复,有机质文物保护与修复,文物安全管理,文物分析技术,文物分析与检测评估,文物博物专业基础,文物与博物馆学,博物馆教育,美术馆公共教育,文物摄影,文物陈列展览策划,动物标本知识,文物普查,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旅游和非物质遗产的实地研究,艺术品典藏,考古专业基础知识,古建筑考古,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文物收藏与鉴赏,翡翠鉴赏、拍卖与投资,中国古代玻璃器研究,古代玉器鉴定,玉器工艺分类,漫谈中华玉文化,古文字研究,海上丝绸之路,考古学通论三,考古学史专题,商周考古学,近年来甲骨文释读的新突破,石刻的史书-乌山摩崖石刻解读,秦兵马俑及秦始皇陵考古工作回顾夏。
二、学时要求
根据《关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的管理办法》(粤人社发〔2010〕321号)的规定,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完成每年累计不少于12天或72学时的年度继续教育任务,其中,专业科目一般安排7天或42学时。1天需不低于6学时,1学时为45分钟。各科目学习天数与学时可以作为本科目学习时间合并计算。1天不足6学时的,按实际学时计算。专业科目学习指南必修内容不少于专业科目学习时间的三分之一。
三、学习形式
2016年广东省文化艺术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习可通过举办培训班、进修班、研修班、函授班、学术讲座、学术交流、网上培训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教材由培训单位提供。
四、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专业科目学习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各级文化部门要充分认识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科目学习的重要性,认真组织好文化艺术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科目培训工作。专业技术人员要认真做好自身专业发展规划,自觉主动参加继续教育活动,按时高质保量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内容和课时,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二)整合资源,服务基层。为方便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2014年,由广东省文化厅主办、广东省文化艺术信息中心承办的“文化艺术学习网”(网址:http://gdwhpx.com)正式启用,该网站经省人社厅备案,是广东省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具备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上注册、登记、学习等功能,设有艺术、文物博物、群众文化等专业多门学习科目,完成的学时可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系统进行登记,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