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技巧:面试基本应对策略(2)
时间:2015-06-19 10:29来源:广东人事考试网 点击:次
四、有效倾听对方言谈 阿诺尔德松是瑞典著名社会活动家,1908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生前经常在挪威旅行演讲,受到热烈的欢迎。挪威《弗雷德里克希H报》曾写道:在特龙黑姆和整个岩海地区,阿诺尔德松先生赢得了
四、有效倾听对方言谈
阿诺尔德松是瑞典著名社会活动家,1908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生前经常在挪威旅行演讲,受到热烈的欢迎。挪威《弗雷德里克希H报》曾写道:“在特龙黑姆和整个岩海地区,阿诺尔德松先生赢得了所有人的心。……”阿诺尔德松作为最有名的演说家、鼓动家之一,其倡导和平的演讲能获得很多人的支持,不是偶然,有人坦言:“我们之所以喜欢他,并不仅仅是他的演讲,而是在演讲之余,他总是能竖起耳朵听我们讲。”阿诺尔德松自己也说:“要想对民众说些什么,首先要知道他们想些什么?”正因为阿诺尔德松先生在平日里经常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注意倾听他们的思想、意见,所以他的演讲总是极富感染力,总能讲到人的内心深处。
阿诺尔德松显然是一个很有“绅士”风度的人,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听”的作用并因此取得了成功。
善于倾听是良好教养的表现,是容易让人产生好感的因素之一,即使你口才一般,但如果懂得倾听,也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倾听不仅是对他人尊重的表现,也是考生自己领会考官意图,进而作出合理有效解答的前提。
倾听并非单纯地听就可以了,如果只是神情木然、机械地完成一个被动的生理行为,听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正确有效的倾听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用“心”去倾听,尽量听懂考官的每一句话,并且把握考官的真实意图,注意考官的思维变化,谈话内容的要点,主题的转变,语音、语气、语调、节奏的变化等各种信号,这是进行分析、判断的基础和前提,听得越多、记得越多,就越能掌握考官的想法,就越有利于自己的良好反应。
2. 简单地听并不完整,还必须在听的过程中加以理解,并积极作出反应。需要注意的是人的思维要快于语言速度,因为可能对方甫一开口,我们就已经大致知道他的下文,这时千万不能放松倾听,因为“可能”并不是一定,在没听到之前还只是我们的主观想当然,一旦考官的后文与我们推测的不一致,而我们又没有留神听,在回答问题时将驴唇不对马嘴。
3. 倾听要表现得专心,不仅要求从心理上专心,而且神态上也要专心,因为考官判断你是否在倾听不可能从心理层面下手,而只能通过观察你的外部神态来决定,所以让两眼露出思索神情,而不是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手托腮帮、嘴唇紧闭、身体略微前倾等倾听动作都应当有所表现,尤其是眼神要随着考官思路的变化而变化,不可目瞪口呆。
4. 即使你认为对方讲的无关紧要或错误,仍要从容应对,耐心地倾听。虽然不必表示你对他所说的都赞同,但应在适当间歇中,以点头或应声这类举动,表示你的注意和兴趣。
5. 不仅要注意对方所说的事实内容或说话的本身,更要留意他所表现的情绪。
6. 注意对方避而不谈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正是关键所在。
7. 必要时,将对方所说的再重述一遍,以表示你在注意听,也鼓励对方说下去。
8. 在谈话中间,避免直接的质疑和反驳,应让对方畅所欲言。即使有问题,留到稍后再来查证。此时最重要的是获得对方的真实想法。
9. 遇到你确实想多知道一些内容的事情时,不妨重复对方所说的要点,请他作进一步的解释和澄清。
10. 自己不要在情绪上过于激动,此时要尽量了解对方;如果你赞同对方的观点,适当表示一下就可以了,关键是态度要诚恳,行为要表现得发自内心,不可过于张扬,鼓掌大笑是不得体的。
如果你反对对方的观点,应暂时予以保留,如果可能造成考官对你的错误排斥,应找时机礼貌地予以解释或说明。
11. 注意找出信息的关键部分。
12. 关注重心问题,不要使思维迷乱。
13. 记录一下重要的部分。
14. 倾听只针对信息,而不是针对传递信息的人。
15. 尽量忽视周围环境中让你不舒服的东西。
16. 注意说话者的非语言信息。
17. 要始终表现出对谈话者的尊重与信任,这是一条根本原则。
倾听是一门艺术,作为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耐心地倾听是对人信任的一种表现。在面试中,双向交流是必然的,有效地倾听对方,让对方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注意,能够轻易化解他对你的刁难或作为陌生人的排异心理。做一个好的听众,是善解人意的表现,没有一个考官会不喜欢别人对他理解和重视。
五、充分表明坚定自信
明俭在学校是一位很腼腆的学生,一说话就脸红,最害怕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虽然学习成绩不错,但毕业时,很多同学都不看好他的就业前景,觉得他面试那关很难通过。明俭自己也觉得信心不足,所以很是苦恼。但尽管如此,他还是硬着头皮去参加了一家外资企业的面试,应聘的人很多,都在客厅等待着逐个进经理室面试,轮到明俭时,他的心里忐忑不安,刚进门就滑了一下,接待他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漂亮女士,一眼看出了他的紧张,于是微笑着对他说:“你好!欢迎你来我公司应聘,请随便坐!”明俭慌里慌张一屁股坐在了斜对着这位女士的位子上,那位女士什么也没表示,仍旧微笑着说:“听说你是学法律的,对吗?”“对!”,女士的脸露出了沮丧的神情,一副很苦恼的样子说:“很不好意思,我不懂法律,可我要跟我老公离婚,我不知道怎样分财产才对我有利,你能帮帮我吗?”看明俭一脸惊愕的样子,该女士接着说:“没办法,请律师太贵了,还是你这送上门的免费‘大律师’比较合适,你不会拒绝一位女士的恳求吧?”明俭放下心来,认真地为这位女士讲解该怎么样保护自己的利益,该女士专注地听着,不时拿笔在纸上记着,明俭越说越有信心,女士对他的答案非常满意,末了,女士对他说:“谢谢你的回答,你明天就来上班吧!”明俭暗自庆幸自己运气好,帮了经理大忙。翌日来上班时,才知道该女士法学博士,未婚。
明俭的成功具有偶然性,恰巧碰到了一位善解人意的女经理,但其中也可以看出自信心的重要。刚开始,他明显自信不足,以致慌张出丑,而当招聘人员用“善良的谎言”鼓起他的勇气,增强他的信心之后,他马上就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这就说明:
在任何时候,能否拥有坚定的自信,都会对一个人的成功产生重要影响。应试者要想取得面试的成功,就必须充分展现自己坚定的自信。自信并不仅仅靠考官的提问来展现,外形、语言、姿势等都可以体现出自信。自信不仅是一种内在的气质,也是其他气质存在和表现的依据和支柱。一个没有自信的人,良好的气质对他来说是相当遥远的。
一位著名的人才评价专家提出了如下判断人自信心的根据:
目光:应试人的目光不敢正视主考官的目光或一触即躲开,或盯着某一个固定的地方,这些都是内心胆怯的表现,属于不自信。
手势:如果有关应试人员在面试中,一直无意识地抓住什么东西(比如说衣角),或者双手扭在一起,这可能就是因恐惧而造成的,属于不自信。
姿势:如果应试人员的姿势不自然,比如双肩耸起,身体前倾,双臂交叉在胸前等,属于保护自己的习惯动作,是不自信的表现。
语言表达:不自信的人在语言表达方面的显著特征是声音低弱,语调平淡、易情绪化,时刻关心主考官的感觉等。
语言内容:不自信的人会盲目赞同主考官的意见、观点,不坚持自己的意见、观点,缺乏主见。当主考官进行有意识的引导时,他就会跟着走。
这些根据是相当有见地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面试中对自信心的判断不一定靠回答问题,仅仅通过行为语言就可以看出。考生要真正赢得考官的青睐、重视以及信任,就必须用自信心来打动考官,否则,纵然才华横溢、志向高远,也只能被无情淘汰。现代竞争的激烈度、复杂度使任何一个单位不可能花大量时间在录用前给应聘者预先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所以在面试中,应充分地推销自己,用强烈的自信心先声夺人,使考官能根据直觉判断出你担任该职务的优越性,从而以最大的可能录取你。千万记住,进不了该单位的门,就永远没有展示你才华的机会。面试是个桥梁,而且是大多数情况下必须过的一个桥梁。我们再来看下面的这个例子:
一位姓蒋的先生第一次到一家中日合资企业应聘时,面试考官是日方副总经理,他要求每位应试人员都站起来作自我介绍。从未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言的蒋先生一看到这种架式就有点发虚,自信心跑了一大半。眼睁睁地看着轮到自己发言时,脸刷地红了,脑子里一片空白,在家背好的词也全忘了,半天才支吾着说:“我……我……今年22岁,没有什么特长和爱好,但我很希望为公司出力”。当那位翻译小姐把他那糟糕而缺乏自信的话翻译成日语后,立刻听到了其他应试者幸灾乐祸的哄笑和评委们窃窃私语。就这样,蒋先生的第一次面试以失败而告终,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自信。
该例子中的蒋先生未必没有实际才能,在实践中,也未必不能把工作做好、不能为公司创造效益。但很可惜的是,他的自信力不足,最终导致面试的失败,纵然其大叹才华难展,也只能徒唤奈何。
在面试中对自信力的测试是随时随地的,既可能通过专门的问题(如让考生做自我介绍或者用一个两难的问题让考生妥善处理等)进行测试,也可能由考官通过考生对其他问题的回答及整个面试过程中的表现来综合评价,通常紧张、消沉、敏感等情绪都是不自信的表现。但有些人也可能“自信”过了头,结果变成了自傲。自傲是一种“伪自信”,二者的区别在于自信是以充分、正确了解把握自己为前提,以尊重他人为基础,以最大程度表现自己行动力、行为力的一种心理状态,而自傲则以盲目夸大自己的能力为前提,目中无人,以自我为中心,在具体表现上往往言过其实,行动力不足,给人以浮夸、狂妄的感觉。正确地把握两者之间的度,不致由自信滑向自傲是所有考生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正确看待自己,不妄自菲薄,其次是保持谦虚,牢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六、恰当运用体态语言
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在当时,他几乎赢得了社会各个阶层的普遍拥护,从工人、农民、商人、普通市民到大金融家、地主、资本家再到军人、政客,几乎所有人都被他的魅力所征服,而他也正是靠着社会的支持,能够东征西讨,让整个欧洲在他的脚下颤抖。他的成功很大的部分靠他的演讲鼓动,每一个听过他演讲的人,尤其是军队的士兵们无不被他在演讲时所运用的强有力的、充满自信和魄力的手势,以及深邃和充满睿智的眼神所折服,拿破仑的个子很矮,但他举手投足间处处让人感受到他的气度和风范,让人丝毫不敢轻视小看他。列宁的演讲也极具感染力,很多人都能记住他那一手叉腰,一手下压的经典手势。
著名的演说家、政治人物都习惯于用特定的手势、面部表情来增强语言气势,感染听众。这是因为:人们在表达内心思想、表现自我气质时,不可能只通过语言行为,而必然、必须通过一定的神态、动作、习惯性姿势等非语言信息来辅助表现。面试中如果忽视了这些,始终正襟危坐、神情木然,会给人以一种消极、颓废、冷漠、孤傲的印象,这在注重人际关系的公务员队伍中是绝对不可出现的。
体态语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面部表情,二是身体动作,它们都是语言之外最能直接引起交谈对方感情共鸣的表象。对它们的适度把握、恰当运用,一方面可以与语言相辉映,增强说服力、感染力;另一方面可独立运用,展现个人内心状况,流露个人感情及情绪。
1. 面部表情的丰富
面部包括眼、耳、鼻、舌、口、眉毛等等,其中最能传达感情的是眼、眉毛、嘴、鼻子及脸部肌肉,它们之间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人类的喜、怒、哀、乐、好、恶等丰富情感。面试中如何把握各部分的变化,直接关系着面试的成功与否。
首先,眼神是最重要的传情达意器官,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曾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语道破了眼睛与内心情感之间的联系。面试中,考生应始终注意要通过眼神来与考官交流。眼神既不能散淡、无光,不敢直视考官,不敢与考官眼神撞击,这是怯懦、自卑的表现;也不能死盯着考官或频繁地上下打量考官,这是相当无礼的表现,会让考官觉得你桀骜不驯,不尊重上级或轻视、侮辱自己。正确的眼神应当是温和、坚定,在透露出强大的自信的同时,应显得温文尔雅、待人和善有礼,眼睛要看着对方,但不要一直盯着对方的眼睛。比较好的处理方法是,在回答问题时,可以边说边和每个考官进行眼神交流,一般以对每个考官停顿四秒钟为宜,主考官或发问考官多停留一段时间。这样一方面可以让每个考官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尊重,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眼神不知如何处理的尴尬。需要注意的是考官在提问时,一定要注视考官,配以点头或其他动作,表示你正在专心致志听他讲,此时切不可左顾右盼。
其次,眉毛作为独立部分,其变化也会产生重要表情变化,面试中必须要注意眉毛不能起伏过大,眉飞色舞、眉头紧锁都是绝对不能出现的,前者会让人觉得浮躁、轻佻,后者会使人产生压抑、不快的感觉。而且面试中还必须要控制自己的不良习惯,如眉头不住抖动、单眉挑起等。
最后,嘴形的变化要注意跟上谈话的内容与节奏,不要刻意去变化,不要用牙齿咬嘴唇,或用舌头去舔嘴唇。微笑应当是多数时间应当保持的表情,不可开怀大笑,亦不可紧闭嘴唇,放松自然是最佳状态。打哈欠在面试中是最不礼貌的行为之一,吐舌头是不大方的表现。脸部肌肉要保持放松:不可绷紧面容,不可紧咬牙关,不可做鬼脸,微笑的最大程度是露出上面六颗牙齿,且要坦荡、得体、充满自信,不可露出谄媚、讨好、奸险、冷笑等神情。
2. 身体动作的得体
身体动作在进入考场的瞬间就已经被所有考官所关注,基本的要求就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基本原则是:大方、得体、不拘谨、不放浪。具体来说,面试中最重要的三个动作是:站、行、坐。
虽然对一般面试来说,坐是常规的动作,但在情景模拟面试、无领导小组面试中,还是可能出现站的动作。站的时候需注意,如果没有桌子或其他障碍物遮挡,腿应当自然分开、双手下垂、如果过于不自然,可以将手交叉于小腹前或者一只手垂于体侧,另一只手臂曲肘放于腰内(仅限于男性),但千万不可将手插入口袋。讲话过程中,身体保持平稳,手势保持活跃,让人产生稳如泰山、渊亭岳峙之感。如果有桌子遮挡,手可以放在桌子上,但不要身体前倾,全身重量靠手臂支撑。无论如何,腿的交叉站立或重心压在一条腿上的站立都是不适合的。
行在面试中持续不长,但必然存在,故也需要注意。在公务员面试中,行要走得稳重、有力。女士可略显轻快,速度上不能过快,步伐不宜过大或过小,挺胸收腹,目视前方,双臂自然摆动。不可一边与考官打招呼,一边走动。
站和行都是人们在大庭广众之下极其难以处理的动作,这根源于紧张和不自信,所以与其强调站、行的动作规范,还不如更强调心境的平稳与豁达。如果能克服掉自己的紧张情绪,那么站、行都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不会出现局促不安、慌慌张张的表现。
坐在面试中是经常性的动作,它可以有效缓解紧张情绪,很多考生都是在坐下之后才能稍微稳定下来的。坐也要有一定的规则,挺胸收腹是必须的。沙发不可坐满,也不可以只坐在边缘,以一半为宜,过满则可能出现半躺的样子,过浅则让人感到你很紧张。坐下之后,手可以放在扶手上,可以放在腿上,在倾听过程中可以单手托住下巴,这是一种注意的表现。腿不可交叉,女士腿要并拢,在面试中始终要保持精神饱满的状态,不可让自己平时的不良坐姿表现出来,眼睛要顾盼有神,不能低眉顺眼或眼光乱转。
手势在肢体语言中最为重要,手势要简短有力并且与自己说话的内容、节奏相配合,基本手形是掌、拳、指。掌应常用,它比较得体;拳要少用,它是霸道、刚硬的表现,会让人不易接受;指最好不用,因为稍不注意可能指向别人,而这种动作有蔑视、轻视别人的不雅含义。当然,手势不可过于频繁,应适可而止,“该出手时再出手”,否则,张牙舞爪不仅不能增添个人魅力,还会惹人反感。
七、正确显示任职资格
林慧清原先在律所做律师助理,一年后,辞职另谋他业,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一家专门做企业策划的公司。在面试中,他和公司老板进行了如下对话:
老板:“你做过企业策划吗?”
林慧清:“没有,但我想我能做好,因为我觉得我条件合适!”
老板(很感兴趣):“为什么你会这样想呢?要知道,企划可不是简单的事,一个不好,不仅会毁坏了我们公司的声誉,而且还会让委托我们的公司破产哦!”
林慧清(微笑):“我明白您的意思,我以前从事的是法律工作,法律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之一就是严谨、慎重,所以我在未来的工作中会保持这种好习惯(加重语气)的。”
老板:“可是您的法律工作,(停顿)我虽然不太懂,但还是觉得与我们的企划有相当大差距啊!”
林慧清:“您说得完全正确,可是我想虽然隔行如隔山,但每个行业总有相通之处,更何况我以前在律所的时候也经常与企业打交道,对各种企业的内部运作,资金调配、流转,账目明细等问题都还是有所了解的。我想在企业策划中,这些应该都有用处吧!而且您的企划工作也必然会为客户考虑他们企业所涉及的法律问题,我想对此我还是能提供不少意见的。”
老板(犹豫):“你说得有道理,可是我们工作现在很紧张,没有时间让一个完全没有做过企划的人来慢慢熟悉工作流程啊!”
林慧清:“我理解您的苦衷,但我在做律师助理阶段,因为每天要做不同的工作,面对不同的人,所以要求大脑必须转得快,思维必须灵敏,所以,我在学习新东西、掌握新知识方面速度还是很快的。不信,您可以现在就考验我。”
[老板笑了,转身去文件柜里取出一大沓材料,递给林慧清,道:“请你尽快翻看它,并且告诉我你的意见好吗?”
林慧清拿过来一翻,是一本中英文对照的企划方案,吸了一口气后,认真阅读起来,半小时后,开始与老板恢复交谈。]
林慧清:“我看完了,已经对企划有了初步印象,大概知道它包括哪几个部分和制作方式。”
老板:“哦,这么快,那你对此有什么意见呢?”
林慧清:“我觉得这份策划方案从法律角度看有几个不足,另外从设计上也有一些我的看法。”
老板(皱眉):“呵,好啊!我洗耳恭听。”
林慧清逐条解释,老板眉头渐渐舒展,频频点头,笑容浮上了脸庞,最后林慧清如愿以偿进了这家公司。
林慧清的成功在于他步步紧逼,将本不相关的两个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表现自己的专业知识在陌生行业里的优势,并通过实际工作试验让老板了解他的真才实学,最终让老板感到他正是公司所需的人才,所以能否有效推销自己,对求职者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在公务员考试中,一般来说,各个部门在招聘前都会对本部门所要招聘的岗位提出一些基本条件,考生在面试中就要针对这些条件把自己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这里的条件包括硬件和软件,前者是指硬性规定,求职者无法更改的条件,例如,是否共产党员、是否应届毕业生等等,这些条件通常在报考前就会予以公布,考生只能实事求是地根据条件来决定是否报考;后者指的是柔性规定,伸缩性大,无法用硬性指标来评判,考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加以发挥和表现的条件,例如,对某个岗位的能力、性格特点、工作经验、知识范围、心理素质等等,这些没有统一的固定量化标准,受考官主观意志影响大,因此,阐明任职资格的重点是对软件部分进行描述。
软件部分的描述需注意以下几点:
1. 有的放矢。需要考生在面试前必须做足准备,明白自己所应聘的岗位性质及所需要的人才的特点。回答时要针对该岗位特点来描述软件,否则可能出现严重失误。例如,××省想招一名办事人员,一般来说,在性格上要求谨慎、稳重、守口如瓶,那么,在面试中,考生就应当定出这种性格特点。反之,如果说自己性格开朗、好交朋友、口齿伶俐,则很难通过面试;而如果是宣传部招宣传干事,应聘者就应当说明自己是外向型性格、善交际等等。因此,针对不同的部门或同一部门的不同工作岗位要有选择性地描述自己,推销自我,千万不可囿于某种思维定势,按照千篇一律的答案去阐述,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目标、有对象地突出自我。
2. 拒绝浮夸。在阐述自我过程中,是可以进行适当美化和加工的,这是一种策略,但要避免过度,否则,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尴尬境地。例如,在介绍自己时,用“学识渊博”、“对××方面造诣很深”等词汇来形容就很不妥当。首先,考生自己未必真能达到这种境界,如此,则考官稍微刁难一下,问一个相对生僻或专业化的问题,就很可能使考生张口结舌。即使退一步说,考生的确学识不浅,对某方面有一定造诣,也不应当这么说,因为谦虚是中国人所崇尚的一种美德,张扬个性更不是公务员所要求的行为特点,故此,“敛性”在面试中是相当重要的。对于上面的问题,我们可以用较为柔和的说法来表述:“我对××方面有一定了解”、“平常多学了一点知识”等等,这种答法,可以使自己有一定保留,同时赢得考官的好感。
3. 重点突出。在描述自我优势时,要突出重点,尤其要突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优势所在。因为同时应聘者还有很多人,如自己没有特立于他人之外的优势,则很难打动考官。事实上,大家的条件基本都差不多,重点在于表达技巧。通常人们以为越多、越全面地描述自己,录取的可能性也越大,事实上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考官的接收能力是有限的,面面俱到的讲述很可能产生使考官一件件忘记的后果,而有重点的讲述则最可能刺激考官,加深考官的印象,反倒增加成功的几率。举例来说,在谈到爱好问题时,一个很自豪地罗列出一大堆“兴趣”,几乎无所不包,效果是远远不如一个仅仅强调自己一两个兴趣的考生来得好。道理很简单,重点正是你的特点,是你的长项,而过于全面,意味着可能这些都是你的弱项。
4. 巧妙回避。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有些缺点无伤大雅,而有些缺点则可能会严重影响到面试的成功,所以在面试中应对自己的缺点有所修饰,不可过于直言坦白。坦率固然是一种好品德,但人们往往会因为重视你陈述的缺点而忘记了你的这种好品德。故此,对于一些与面试岗位无关的缺点最好闭口不谈。而当被问及缺点时,或者自我表述一些缺点时,要巧妙回答,例如自己性格比较孤僻、脾气比较急躁,在应聘某种需要开放性性格的岗位时,就可以这么说:“我性格比较冷静、沉稳、严肃、思维敏捷、反应力强,适合与人推心置腹地相处,脾气原先比较急躁,但经过有意识的训练现在已能掌握自己的情绪,足以与人和谐相处。”这个回答首先用“冷静、沉稳、严肃”来代替“孤僻”一词,化劣势为优势,接着用“思维敏捷、反应力快、推心置腹与人相处”来转移考官的注意力,从而将孤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消除,突出孤僻的另一种好处。对于脾气不好的,则在“坦白”承认之后,话锋一转,转到自己勇于改错,且成功改过的方面上。这样多种策略相结合,把本来是应聘中的绝对缺点转变成了一种优势,甚至比单纯地夸赞自己性格外向、脾气温和给人的印象更深刻。对于其他缺点,也应当加以适当包装后再推出,尽量多化劣势为优势。说到底,向别人介绍自己正是在向别人推销自己,在竞争模式下,良好的推销技巧对获得成功是极为重要的。
文章标签: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