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考省部级《申论》解析
材料解读一、材料基本内容
材料1:介绍了黄河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人文遗产、黄河文化,末段指出协调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保护的重要性。
材料2:进一步指出水量并不丰沛的黄河的重大作用,主要介绍了当代治黄工作的重大成就和黄河的危害。
材料3:主要介绍了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罗河等流域出现的生态危机以及所在国政府的治理举措。
材料4:主要介绍了黄河“善淤、善决、善徙”的自然本性,介绍了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于黄河治理和开发的关怀和重视。
材料5:主要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暗示治黄成功的关键在于遵循其固有特性。。
材料6:主要介绍了人们渴望“黄河清”的起因、热忱和做法。
材料7:主要介绍了几个专家对黄河治理和开发的看法,进一步拓宽了材料的主旨取向。
二、材料之间关系
黄河开发治理的现状:2、6
黄河开发治理的原因:4、
黄河开发治理的意义:1、2、4
黄河开发治理的对策:3、4、5、7
真题解析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给定资料4”写道:“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这是一个为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
要求:简明、完整。不超过200字。
解析
这是一道概括+分析题,侧重考查概括基础上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要点主要分布在材料1、2、4、5、6。
本题要求“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所以首先要对“三善”进行一定的具体展开,注意把材料中内容进行归纳集中,具体说明三善的具体涵义。由于是谈认识,可以进行些适当的引申。最后再合起来,简明扼要地点出黄河自身规律和其健康生命的关系。
参考答案
黄河自身规律主要体现在三善上,“善淤”指黄河由于流域地质地貌、生态破坏等原因致使携带泥沙多,在中下游大量淤积而堵塞河道;“善决”指黄河容易决堤,甚至三年两决口;“善徙”指黄河容易改道,可谓百年一改道;千百年来经常如此。当遵循这种自然本性开发治理黄河时,成效就显著,经济社会生态就可以协调发展,反之则可能适得其反,这也构成了黄河自身规律的一方面。只有从黄河自身实际出发,才能维护和增进黄河的健康生命。【199字】
2.“给定材料5”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请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10分)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解析
本题是单一式的概括题,侧重考查依据给定材料的归纳概括能力。答题要点主要分布在材料5.。
解题关键是要对“材料5”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提炼,组织答案时要注意答案要点的全面性。
参考答案
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了800年,主要是由于针对黄河特性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具体来说,第一,政府重视,投入巨大;第二,行河路线较优,选用的黄河故道河身较短、地势较低;第三,疏浚汴渠,与江淮水道连为一体,分水分沙,第四,修建了黄河大堤;第五,河堤上隔段开凿水门,使洪水灌注入周边湖泊和洼地。第六,黄河上游人口减少,中游牧进农退,植被得到一定恢复,减少了黄河输沙量;第七,中游地区大暴雨较少,水患威胁小。【19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