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州市公务员考试笔试真题言语理解与表达答案解析

时间:2014-04-28 10:16来源:广东人事考试网 点击:
2014年广州市公务员考试笔试真题言语理解与表达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1、

【答案】C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实词辨析

【考点】语境信息

【难度系数】中

 

【解析】文段中“抓住某些可用精密公式来表示的普遍特性”说明对“经验事实”的修饰应与“某些”和“精密”相反相对,因此“经验事实”应是“多”和“乱”的,C项最准确。 

 “偶发”指偶然发生,不能对应后文的“普遍”;“零散”强调分散,但不能突出“多”; 由于“经验事实”的修饰应与“某些”和“精密”相反相对,因此“系统”错误。

【题源】《爱因斯坦语录》 原文链接:http://www.5156edu.com/mr/html/z219m927j886.html

2、

【答案】C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成语辨析

【考点】成语搭配

【难度系数】中

 

【解析】“日趋进步之时”说明是时代发展给“软件厂商”带来的紧迫感。“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因此C项正确。

“迫不及待”形容形容心情十分急切。但要用作谓语或状语,因此A项错误。“迫不得已”指不得不如此,无可奈何的意思。不符合语境的感情色彩,因此B项错误。“时不我待”指时间不会等待我们。因此D项错误。

3、

【答案】D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实词辨析

【考点】语境信息

【难度系数】中

 

【解析】文段中两个空格前的“却不”表明填入的词语含义和感情色彩应分别与“通俗”和“浅显”相反相对。因此D项正确。

“短浅”搭配“目光”,因此A、B错误。“俗套”指世俗的习惯和礼节或陈旧的格调、程式,因此一般作为名词出现,填入第一空不恰当,因此C项错误。

【题源】南方人物周刊《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泰坦尼克》 

原文链接:http://www.nfpeople.com/story_view.php?id=2848

4、

【答案】B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实词辨析

【考点】语境信息

【难度系数】较难

 

【解析】根据文段的意思,反贪腐对腐败的官员起到了震慑的作用。震撼通常指心灵层面的震动,通常指一些好的事情,而威慑指是对方感到恐惧,正好符合文意。 故第一个空选择“威慑”。第二个空表明的是一种因果关系,前面反贪腐的运动改变了官场的风气,转换与扭转都可以表明改变,但文中的意识是由不好到好。故第 二个空选“扭转”。故选B。

【题源】《“裸官”末路顺应公众期许》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91_96291.html

5、

【答案】C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实词辨析

【考点】固定搭配

【难度系数】较难

 

【解析】根据文段的意思,表明困局对政府公信与成本的影响。消减指减退、减少,通常侧重于数量,较为具体;消损指逐渐减少或者有所损伤,而文中指的是政府 的公信与权威,属于抽象的,故选择“消损”。第二个空修饰不菲的社会成本,属于固定搭配,浪费成本,而消耗通常形容精神、力量,而不是成本。故选C。

【题源】《靠什么破解“一闹就停”难题》;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4-04/15/c_1110237010.htm

6、

【答案】A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实词辨析

【考点】语境信息

【难度系数】较难

 

【解析】文段的第一个空属于因果关系,提供不实信息对投资者的影响,由于前面是不实的,故选择误导,而诱导,是引诱别人,故不选。而第二个空表达的要求赔偿对银行的影响,给有所好转的银行造成了压力,而阻力指妨碍与阻碍,而要求赔偿属于意外的元素造成的,故选择压力。故选A。

【题源】《世界最大几家银行仍享巨额补贴 大而不能倒问题未决》;http://news.cnr.cn/gjxw/gnews/201404/t20140415_515294310.shtml

7、

【答案】B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

【题型】实词辨析

【考点】搭配范围

【难度系数】较易

 

【解析】“接轨”的引申意思是把一件事情与另一件事情连接起来。“对接”指将各部分端部的对接部接合固定起来,不能搭配“产品”与“国际标准”的关系。故排除AD。“兼容”指同时容纳几个方面。“融合”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原文意思是广州产品不能与国际相关产品技术相匹配,而不是合为一体,故排除C“融合”,选择B。

8、

【答案】B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

【题型】虚词辨析

【考点】复合关系

【难度系数】较易

 

【解析】前面两句话句意理解是转折关系,故B选项“尽管”“但是”表示转折关系匹配原题。后面两句话句意上理解是递进关系,用“而且”也匹配。

9、

【答案】D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

【题型】虚词辨析

【考点】复合关系

【难度系数】较易

 

【解析】前两句是表示转折关系与“然而”搭配,“固然”可表转折故排除AB。后面一句是用医学解剖举例子,故用“如”排除C。故选择D.

10、

【答案】A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

【题型】成语辨析

【考点】成语含义

【难度系数】较易

 

【解析】谦虚谨慎: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平心静气:形容心情平和,态度冷静。去糟取精:形容扬弃糟粕取其精华。根据成语释义,听到赞许不能骄傲顾对应“谦虚谨慎”,听到牢骚不能生气,故对应“平心静气”,听到建议要注意吸收,故对应“去糟取精”。

11、

【答案】B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意图判断题

【考点】意在言外

【难度系数】一般

 

【解析】文段一开始通过对比提出在经济不发达时“传统建筑遭受的主要是自然的破坏”,而在经济发展起步阶段“人为破坏大大超过自然的破坏”,通过两个转折 关联词“而”、“但”语义后置,转折后是重点,因此重点落在“但传统建筑是不可再生的........”这一句,这一句主要强调传统建筑破坏的危害性,由 提问方式可知这是一道意图判断题,因此要选解决问题的对策,答案选B。D选项对应文段最后一句,但表述有误,文段强调的是“遗憾”而并非“不可避免”。

12、

【答案】D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细节理解

【考点】信息推断

【难度系数】容易

 

【解析】A选项“人体可以利用自身的免疫系统治愈癌症”曲解题意,文中只说“是最有潜力的治疗方法之一”没有说明能否治愈的问题;B选项“免疫系统受到抑 制的人很可能罹患癌症”无中生有,文章只说“免疫系统受到抑制的病人比别的病人更容易罹患癌症”;C选项“就会向大脑传递信息”无中生有,文中没有提到会 向大脑传递信息。D选项由文段第一句话可以推出。答案选D。

13、

【答案】C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细节理解题

【考点】信息推断

【难度系数】容易

 

【解析】A选项“争夺人才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无中生有,文中讲的是各国“争夺人才的手段的多样化”;B选项“提供优厚的薪酬待遇不再是 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曲解题意,文章讲想要“吸引并留住人才,依靠的不仅仅是薪酬待遇,更重要的是创造适合人才长远发展的基础和环境,以及优化相关基本政 策体系。”没有讲薪酬不重要而是要多手段相结合;D“人才的长远发展是各国人才政策的终极目标”“终极目标”属无中生有。答案选C。

14、

【答案】C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片段阅读

【考点】细节理解

【难度系数】简单

 

【解析】C,大数据战略需要组合拳,而组合拳需要三个方面,因此是必要条件,C正确。A,对应文段第一句话,不仅…也…,说明两者都需要。A不正确。B, 对应第二句话,但文中只是说需要再造,但没有说是不是存在太多制约因素。不正确。D,对应文段第一句话,但文段强调的是递进之后,而不是递进之前,同时基 础条件文段没有提及,D不对。

15、

【答案】A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片段阅读

【考点】 细节理解

【难度系数】困难

 

【解析】A,对应在文段最后一句,不是人为控制,让更多的意见参与进来,正确。B,对应在最后一句,但文段说的是不是人为控制人们情绪的宣泄。C,对应文段中第一句,但“主要”文段中没有提及。不正确。D,第一时间发布消息无中生有。不正确。

16、

【答案】B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片段阅读

【考点】 细节理解

【难度系数】困难

 

【解析】B,对应在文段第三句,城市发展的意义,是给所有人更多选择。正确。A,对应在文段第二句,但文段说依然是困扰人们的问题,只是不是结构性的。不 正确。C,无中生有,文段没有提及。D,对应最后一句,否则是反面论证,因此前面是原因,原因是城市发展主导了人们的选择。才会使得社会梦想破碎。不正 确。

17、

【答案】A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细节理解题

【考点】

【难度系数】容易

 

【解析】这是一道细节理解题。从文段第一句“科普创作历来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相应的人力物力投入,而且还需要作者巨大的精力和时间投入。” 可以知道故A项是准确的。B项偷换了主体,把“培养青年科普作者,解决人才断层问题”偷换成“科普作者”,C、D两项文段没有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故本题 选A项。

18、

【答案】D

文章标签: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