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观点态度题
【考点】隐含观点
【难度系数】中等
【解析】文段有三个分句,第一分句是介绍工作或者职位的内涵特点,引出工作的无聊、无趣这个话题。第二分句和第三分句意思是许多有才气的人由于耐不住工作的无聊、无趣而一事无成。文段是围绕工作的无聊、无趣展开,也就是说工作中如何面对无聊、无趣。故本题选D符合文意。
19、
【答案】D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细节理解题
【考点】
【难度系数】中等
【解析】这是一道细节理解题。A项语气过于绝对,B、C两项文段没有提及,属于无中生有。从最后一句“所以,一旦有公众表达了不信任、不相信政府的意见, 政府就应该看作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自己的工作出问题了,就应当立即深刻检讨,查找工作中的问题,承担责任,并努力解决问题。”可以判断,D项是正确的。
20、
【答案】C
【所属考试版块】言语理解
【题型】细节理解
【考点】
【难度系数】较难
【解释】
A选项偷换概念,文段提到“他们对家乡农村的依恋在减退”。选项讲“不再依恋”,与原文不符。
B选项偷换逻辑关系,文段讲“不愿意或无法回归农村社会,但同时又未能真正适应、融入城市。“无法回归农村社会”和“未能真正适应、融入城市”是并列关系。
D选项偷换概念。文段讲受到“冲击”,并没有说“无法适应、融入。”
21、
【答案】A
【所属考试版块】言语理解
【题型】细节理解
【考点】
【难度系数】中等
【解释】
B、C选项无中生有。
D项偷换逻辑:并列关系偷换成因果关系。“容易犯错的特征”和“承认不确定性”是两个并列的关系。
22、
【答案】B
【所属考试版块】言语理解
【题型】细节理解
【考点】
【难度系数】中等
【解释】
A选项无中生有。
C选项偷换概念。文段中讲:“它削弱了“科学是正确”的传统形象。”是科学给人的印象,并不涉及科学本身。
D选项无中生有。
23、
【答案】B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语句排序
【难度系数】中
【解析】语句排序题的思路为:从选项入手,观察选项的规律,首先确定首句,然后阅读排序。本题首句有四种可能性,四句都在讨论改革的成功与否,但②中出现 改革的“第一判断标准”,因此作为首句的可能性最大。于是验证B项剩下顺序。B项第二句①中出现“我们的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就,老百姓在改革中拓宽了 融资渠道”正好对应首句②中出现的“第一判断标准就是能否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第三句④首先肯定了成功,但也引出了问题,正好对应最后一句③中“下一步 改革”要去解决的问题。综上所述B项正确。
24、
【答案】C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语句表达
【考点】语句排序
【难度系数】较难
【解析】本题的语句排序考得是语句重复,只有四个句子,②与③句子中都含有“生活”,其排序为③②。④中前面提到了中国催生了快的节奏,后面提到了我们, 而①最后提到了中国人,与④中的我们相对应。①④排序的顺序为④①。②的末尾提到了生活节奏,④的开头也提到了生活快节奏,故顺序为②④,故选择C项。
【题源】《文化成長需要從容的心態》;http://opinion.people.com.cn/BIG5/n/2014/0408/c159301-24841939.html
25、
【答案】C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
【题型】语句排序
【考点】
【难度系数】较易
【解析】通过选项提示确定首句,①中“然而”关联词一般不做首句发起词排除,③中“在当时”不做首句故排除。所以排除BD。观察题干,②句与④句话题一致联系紧密,故排除A选择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