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单元强化训练题(三)(后附答案)(4)

时间:2014-01-19 12:11来源:广东人事人才网 点击:
38.在我国,公安工作必须与( )相一致。 A.国体 B.政体 C.国家意志 D.中国共产党 39.工作对象的隐蔽性和公开性,决定了公安工作的隐蔽性和公开性,因为( )。 A.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有的是隐蔽的,有的是公开进
  
    38.在我国,公安工作必须与(  )相一致。
    A.国体    B.政体    C.国家意志    D.中国共产党
    39.工作对象的隐蔽性和公开性,决定了公安工作的隐蔽性和公开性,因为(    )。
    A.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有的是隐蔽的,有的是公开进行的,因此公安机关就要有针对性地将秘密工作和公开工作结合起来
    B.为了广泛发动群众同违法犯罪作斗争、震慑犯罪分子,除了做好秘密工作之外,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公开工作
    C.公安机关除了同违法犯罪走斗争之外,还负担着大量的社会管理工作,许多管理工作不仅不能秘密进行,还要广泛宣传,实行警务公开
    D.秘密工作和公开工作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40.秘密工作和公开工作的管理是(  )。
    A.秘密工作和公开工作是相辅相成的
    B.秘密工作需要公开工作进行掩护,秘密工作寓于公开工作之中
    C.公开工作需要秘密工作作后盾,并为秘密工作创造条件
    D.秘密工作和公开工作是矛盾的,不能同时兼顾。
    41。公安工作具有打击和保护的双重特点,这是由公安工作的对象所决定的,对于(    ),公安机关的工作对策主要是以强制力进行打击。    、
    A.侦查破案    B.拘留逮捕
    C.审讯、处置突发暴力事件    D.制裁违法犯罪
    42.打击与保护的关系是(    )。
    A.紧密联系    B.相互依存
    C.相互渗透    D.互为前提
   43.公安工作的集中性,就是它的统一性,要求(    )还有在多部门横向协同上要高度统一。
    A.在服从国家一致方面要高度集中
    B.在实行宏观决策、领导与指挥等方面要高度集中
    C.在战略战役部署与实施上要高度统一
    D.在法制与政策的结合上要高度统一
    44.在公安工作中,政策与法律的关系是(    )。
    A.政策是法律的灵魂,是制定法律的依据
    B.法律是政策的定型化、条文化、规范化
    C.执行政策与执行法律是一致的
    D.公安工作是政策性与法律性相结合的一项工作
    45.公安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工作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公安工作具有复杂性。当前,公安工作所面临的形势日趋复杂,因为(    )。
    A.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继续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弱化”的政治图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活动
    B.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鼓励下,境内外的敌对分子加紧活动
    C.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D.在我国,目前所处的体制转轨的特定历史时期,诱发、滋生犯罪的各种消极因素大量存在,治安问题压力不断增大,刑事犯罪不仅数量增多,而且危害加剧
    46.在刑事执法中工作中,羁押工作的对象包括(    )。
    A.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    B.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
    C.被判处拘役的罪犯    D.被假释的罪犯
    47.公安专业工作的危险性体现在(    )。
    A.采取强制的、暴力的手段制服正在实施暴力犯罪的犯罪分子
    B.对付犯罪分子的暴力反抗、拒捕、报复、袭击等
    C.处理治安案件或事件中受到不法分子的殴打伤害等
    D.在同火灾、水灾、风灾、地震等灾害斗争中,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工作
    48.公安专业工作的易受腐蚀性体现在(    )。
    A.人民警察作为执法者,手中掌握着执法的权力,如果这些权力得不到有效的制约,行使职权的活动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就会滋生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包庇放纵等消极腐败现象
    B.人民警察在工作中经常接触社会的阴暗面和丑恶现象
    C.一些违法犯罪人员常常用金钱、物质、美女等各种手段进行腐蚀拉拢,在公安队伍中寻找他们的代理人或“保护伞”
   D.有些人依仗权势,非法干预阻挠人民警察依法执行公务,有的还对人民警察进行打击报复,威胁人民警察的生命安全

二、参考答案解析
(一)判断题
    1.×  公安机关是社会治安行政机关和刑事执法机关。
    2.× 接报"110"报警市公安机关的指挥工作.
    3.×  公安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民警在职教育。
    4.×  为各项工作提供通讯、联络保障是属于后勤保障工作中的信息保障。
    5.√    6.√    7.√
    8.×  对于高度分散、隐蔽的,又不断衍生的犯罪分子,不宜采取“大兵团作战”,因此公安工作必须在强调集中性的同时依照工作实际合理运用分散性的工作手段和措施。
    9.×  公安领导工作主要是指公安机关首长所从事的工作,包括政治领导、行政领导和业务领导。
    10.√
    11.×  公安工作是由人民警察以国家名义按照法律赋予的职权进行社会行政管理的活动。
    12.×  公安工作的内容是由国家立法和公安法规所规定的,必须按照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来实施,随着政策和法律的调整来做适时的调整,使工作内容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坚持与时俱进。
    13.√
    14.×  公安机关保卫国际安全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公安专业工作实现的。 
    15.×  刑事强制工作是指公安机关依据《刑事诉讼法》对犯罪嫌疑人所采取的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的工作。
    16.√    17.√
    18.×公安工作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保卫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专门工作。
    19.×  所谓社会治安秩序,是指由法律、法规——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及其他治安法规所认定和维系的社会秩序。社会治安秩序包括国家工作秩序、社会公共秩序和公民生活秩序。
    20.√    21.√    22.√    23.√
    24.×  刑事执法工作主要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一系列工作。
    25.×羁押工作。羁押工作是指公安机关对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关押看守的工作。
    26.√
    27.×  治安行政管理工作,即由公安机关依据公安法律、法规所从事的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它的主要任务是预防违法犯罪、查处治安案件、组织群众治安力量、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28.√    29.√    30.√    31.√    32.√
    33.×警卫工作保卫对象的范围不包括市(地)党政领导机关,只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来访的重要外宾,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领导机关以及重大活动的安全。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公安工作具有阶级性,即警察与国家一致的特点。这是各国警察共有的特性。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公安工作是我国政府的重要行政行为。
    51.×社会治安秩序,是指由法律、法规——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及其他治安法规所确认和维系的社会秩序。
    52.×公安政治工作是公安机关正确贯彻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党保持一致的重要工作,保障党的公安工作的原则、路线、方针和政策得以顺利执行。
    53.×  公安法制工作包括公安机关内部的法律事务和内部执法监督工作以及劳动教养案件审批、行政案件复议、行政诉讼案件的应诉以及办理国家赔偿案件等项工作。
    54.√    55.√
    56.×政策是法律的灵魂,是制定法律的依据;法律是政策的定型化、条文化、规范化,所以执行法律和政策是一致的。
    57.√    58.√
    59.×公安机关担负着短期有期徒刑执行、监外执行、缓刑执行、假释执行、管制执行、取保候审执行、剥夺政治权利执行、驱逐出境等刑罚执行工作。
    60.×  羁押工作,即对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关押看守的工作。
    61.√    62.√    63.√    64.√
    65.×  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对城乡道路交通实行管理,预防和查处交通事故,保证交通安全与畅通。
    66.√
    67.×  边防检查工作是指对出入境口岸过境人员的检查、出人境交通工具的检查、监护及对违章违法事件与案件的查处等工作。
    68.×  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各民主党派以及群众团体属于机关团体保卫工作的范围。
    69.√  70.√
    71.×  公安工作在战略战役部署与实施上、在法制与政策的结合上、在多部门横向协同上要高度统一。
    72.√    73.√    74.√    75.√
  (二)单项选择题
  1.A警察以国家的名义进行执法是规定在《人民警察法》里的。
  2.A
  3.C公安指挥工作是公安领导工作具体实施的延伸。
  4.D公安专业工作是承担主要公安业务工作的主体。,
  5.C    6.D
  7.B参见《刑事诉讼法》。
文章标签: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