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教育入学考试专业综合I考试(4)
时间:2014-01-08 14:32来源:广东人事考试网 点击:次
三、无因管理之债的效力 第十七章合同 第一节合同概述 一、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二、合同的种类 第二节合同的订立 一、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 要约;承诺。 二、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 三、合同的成立 合同成立的条件;合
三、 无因管理之债的效力
第十七章 合同
第一节 合同概述
一、 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二、 合同的种类
第二节 合同的订立
一、 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
要约;承诺。
二、 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
三、 合同的成立
合同成立的条件;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
四、 缔约过失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
第三节 合同的效力
一、 合同的有效条件
二、 无效合同
三、 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四、 效力待定合同
第四节 合同的履行
一、 合同履行的原则
二、 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
三、 合同的保全
债权人代位权;债权人撤销权。
第五节 合同的担保
一、 合同担保概述
合同担保的概念;合同担保的种类。
二、 保证
保证的概念;保证的特征;保证的设定;保证的方式;保证期间;保证的效力。
三、 定金
定金的概念;定金的特征;定金的种类;定金的效力。
第六节 合同的解除
一、 合同解除的概念、特征
二、 合同解除的条件
三、 合同解除的效力
第七节 违约责任
一、 违约责任的概念、特征
二、 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及免责事由
三、 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四、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第八节 几类主要的合同
一、 转移财产权的合同
买卖合同;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
二、 完成工作交付成果的合同
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
三、 提供劳务的合同
运输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委托合同;行纪合同;居间合同。
四、 技术合同
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技术咨询合同和技术服务合同。
第十八章 人身权
第一节 人身权概述
一、 人身权的概念
二、 人身权的特征
三、 人身权的种类
第二节 人格权
一、 生命权
生命权的概念;生命权的基本内容。
二、 身体权
身体权的概念;身体权的基本内容。
三、 健康权
健康权的概念;健康权的基本内容。
四、 姓名权
姓名权的概念;姓名权的基本内容。
五、 名称权
名称权的概念;名称权的基本内容。
六、 肖像权
肖像权的概念;肖像权的基本内容。
七、 名誉权
名誉权的概念;名誉权的基本内容。
八、 隐私权
隐私权的概念;隐私权的基本内容。
九、 荣誉权
荣誉权的概念;荣誉权的基本内容。
十、 尊严权
尊严权的概念;尊严权的基本内容。
十一、信用权
信用权的概念;信用权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身份权
一、 配偶权
配偶权的概念;配偶权的基本内容。
二、 亲属权
亲属权的概念;亲属权的基本内容。
第十九章 知识产权
第一节 知识产权概述
一、 知识产权的概念
二、 知识产权的特征
三、 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
第二节 几类主要的知识产权
一、 著作权
著作权的主体;著作权的客体;著作权的内容;邻接权;著作权的保护;著作权的转让;著作的合理使用。
二、 专利权
专利权的主体;专利权的客体;授予专利权的实体条件;授予专利权的程序条件;专利权的内容;专利权的期限、无效与终止;专利权的保护;专利权的强制许可和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三、 商标权
商标概述;商标注册;商标权的内容;商标权的争议;商标权的终止;商标权的保护。
四、 知识产权的其他相关问题
商业秘密;知识产权与反不正当竞争
第二十章 婚姻家庭与继承
第一节 婚姻家庭法概述
一、 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二、 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计划生育。
第二节 亲属制度
一、 亲属的概念与分类
二、 亲系与亲等
三、 亲属关系的发生与终止
第三节 婚姻的成立与婚姻的效力
一、 婚姻的成立
结婚的概念;结婚的实质要件;结婚的形式要件。
二、 无效婚姻
三、 可撤销婚姻
第四节 夫妻关系
一、 夫妻人身关系
二、 夫妻财产关系
第五节 婚姻的终止
一、 婚姻终止概述
二、 登记离婚
三、 诉讼离婚
四、 离婚的法律后果
离婚在当事人身份方面的后果;离婚在当事人财产方面的后果;离婚在父母子女关系方面的后果;离婚时的救济方式。
第六节 其他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一、 父母与子女
父母子女关系的种类;继父母子女关系;养父母子女关系;父母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
二、 兄弟姐妹
兄弟姐妹的权利和义务。
三、 祖孙
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节 继承法概述
一、 继承的概念、特征与分类
二、 继承权
继承权的概念与特征;继承权的发生根据;继承权的接受与行使;继承权的丧失;继承权的放弃;继承权的保护。
三、 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
第八节 法定继承
一、 法定继承的概述与特征
二、 法定继承的适用情形
三、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与继承顺序
四、 代位继承与转继承
代位继承的概念;代位继承的条件;转继承的概念;转继承的条件;代位继承与转继承的区别。
第九节 遗嘱继承
一、 遗嘱
遗嘱的概念;遗嘱的特征;遗嘱的形式;遗嘱的有效要件;遗嘱无效的情形;遗嘱的撤销与变更。
二、 遗嘱继承
遗嘱继承的概念;遗嘱继承的特征;遗嘱继承的适用条件。
三、 遗赠
遗赠的概念;遗赠的特征;遗赠与遗嘱继承的区别。
四、 遗赠扶养协议
遗赠扶养协议的概念;遗赠扶养协议的特征;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遗赠扶养协议与遗赠的区别。
第十节 继承的开始与遗产的处理
一、 继承的开始
继承开始的时间;确定继承开始时间的意义。
二、 遗产
遗产的概念;遗产的特征;遗产的范围。
三、 遗产的分割
遗产的确定;遗产的分割原则。
四、 被继承人债务的清偿
被继承人债务的确定;被继承人债务的清偿原则;被继承人债务的清偿办法。
第二十一章 侵权责任
第一节 侵权责任概述
一、 侵权责任的概念
二、 侵权责任的特征
第二节 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一、 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概念
二、 过错责任原则
三、 无过错责任原则
第三节 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一、 一般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概述
二、 行为
三、 过错
四、 损害事实
五、 因果关系
第四节 侵权责任方式及其承担
一、 侵权责任方式及其适用
二、 财产损害赔偿
三、 人身损害赔偿
四、 精神损害赔偿
第五节 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
一、 抗辩事由概述
二、 正当理由
三、 外来原因
第六节 多数人侵权
一、 共同侵权行为
二、 共同危险行为
三、 无意思联络的多数人侵权
第七节 各类侵权责任
一、 监护人责任
二、 用人单位责任
三、 个人之间因劳务产生的侵权责任
四、 网络侵权责任
五、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
六、 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的责任
七、 产品责任
八、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九、 医疗损害责任
十、 环境污染责任
十一、 高度危险责任
十二、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
十三、 物件损害责任
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我国刑法第6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下列选项中,属于“特别规定”的情形是
A.在航行于公海的我国船舶上实施犯罪的
B.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在我国实施犯罪的
C.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外,而犯罪结果发生在我国领域内的
D.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而犯罪结果发生在我国领域外的
2.2009年2月28日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七)》对绑架罪新增规定“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该规定
A.对2009年2月28日前终了的绑架行为无溯及力
B.对2009年2月28日前终了的绑架行为可有溯及力
C.对2009年2月28日前发生的判决已经生效的绑架行为有溯及力
D.对2009年2月28日前实施的至该规定生效后终了的绑架行为有溯及力
3.甲无证驾驶,撞倒2人后逃跑,致使其中1人因未得到及时抢救而死亡。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A.交通肇事罪 B.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
4.下列犯罪行为中,以不作为方式实施的是
A.甲教唆他人自杀致其自杀身亡 B.乙将毒品藏在货柜夹层中带入境内
C.丙持有假币总面额达2万元 D.丁进行虚假纳税申报逃避缴纳税款
5.护士甲对声称曾经注射过青霉素的患者不进行皮试,就直接注射青霉素,致该患者因过敏休克死亡。甲对死亡结果的心理态度是
A.直接故意 B.过于自信的过失
C.间接故意 D.疏忽大意的过失
6.甲15周岁时盗窃他人手机2部,价值5000元;17周岁时盗窃笔记本电脑2台,价值2万元;19周岁时盗窃他人现金3万元。对甲
A.应定一个盗窃罪,按照盗窃数额5万元处罚
B.应以盗窃2万元和盗窃3万元分别定罪,数罪并罚
C.应定一个盗窃罪,按照盗窃数额5.5万元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应定一个盗窃罪,按照盗窃数额5万元适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7.甲犯故意毁坏财物罪,因有悔罪表现,法院只判处其罚金5000元。在本判决中
A.罚金上升为主刑 B.罚金用于赔偿被害人的损失
C.罚金是行政处罚 D.罚金仍是附加刑,但单独适用
8.甲为抢劫自制了一把手枪,后在持枪抢劫时被抓获。对甲的行为
A.应认定为非法制造枪支罪与抢劫罪,数罪并罚
B.应认定为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以抢劫罪从重处罚
C.应认定为非法制造枪支罪与抢劫罪的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
D.应认定为非法制造枪支罪与抢劫罪的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断
9.下列行为中,应认定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的是
A.甲为冒用李某信用卡,复制其信用卡
B.乙为盗窃刘某的汽车,偷配其车钥匙
C.丙为盗窃金店,切断金店摄像探头的电源
文章标签:
专业综合I考试大纲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