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考试基础试题选择261道(一)(9)
时间:2014-01-17 10:01来源:广东人事人才网 点击:次
它的形式主要有商业票据、银行券和存款货币。 2.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下,虽然金银之间规定了法定比价,但市场价格高于法定 价格的金属货币就会从流通中退出来进入贮藏或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金属货币则继
它的形式主要有商业票据、银行券和存款货币。
2.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下,虽然金银之间规定了法定比价,但市场价格高于法定
价格的金属货币就会从流通中退出来进入贮藏或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金属货币则继
续留在流通中执行货币职能,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统称“格雷欣法则”
3.银行中间业务——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表以外,还开展了一些提供服务、旨在收取手
续费的业务,因这类业务既不属于负债业务也不属于资产业务,所以称为中间业务。
4.实际货币需求——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名义货币需求在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之后的实
际货币购买力,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Md/P。
5.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
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当中央银行认为应该增加市场货币供给量时,就在金融市场
上买进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而将货币投放出去,否则反之。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每小题1分,共10分。答对给分,答错扣分
不答不给分)
1.X 2.X 3.X 4.X 5.X
6.√ 7.X 8.X 9.X 10.√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o分,每小题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答案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
1。C 2. D 3. B 4. C 5. B
6。C 7.D 8.C 9.C 10.B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数目不等的正确答案,请将所有答案正确的
号填写在括号内)
L ACDE 2.AD 3.CDE 4.ABCD 5.CDE
6.ABD 7.ABCE 8.ABCD 9.ABC 10.ABC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1)利润的平均水平;(1.2分)
(2)资金的供求状况;(1.2分)
(3)物价变动的幅度;(1.2分)
(4)国际经济的环境;(1.2分)
(5)政策性因素。(1.2分)
2.优点:
(1)灵活便利;(1分)
(2)安全性高;(1分)
(3)规模经济;(1分)
局限性:
(1)割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1.5分)
(2)减少了投资者的收益。(1.5分)
3.(1)第一,期限长;(1.5分)
(2)第二,交易目的是为了满足长期投资性资金的需要;(1.5分)
(3)第三,资金借贷量大;(1.5分)
(4)第四,收益高,风险大。(1.5分)
4.除了外汇供求对汇率变动的影响之外,汇率变动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它们是:
国际收支;(1分)通货膨胀;(1分)利率;(1分)经济增长状况;(1分)中央银行的干预;
(1分)市场预期。(1分)
六、计算题(6分)
已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7%,提现率为10%,超额准备金率为8%,试计算存款扩张倍数
1÷(7%+10%+8%)=4
七、论述题(15分)
要点: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2 3分)
(二)直接原因就是货币供给过多,但深层次上的原因还有:(4 8分)
1。需求拉上,包括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
2.成本推动,包括工资推动,利润推动;
3。结构因素,经济结构和部门结构的失调;
4.其他原因,如供给不足,预期不当,体制转轨等因素。
(三)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2———4分)
1.短期性;
2.非政策性
(答出要点给基本分,视发挥情况酌情加分)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第4套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信贷资金在运动过程中,必须进行两次支付和( ),才能顺利实现循环与周转。
2、历史上最早从商业银行中分化出来的中央银行是英国的( )。
3、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为( )。
4、长期资金市场中的初级市场即( )市场。
5、金融市场按其在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 )市场和资金市场。
6、银行对企业的在途资金占用发放( )贷款。
7、完全脱离物质空投贷款,由此形成的存款是( )存款。
8、基础货币是法定准备金和( )的和。
9、流通货币必要量由商品价格总额和( )决定。
10、货币的两个最主要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 )。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的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
1、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是集体所有制的合作金融机构。
2、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的组成部分。
3、侨汇属于国际收支中的无偿转让收支项目。
4、中央银行参入外汇交易的主要目的也是盈利。
5、金融市场运行的内调节机制主要是利息和利率。
6、出口信贷是向出口商或贷资金来源增长的客观界限。
7、生产发展速度是信贷资金来源增长的客观界限。
8、货币量即是经济内生变量,又是货币政策的内生变量。
9、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导致信贷资金运用范围扩大。
10、商品流通决定于货币流通。
三、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
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10分)
1、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权力构机是
①社员代表大会 ②理事会 ③监事会 ④董事会
2、1948年,哪一家银行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金融体系开始建立
①中国银行 ②华北银行 ③北海银行 ④中国人民银行
3、借贷合同订立后,若银行不能按期提供贷款,则
①银行不负责任 ②合同不能生效 ③中止合同 ④要付给借款方违约金
4、社会主义信用存在的客观基础是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社会主义制度 ③商品货币经济 ④社会大生产
5、市场利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①统一利率 ②浮动利率 ③信贷资金供求关系④国家政府
6、大多数国家调控和供给贷币的主要目标是
①m1 ②m1和m2 ③m1和m3 ④m2和m3
7、派生存款倍数不可能超过
①1/r ②r/D ③r ④r+q
8、下列哪一项属于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①基础货币 ②经济增长 ③充分就业 ④物价稳定
9、资本主义信用的本质是
①高利贷 ②银行信用 ③货币借贷 ④借贷资本
10、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具有
①观念性 ②现实性 ③地域性 ④足值性
四、多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有两个或两上以上,请把你
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少选、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10分)
1、实行单一同央银行制的国家有
①中国 ②美国 ③前联邦德国
④日本 ⑤法国
2、“三平”是指
①败政收支平衡 ②现金收支平衡 ③信贷收支平衡
④外汇收支平平衡 ⑤物资供求平衡
3、中国人民银行是
①发行银行 ②商业银行 ③专业银行
④政府的银行 ⑤银行的银行
4、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有
①融通功能 ②积累资本的功能 ③监督功能
④调控功能 ⑤检查功能
5、金融市场按参加交易者的情况可分为
①政府拆借市场 ②银行同业拆借市场 ③企业拆借市场
④民间自由借贷市场 ⑤国际金融市场
6、技术改造贷款归还的资金来源有
①折旧基金 ②新增利润 ③生产发展基金
④应缴税金 ⑤奖励基金
7、储蓄的作用有
①促进消费 ②扩大消费 ③引导消费
④减少消费 ⑤与消费无关
8、我国消费信用的主要形式有
①分期付款 ②消费贷款 ③个人信用
④民间信用 ⑤商业信用
9、西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府的终极目标有
①稳定币值 ②充分变业 ③经济增长
④国际收支平衡 ⑤基础货币
10、严重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包括
①促进经济发展 ②生产萎缩 ③生产繁荣
④流通混乱 ⑤金融市场混乱
五、名词解释题(每题3分,共12分)
1、价值尺度--
2、公开市场业务--
3、出口信贷--
4、通货膨胀--
六、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如何制止基建投膨胀?
2、试述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试述人民币的性质。
4、试述发展和完美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性。
七、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试述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
2、试述社会主义经济中信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
信用社题库
一、综合类单项选择题(各专业必答,共20题。每题1分)
1.信用社会计记账应采用(C )
A.收付实现制 B.权责发生制 C.借贷记账法 D、单式记账法
2.《公务持枪证》由( B )制作颁发
A.公安部 B.省公安厅 C、市公安局 D.县公安局
3、作案分子未遂逃跑,营业人员要( A )
A、不要轻易追击 B、拿起武器全力追击罪犯 C、会同保卫人员追击罪犯
4.对联社理事会表述正确的是()
A.联社经营方针、经营计划的组织实施者 B.社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和经营决策机构
C.理事会成员是由理事会推荐选举产生的
5.借款人的权利不包括:( A )
A、自主地使用贷款 B、有权拒绝借款合同以外的附加条件
C、有权向中国人民银行反映和举报有关部门情况
D、在征得贷款人同意后,有权向第三者转让债务
6、下列关于利率、利息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有:( C )
A、贷款利率的浮动必须符合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
B、每笔贷款的利率必须在借款合同中载明
C、除中国人民银行外,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决定贷款的停息、减息、缓息和免息
D、贷款人和借款人应当按借款合同和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计息规定按期计收利息
7、贷款可用于:( A )
A、承付应付账款 B、支付职工工资 C、上缴税收 D、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
8、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D )
A、借款人不得将已出租的财产做抵押物
B、抵押权是独立于其担保的债权的一种权利
C、在贷款期间,抵押人要转让抵押物,必须征得贷款人同意
D、借贷双方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借款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时, 抵 押物的所有权转移为贷款信用社所有
9、违规跨地区、冒名贷款或滥用职权、越权、超权、徇情贷款等造成5万元至10万元经济损失的,应给予责任人( )处分:
A、批评教育或适当罚款 B、调离工作岗位 C、行政警告 D、行政记过至开除
文章标签: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