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法治思维与法治风尚-社会主义法治的有机统一(下)

时间:2015-05-28 10:33来源:广东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 点击:
新时期法治思维与法治风尚-社会主义法治的有机统一(下) 坚持党的领导 加强和改进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 依法治国的前提是依法治党 党员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 各单位党组织要发挥领导和监督作用 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
  

新时期法治思维与法治风尚-社会主义法治的有机统一(下)

法治为全面深化改革保驾护航


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治的有机统一(下)

坚持党的领导

加强和改进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

依法治国的前提是依法治党

党员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

各单位党组织要发挥领导和监督作用

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把法治建设成效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

第三条 党的中央组织制定的党内法规称为中央党内法规。下列事项应当由中央党内法规规定:

(一)党的性质和宗旨、路线和纲领、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二)党的各级组织的产生、组成和职权;

(三)党员义务和权利方面的基本制度;

(四)党的各方面工作的基本制度;

(五)涉及党的重大问题的事项;

(六)其他应当由中央党内法规规定的事项。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就其职权范围内有关事项制定党内法规。

加强和改进党对依法治省的领导

坚持依法执政

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

加强涉港澳台和涉外法律实务工作

《中共广东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

加强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制度建设,发挥党委对同级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人民团体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和保障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支持政府推进依法行政,支持政协履行职能,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作用。

完善党委依法决策的工作机制和程序,建立健全民主协商、决策咨询制度,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加强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领导,稳步推进各项改革。

探索建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法三位一体的考核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法治广东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把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在相同条件下要优先提拔使用。对特权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的干部要批评教育,不改正的要调离领导岗位。

整合基层社会治理资源,创新治理手段,规范基层权力运行与监督机制。建立乡镇(街道)和职能部门与村(居)委会双向考核机制,推动依法行政与依法自治协调发展、有效衔接。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健全村(居)委会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

据《人民政协报》:由广东省政协提案委、民革广东省委、民进广东省委和余明永、陈伟忠等委员提出的“加强广东省基层治理工作”系列提案,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的重视并牵头督办。广东省民政厅等主会办单位将系列提案建议归纳为6个专题,分头开展密集调研座谈。

在调研基础上,广东省制定了《广东省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细则(试行)》,下发《关于乡镇(街道)政府和职能部门与村(居)委会双向考核试点工作方 案》,开展“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改革试点,实施省级薄弱镇(乡)专项补助政策,出台《加强基层综合 服务管理平台的指导意见》,为基层治理工作奠定了政策基础。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

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必须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

请思考:

这里所说的“人民主体地位”或“人民当家作主”就是通常所说的"民主"吗?

4、人民当家作主

片面的依法治国不等于善治

民主不等于西方民主

民主包含但不等于选举

坚持社会主义民主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对现阶段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民主,出了啥毛病?

王绍光谈民主与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很重要的一条是,先从基层开始,与你日常生活、工作相关的事务,你都有民主参与的权利,就是所谓的经济民主,这是民主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成分。

民主除了选举,还应当包括抽签、政治参与和群众路线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

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完善和发展基层民主制度,依法推进基层民主和行业自律,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

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陪审权利,扩大参审范围,完善随机抽选方式,提高人民陪审制度公信度。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

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 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件),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并在群众行动中考 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中共广东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

完善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完善立法公开制度,法规规章草案要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并反馈采纳情况。开展立法协商, 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探索建立有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专家学者等对立法中涉及重大 利益调整的论证咨询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完善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的机制。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陪审权利,扩大参审范围,完善随机抽选方式,提高人民陪审制度公信度。

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强化对人民陪审员的履职保障,加强对人民陪审员的业务培训。

本课小结

本节继续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广东省委关于加强党建的具体措施,然后从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和改革实践出发,并与西方民主相比较,指出人民 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中的极其重要的一环,它与另外两个环节——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只有全 面把握这个关系,法治才能真正服务于改革事业。

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微信公众号

文章标签:新时期法治思维新时期法治风尚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