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理论与实践课程考核测试题

时间:2015-08-12 22:30来源:广东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 点击:
产业创新理论与实践课程考核测试题
  

第四讲  产业创新理论与实践课后习题

 
一、判断题
1、产业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建立产业创新系统是实现产业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T )
2、全球价值链中,产业创新完全依赖于旗舰企业,其配套中小企业的作用微不足道。(F )
3、融入开放而有竞争力的全球生产网络是产业创新的重要前提条件。 (T )
4、全球生产网络中的隐性知识都是通过非正式途径加以传播的。 (T )
5、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因为在彼此间会形成较强的竞争关系,因此不可能推进彼此间在知识与信息上实现共享。(F  )
6、在产业集群中,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的边界是模糊的。 (T  )
7、中长期看,中低速增长将是世界经济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特征。 (T  )
8、中国经济增速下降是潜在增长率的下降的内在表现。 (T  )
9、产业链整合的重要任务就是构建合适的组织形式, 促进知识的整合, 从而实现价值的创造。 ( T )
10、和网络化创新模式相比,线性创新在遵循统一界面标准的前提下,实现了创新的分散化。 ( F )
11、因为一些隐藏知识不需要被模块操作者知晓,模块化使得知识组合所需要的学习成本下降。(T )
12、IBM之所以创新失败,根本原因是局限于线性创新模式,未来很好利用网络化创新模式。 ( T )
13、模仿创新不可取,即使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创新也是这样。( F)
14、契约式的战略联盟关系主要是指涉及股权参与的合伙形式, 可以采取多种灵活的方式, 如对等占有型、非对等占有型和相互持股型战略联盟。( F)
15、只有健全完善市场体系, 才能聚集各类资源要素, 优化资源配置, 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增值。(T)       
 
二、选择题
1、产业创新的层次不包括( C )
 A.产品创新;B.流程创新;
 C.企业文化创新;D.功能创新。
2、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认为的产业创新中,不包括( A )
  A.部门间创新;B.流程创新;
  C.管理创新;D.功能创新。
3、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形成的跨国技术人员社区对产业创新有以下作用:( ABCD )
    A.带来了最新的技术;B.带来了最新的管理;
  C.增强了产业创新能力;D.推动了开放式产业创新体系的构建。
4、产业集群是由以下哪些单位所构筑的网络体系:( ABCD )
   A.企业、供应商、销售商; B.大学与科技机构;
  C.中介机构、金融机构; D.地方政府.
5、在以下哪些方面,产业集群比单个企业要优越?( ABCD )
  A.专业化的人才;B.足够的资金;C.有效信息;D.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
6、欧、美国家力图继续主导世界经济格局的举措包括:( ABC )
   A. “再工业化”战略; B.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C.工业模式创新; D.宽松的货币政策.
7、先进制造模式包括: (ABCD  )
     A.绿色制造模式;B.极端制造模式;
  C.云制造模式;D.服务型制造模式.
8、导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影响因素包括: (ABC)
    A.人口结构的变化;B.经济结构服务化;
  C.出口和投资动能减弱;D.经济政策的惯性.
9、线性创新的动因包括: ( ABC )
    A.研发推动;B.需求拉动;
  C.过程的改进;D.产业链整合.
10、在线性创新模式下, 企业的创新竞争分为: (AB  )
    A.一次创新竞争;B.再创新竞争;
  C.突破性创新竞争;D.工艺创新竞争.
11、模块化生产使得以下哪些呈现一种网状的结构: ( ABC )
    A. 产品链;B.价值链;
C.知识链;D. 资金链.
12、网络化创新模式的竞争从三个层次展开, 包括三个方面:( ABC )
   A.设计规则的竞争;B.模块创新的竞争;
  C.集成创新的竞争;D.制度创新的竞争.
13、企业在由线性模式向网络化创新模式升级的过程中,必须实现以下哪些因素的匹配。( ABD )
    A.创新模式;B.创新竞争策略;
  C.集成创新规则;D.组织方式.
14、我国产业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ABC )
     A.缺乏国际纬度;B.企业未能成为真正主体;
  C.主体互动未充分发挥;D.经费不足.
15、产业创新活动中的制度创新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ABC )
     A.政府的制度创新;B.产业战略联盟的制度创新;
  C.企业制度创新;     D.科研中介的制度创新.
文章标签:产业创新理论产业创新实践课程考核测试题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