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婴员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19年版)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育婴员
1.2 职业编码
4-10-01-02
1.3 职业定义
在 0~3 岁婴幼儿家庭从事婴幼儿日常生活照料、护理和辅助早期成长的人员。
1.4 职业技能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
1.5 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外,常温。
1.6 职业能力特征
人格健全,身心健康,视觉、听觉正常,动作灵活,观察敏锐,良好语言表达能力, 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1.7 普通受教育程度
初中毕业(或相当文化程度)。
1.8 职业技能鉴定要求
1.8.1 申报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五级/初级工:
(1)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 ①工作 1 年(含)以上。
(2)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学徒期满。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四级/中级工:
(1)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五级/初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
① 相关职业:婴幼儿发展引导员、幼儿教育教师、儿科医师、儿科护士、孤残儿童护理员、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人员、保健调理师、健康管理师、保育员、家政服务员,下同。
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4 年(含)以上。
(2)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6 年(含)以上。
(3)取得技工学校本专业 ②或相关专业 ③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或取得经评估论证、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及以上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三级/高级工:
(1)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5 年(含)以上。
(2)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并具有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或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并具有经评估论证、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
(3)具有大专及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并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2 年(含)以上。
1.8.2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技能考核。理论知识考试以笔试、机考为主,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掌握的基本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技能考核主要采用现场操作、模拟操作或笔试等方式进行,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具备的技能水平。理论知识考试、技能
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 60 分(含)以上者为合格。
1.8.3 监考人员、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中的监考人员与考生配比不低于 1:15,且每个考场不少于 2 名监考人员;技能考核采用模拟操作或现场操作时,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不低于 1:5,且考评人员为 3
③ 相关专业:中职:护理、中医护理、家政服务与管理、营养与保健;高职高专:护理、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管理、人口与家庭发展服务、临床医学、中医学、食品营养与卫生、健康管理、医学营养、心理咨询、营养配餐、特殊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中医康复技术;普通高校:护理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妇幼保健医学、针灸推拿、教育学、小学教育,下同。
人(含)以上单数。技能考核采用笔试时,监考人员与考生配比不低于 1:15,且每个考场不少于 2 名监考人员。
1.8.4 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 90min;技能考核时间:采用笔试方式考核时不少于 90min, 采用现场操作或模拟操作方式考核时不少于 30min。
1.8.5 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或在计算机机房进行。技能考核在具有必要的流动水源、玩具、婴幼儿睡眠和配餐活动物品,且室内卫生通风条件良好、光线充足、设施安全,并配备投影仪和播放设备的场所进行。
2 基本要求
2.1 职业道德
2.1.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 职业守则
(1)遵纪守法,恪尽职守。
(2)关爱幼儿,科学养育。
(3)平等对待,尊重差异。
(4)认真观察,合规操作。
(5)勤奋好学,友好合作。
2.2 基础知识
2.2.1 0~3 岁婴幼儿教养基本理念
(1)0~3 岁婴幼儿教养原则。
(2)0~3 岁婴幼儿教养行为规范。
(3)0~3 岁婴幼儿教养环境。
2.2.2 0~3 岁婴幼儿生长发育基础知识
(1)0~3 岁婴幼儿解剖及生理发育规律和特点。
(2)0~3 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3)0~3 岁婴幼儿发育行为基础知识。
2.2.3 0~3 岁婴幼儿日常生活照料和护理基础知识
(1)0~3 岁婴幼儿营养与喂养。
(2)0~3 岁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
(3)0~3 岁婴幼儿保健与护理的基础知识。
2.2.4 0~3 岁婴幼儿日常生活中教育的基础知识
(1)0~3 岁婴幼儿听说能力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2)0~3 岁婴幼儿感官教育及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3)0~3 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2.2.5 安全工作常识
(1)育婴员日常安全知识。
(2)家用电器安全操作及消防安全知识。
(3)食品安全知识。
(4)户外安全知识。
(5)室内安全知识。
(6)急救常识及家庭护理包。
2.2.6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知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的相关知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知识。
(4)《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相关知识。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知识。
(6)《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相关知识。
(7)《三岁前小儿教养大纲》的相关知识。
(8)《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的相关知识。
(9)《0~6 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相关知识。
(10)《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相关知识。
3.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的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
3.1 五级/初级工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 生活照料 |
1.1 喂养 |
1.1.1 能指导母乳喂养 1.1.2 能选择和冲调配方奶粉 1.1.3 能使用奶瓶喂哺婴儿 1.1.4 能进行婴儿溢奶的预防和处理 1.1.5 能进行混合喂养 1.1.6 能给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不同喂养方式下的婴幼儿补充水分 1.1.7 能为婴幼儿做好餐前准备、餐后整 理 |
1.1.1 母乳喂养的基础知识 1.1.2 奶制品选择的相关知识 1.1.3 奶瓶喂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1.4 喂养中的常见问题 1.1.5 饮水常识及不同的喂水方法 |
1.2 进餐与食品制作 |
1.2.1 能制作婴儿泥状食品 1.2.2 能制作简单婴幼儿食品 1.2.3 能制作婴幼儿蔬果汁 1.2.4 能制作婴幼儿点心 1.2.5 能辅助婴幼儿进餐(喂食) 1.2.6 能引导婴幼儿使用餐具 |
1.2.1 辅食添加的目的、原则和顺序 1.2.2 婴幼儿食品制作的注意事项 1.2.3 婴幼儿食材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1.2.4 婴幼儿使用餐具的相关知识 |
|
1.3 排泄与睡眠 |
1.3.1 能引导婴幼儿排便 1.3.2 能为婴幼儿进行便后清洁 1.3.3 能为婴儿更换尿布或纸尿裤 1.3.4 能为婴幼儿准备睡眠卧具 1.3.5 能安抚婴幼儿入睡 |
1.3.1 婴幼儿排便的生理特点 1.3.2 便后清洁的注意事项 1.3.3 睡眠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关系 1.3.4 适宜的睡眠环境要求 |
|
1.4 盥洗 |
1.4.1 能为婴幼儿进行五官、皮肤及褶皱处、臀部的清洁及护理 1.4.2 能为婴幼儿洗脸、洗头、洗澡(擦浴) 1.4.3 能为婴幼儿修剪指(趾)甲 |
1.4.1 婴幼儿五官的生理特点及盥洗要求 1.4.2 婴幼儿皮肤的生理特点及盥洗要求 1.4.3 女婴的生理结构及盥洗要求 1.4.4 男婴的生理结构及盥洗要求 |
|
1.5 出行照护 |
1.5.1 能为婴幼儿选择和更换衣服、鞋袜 1.5.2 能包裹婴儿 1.5.3 能背、抱婴幼儿 1.5.4 能为婴幼儿准备出行的各种用具和物品 1.5.5 能使用婴幼儿童车 1.5.6 能使用车载儿童座椅 |
1.5.1 婴幼儿服装选择的知识 1.5.2 保暖和婴幼儿健康的关系 1.5.3 背、抱婴幼儿的动作要领 1.5.4 婴幼儿出行的注意事项 1.5.5 童车的基本功能、规格与使用方法 1.5.6 常用车载婴幼儿座椅的规格与使 用方法 |
|
1.6 环 境创设与清洁消毒 |
1.6.1 能选择和营造婴幼儿安全卫生生活环境 1.6.2 能清洁婴幼儿餐具和奶具 |
1.6.1 环境卫生与婴幼儿成长的关系 1.6.2 清洁和消毒的区别 1.6.3 清洁用品的功能与作用 |
|
|
1.6.3 能清洁、消毒婴儿尿布和便器 1.6.4 能清洁婴幼儿玩具、家具、卧具 1.6.5 能选择常用的消毒剂 |
1.6.4 消毒用品的功能与作用 1.6.5 各类婴幼儿物品清洁的注意事项 1.6.6 各类婴幼儿物品消毒的注意事项 |
2. 保健与护理 |
2.1 常规体格检 查 |
2.1.1 能为婴幼儿测量体重 2.1.2 能为婴幼儿测量身长(高) 2.1.3 能提醒婴幼儿正常儿保体检 |
2.1.1 婴幼儿体格发育测量的基本内容 2.1.2 婴幼儿体格发育测量工具的使用及测量方法 |
2.2 预防接种 |
2.2.1 能按时让婴幼儿接受预防接种 2.2.2 能为婴幼儿预防接种后做适宜的处理 |
2.2.1 国家计划免疫要求 2.2.2 预防接种的一般反应及其处理 |
|
2.3 常见症状护理 |
2.3.1 能为婴幼儿测量腋温 2.3.2 能为婴幼儿测量肛温 2.3.3 能为患病婴幼儿喂药 2.3.4 能为患病婴幼儿滴眼、耳及鼻药 2.3.5 能带婴幼儿就医 |
2.3.1 体温计的类型及其使用 2.3.2 婴幼儿用药的相关知识 2.3.3 就医前的准备工作 |
|
3. 健康与管理 |
3.1 预防伤害与急救 |
3.1.1 能为婴幼儿表皮擦伤进行护理 3.1.2 能为婴幼儿四肢扭伤进行初步处理 3.1.3 能为婴幼儿皮下血肿进行初步处理 3.1.4 能为婴幼儿蚊虫叮咬、蜂蛰后进行初步处理 3.1.5 能为婴幼儿烫伤进行初步处理 3.1.6 能为婴幼儿鼻出血进行初步处理 |
3.1.1 发生意外伤害的常见原因 3.1.2 表皮擦伤护理的注意事项 3.1.3 四肢扭伤处理的注意事项 3.1.4 皮下血肿处理的注意事项 3.1.5 蚊虫叮咬、蜂蛰后处理的注意事项 3.1.6 烫伤处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3.1.7 鼻出血处理的注意事项 |
3.2 健康与指导 |
3.2.1 能观察新生儿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 3.2.2 能从婴幼儿面色、舌色、唇色、腹部、四肢温度及饮食状况发现婴幼儿亚健康状态 3.2.3 能发现婴幼儿口腔、视力、听力偏异并指导 3.2.4 能为婴幼儿进行抚触 3.2.5 能为婴幼儿进行日光浴、空气浴、水浴 |
3.2.1 新生儿一日照护基础知识 3.2.2 婴幼儿亚健康特征 3.2.3 婴幼儿口腔、视力、听力发育知识 3.2.4 抚触的手法与步骤 3.2.5 三浴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
|
3.3 心理与行为观察 |
3.3.1 能观察婴幼儿运动、认知、语言、社会性发展的异常情况 3.3.2 能初步观察与发现婴幼儿行为问 题 |
3.3.1 婴幼儿运动、认知、语言、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3.3.2 婴幼儿行为问题特征 |
|
4. 教育实施 |
4.1 动作发展指导 |
4.1.1 能帮助与指导婴幼儿进行抬头、翻身的练习 4.1.2 能帮助与指导婴幼儿进行坐、爬的练习 4.1.3 能帮助与指导婴幼儿进行站立、行走的练习 4.1.4 能指导婴幼儿进行跑、跳、投掷的 |
4.1.1 粗大动作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4.1.2 进行粗大动作游戏的要求与注意事项 4.1.3 精细动作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4.1.4 进行精细动作游戏的要求与注意事项 |
|
|
练习 4.1.5 能指导婴幼儿进行精细动作的练习 |
|
4.2 语言能力培养 |
4.2.1 能与婴幼儿一起玩语言互动游戏 4.2.2 能为婴幼儿讲故事 4.2.3 能为婴幼儿念儿歌、童谣 |
4.2.1 听说能力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4.2.2 进行语言互动游戏的要求与注意事项 4.2.3 讲故事、念儿歌与童谣的要求与 注意事项 |
|
4.3 认知能力培养 |
4.3.1 能与婴幼儿一起玩触摸、听觉、视觉、嗅觉、味觉活动 4.3.2 能正确鼓励与呵护婴幼儿的好奇心 |
4.3.1 感官教育及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4.3.2 开展婴幼儿触摸、听觉、视觉、嗅觉、味觉游戏的要求与注意事项 |
|
4.4 社会性(情感)能力培养 |
4.4.1 能辨识婴幼儿的啼哭,并给予及时的回应和适宜的保教 4.4.2 能与婴幼儿保持良好的关系 |
4.4.1 婴幼儿啼哭的缘由、类型和特征 4.4.2 婴幼儿依恋的相关知识 |
3.2 四级/中级工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 生活照料 |
1.1 喂养 |
1.1.1 能进行断奶期的护理 1.1.2 能进行呛奶的预防和处理 1.1.3 能处理混合喂养中出现的问题 1.1.4 能为不同月龄段婴幼儿选择 适合的饮水工具 |
1.1.1 断奶的相关知识 1.1.2 呛奶的相关知识 1.1.3 混合喂养的相关知识 1.1.4 婴幼儿饮水工具的分类及特点 |
1.2 进餐与食品制作 |
1.2.1 能为 7~12 个月的婴儿制作一日膳食 1.2.2 能为 13~18 个月的幼儿制作一日膳食 1.2.3 能为 19~24 个月的幼儿制作一日膳食 1.2.4 能为 25~36 个月的幼儿制 作一日膳食 |
1.2.1 不同月龄婴幼儿食品选择的相关知识 1.2.2 不同月龄婴幼儿一日膳食制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
|
1.3 排泄与睡眠 |
1.3.1 能观察婴幼儿的大小便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1.3.2 能引导婴幼儿使用便器,专心排便 1.3.3 能进行睡眠环境的创设 1.3.4 能引导婴幼儿按时入睡 1.3.5 能进行睡眠不安的处理 |
1.3.1 婴幼儿大小便观察及处理的相关知识 1.3.2 婴幼儿大小便习惯养成方法 1.3.3 睡眠环境的相关知识 1.3.4 睡眠不安的相关知识 1.3.5 婴幼儿睡眠习惯养成教育及注意事 项 |
|
1.4 作息时间安排及制订 |
1.4.1 能制订 0~6 个月婴儿的一日作息表 1.4.2 能制订 7~12 个月婴儿的一日作息表 1.4.3 能制订 13~18 个月幼儿的一日作息表 1.4.4 能制订 19~24 个月幼儿的一日作息表 1.4.5 能制订 25~36 个月幼儿的 一日作息表 |
1.4.1 合理作息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关系 1.4.2 安排婴幼儿一日作息内容及其注意事项 |
|
1.5 环境创设与清洁消毒 |
1.5.1 能正确配置和使用消毒液 1.5.2 能运用正确的方法清洁 1.5.3 能运用正确的方法消毒 1.5.4 能运用正确的方法灭菌 |
1.5.1 消毒液的配置和使用相关知识 1.5.2 清洁、消毒、灭菌的相关知识 |
|
2. 保健与护理 |
2.1 特殊婴幼儿保健 |
2.1.1 能发现婴幼儿生长迟缓等异常生长发育情况 2.1.2 能发现婴幼儿肥胖和营养不 良 |
2.1.1 婴幼儿的身高、体重及出牙情况参考标准 2.1.2 婴幼儿肥胖及营养不良的相关知识 2.1.3 婴幼儿体格发育的相关知识 |
2.2 常见症状护理 |
2.2.1 能为发热婴幼儿进行护理 2.2.2 能处理婴幼儿便秘 2.2.3 能为婴幼儿进行皮肤保健与护理 2.2.4 能为新生儿进行脐部护理 |
2.2.1 影响体温的各种因素 2.2.2 发热的基本处理方法 2.2.3 便秘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2.2.4 皮肤保健与护理的注意事项 2.2.5 新生儿脐部炎症的识别与护理 |
|
3. 健康与管 理 |
3.1 预防伤害与急救 |
3.1.1 能发现并处理婴幼儿生活与教育环境中的安全隐患 3.1.2 能为婴幼儿进行心肺复苏 3.1.3 能为婴幼儿发生气管异物进行初步处理 3.1.4 能为婴幼儿被宠物咬伤进行 |
3.1.1 居家、户外和交通安全的预防与急救知识 3.1.2 婴幼儿心肺复苏流程与注意事项 3.1.3 发生气管异物类型与处理的注意事项 |
|
|
初步处理 3.1.5 能为婴幼儿触电进行初步处理 3.1.6 能为婴幼儿脱臼进行初步处 理 |
3.1.4 被宠物咬伤类型与处理的注意事项 3.1.5 触电处理流程与注意事项 3.1.6 婴幼儿脱臼处理注意事项 |
3.2 健康与指导 |
3.2.1 能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指导 3.2.2 能为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家长进行喂养指导 3.2.3 能通过婴幼儿体重、身高增长、毛发皮肤及睡眠、二便情况异常发现生长障碍、贫血、肥胖问题并能合理膳食指导。 3.2.4 能对婴幼儿常见多发病进行 饮食调理 |
3.2.1 催乳知识 3.2.2 营养不良、贫血、单纯性肥胖的膳食调理知识 3.2.3 常见多发病上感、咳嗽、消化不良、厌食的饮食调理知识 |
|
3.3 心理与行为观察 |
3.3.1 能判断婴幼儿运动、认知、语言、社会性发展的异常情况 3.3.2 能发现婴幼儿早期发育障碍 3.3.3 能配合专业医生对有行为问题的婴幼儿进行指导 |
3.3.1 观察婴幼儿心理行为发育偏离的方法 3.3.2 心理偏离基础知识 3.3.3 孤独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智力发育障碍、语言发育障碍、感觉统合失调等早期发育障碍行为表现及相关知识 |
|
4. 教育实施 |
4.1 动作发展 |
4.1.1 能为婴儿做被动操 4.1.2 能为婴幼儿做主被动操 4.1.3 能为婴幼儿做模仿操 4.1.4 能为婴幼儿做手指操 |
4.1.1 婴幼儿操节律动与动作发展的关系 4.1.2 婴幼儿安排操节的要求与注意事项 |
4.2 语言能力培养 |
4.2.1 能为不同月龄阶段婴幼儿选择适宜的图书或图片 4.2.2 能与婴幼儿一起玩听说游戏 4.2.3 能与婴幼儿一起玩节律游戏 4.2.4 能引导婴幼儿正确表达意愿 |
4.2.1 选择发展听说能力的图书或图片的要求与注意事项 4.2.2 选择发展听说能力的有声读物的要求与注意事项 4.2.3 进行婴幼儿听说能力游戏的要求与注意事项 4.2.4 进行婴幼儿节律游戏的要求与注意 事项 |
|
4.3 认知能力培养 |
4.3.1 能与婴幼儿一起玩指认、配对、分类、排序的游戏 4.3.2 能与婴幼儿一起玩数的游戏 4.3.3 能与婴幼儿一起进行涂鸦、动手能力的创意活动 4.3.4 能与婴幼儿一起进行周围环境的探究活动 |
4.3.1 婴幼儿认知游戏的主要分类、作用与特点 4.3.2 进行婴幼儿认知游戏的要求与注意事项 4.3.3 婴幼儿艺术表现游戏的作用与特点 4.3.4 进行婴幼儿艺术表现游戏的要求与注意事项 |
|
4.4 社会性(情感) 能力培养 |
4.4.1 能识别和应答婴幼儿的基本情绪反应 4.4.2 能引导婴幼儿进行社会性发展游戏 |
4.4.1 婴幼儿基本情绪情感的特点 4.4.2 识别和应答婴幼儿情绪情感反应的方法、要求与注意事项 4.4.3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4.4.4 进行促进婴幼儿社会性发展游戏的方法、要求与注意事项 |
3.3 三级/高级工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 生活照料 |
1.1 喂养 |
1.1.1 能发现哺乳期各阶段出现的问题 1.1.2 能指导婴幼儿龋齿的预防和处理 |
1.1.1 哺乳期常见问题的相关知识 1.1.2 婴幼儿龋齿的相关知识 1.1.3 食物过敏的相关知识 |
1.2 进餐与食品制作 |
1.2.1 能进行营养气氛的创设和营养行为的指导 1.2.2 能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
1.2.1 营养行为与营养气氛的相关知识 1.2.2 婴幼儿进餐环境创设的必要性 1.2.3 婴幼儿饮食习惯养成教育相关知识 |
|
1.3 营养配餐与食谱编制 |
1.3.1 能制定 4~6 个月婴儿一周食谱 1.3.2 能制定 7~12 个月婴儿一周食谱 1.3.3 能制定 13~18 个月幼儿一周食谱 1.3.4 能制定 19~24 个月幼儿一周食谱 1.3.5 能制定 25~36 个月幼儿一周食谱 1.3.6 能列出适合婴幼儿的食疗 食谱 |
1.3.1 婴幼儿消化功能的基本特点 1.3.2 营养素的相关知识 1.3.3 平衡膳食的原则与要求 1.3.4 婴幼儿食谱编制的注意事项 1.3.5 婴幼儿食育理论 1.3.6 婴幼儿食疗的相关知识 |
|
1.4 环境创设与清洁消毒 |
1.4.1 能针对常见传染病进行婴幼儿生活环境的预防性消毒 1.4.2 能对传染病婴幼儿的衣服、被褥、便器、用品进行消毒 1.4.3 能处理传染病婴幼儿的排 泄物 |
1.4.1 预防性消毒的相关知识 1.4.2 传染病消毒的相关知识 |
|
2. 保健与护理 |
2.1 特殊婴幼儿保健 |
2.1.1 能针对婴幼儿动作、认知、语言、情绪和社会性异常表现制定指导方案 2.1.2 能识别婴幼儿的心理发育 状况 |
2.1.1 婴幼儿神经发育的相关知识 2.1.2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相关知识 2.1.3 影响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
2.2 常见症状与护理 |
2.2.1 能为婴幼儿常见病进行护理 2.2.2 能为婴幼儿慢性病恢复期进行护理 2.2.3 能为传染病期婴幼儿进行护理 2.2.4 能为残障婴幼儿进行护理 |
2.2.1 婴幼儿呼吸道疾病的相关知识 2.2.2 婴幼儿呼吸道疾病的护理要求与注意事项 2.2.3 婴幼儿消化道疾病的相关知识 2.2.4 婴幼儿消化道疾病的护理要求与注意事项 2.2.5 慢性病、传染病、残障特殊婴幼儿护理 要求与注意事项 |
3. 健康与管理 |
3.1 预防伤害与急救 |
3.1.1 能为骨折婴幼儿进行初步处理 3.1.2 能为溺水婴幼儿进行初步处理 3.1.3 能为中毒婴幼儿进行初步 处理 |
3.1.1 婴幼儿骨折处理流程与注意事项 3.1.2 婴幼儿溺水初步处理的注意事项 3.1.3 婴幼儿中毒类型及处理流程 |
3.2 健康与指导 |
3.2.1 能发现婴幼儿口腔发育异常(唇腭裂、高鄂弓、诞生牙)、龋齿、视力低常或听力异常 3.2.2 能识别婴幼儿不同体质及辩体施养 3.2.3 能为婴幼儿进行初步推拿 |
3.2.1 婴幼儿口腔发育知识 3.2.2 不同体质辨识及喂养指导知识 3.2.3 小儿推拿手法及辩证知识 |
|
3.3 心理与行为观察 |
3.3.1 能针对婴幼儿发展水平制定个性化指导方案 3.3.2 能配合专业医生对婴幼儿 常见发育偏离进行矫正、训练与家庭指导 |
3.3.1 婴幼儿气质类型知识 3.3.2 婴幼儿个性化指导原则、内容与方案策略 3.3.3 自然矫正和训练的方法 |
|
4. 教育实施 |
4.1 动作发展指导 |
4.1.1 能针对婴幼儿发展水平选择适宜教案,并实施婴幼儿粗大动作游戏 4.1.2 能创设情境,引导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 4.1.3 能针对婴幼儿发展水平选择适宜教案,并实施婴幼儿精细动作游戏 4.1.4 能创设情境,发展婴幼儿精细动作 4.1.5 能观察、记录和评析婴幼儿的动作能力 4.1.6 能针对婴幼儿发展水平选择适宜教案,并实施婴幼儿美劳活动 |
4.1.1 婴幼儿动作训练的内容 4.1.2 婴幼儿动作训练的途径与方法 4.1.3 婴幼儿动作发展规律 4.1.4 婴幼儿动作的核心能力或经验 4.1.5 选择与改编婴幼儿粗大动作、精细动作游戏的要求与注意事项 4.1.6 观察、记录和评析婴幼儿动作能力发展的方法 4.1.7 日常生活教育促进婴幼儿动作发展相关知识 |
4.2 语言能力培养 |
4.2.1 能为不同年龄阶段婴幼儿选择和改编适宜的语言游戏 4.2.2 能创设情境,发展婴幼儿的听说能力 4.2.3 能观察、记录和评析婴幼儿的语言能力 4.2.4 能指导婴幼儿进行早期阅 读 |
4.2.1 选择与改编婴幼儿听说游戏的要求与注意事项 4.2.2 观察、记录和评析婴幼儿听说能力发展的方法 4.2.3 婴幼儿阅读的要求与注意事项 |
|
4.3 认知能力培 养 |
4.3.1 能为不同年龄阶段婴幼儿选择和改编适宜的认知游戏 4.3.2 能创设情境,训练婴幼儿认 |
4.3.1 选择与改编婴幼儿认知游戏的要求与注意事项 4.3.2 观察、记录和评析婴幼儿认知能力发展 |
|
|
知能力 4.3.3 能观察、记录和评析婴幼儿的认知能力 |
的方法 |
4.4 社会性(情感) 能力培养 |
4.4.1 能为不同年龄阶段婴幼儿选择和改编适宜的社会性游戏 4.4.2 能创设情境,培养婴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 4.4.3 能观察、记录和评析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4.4.4 能创设情境,培养婴幼儿亲社会行为 4.4.5 能观察、记录和评析婴幼儿 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
4.4.1 亲子游戏与婴幼儿情绪、情感和社会性行为发展的关系 4.4.2 选择和改编亲子游戏的的要求与注意事项 4.4.3 观察、记录和评析婴幼儿情绪、情感的方法 4.4.4 婴幼儿常见社会性问题行为的方法 4.4.5 观察、记录和评析婴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的方法 |
|
5. 指导与培训 |
5.1 指导 |
5.1.1 能根据婴幼儿发展阶段给予家庭教育指导,并指出家长教养中存在的行为问题 5.1.2 能对初级、中级育婴员的教养行为问题进行指导 |
5.1.1 家庭结构及家长教养方式的类型 5.1.2 不同教养方式对婴幼儿早期发展的影响 5.1.3 不同年龄阶段的家庭教育教养行为 |
5.2 培训 |
5.2.1 能根据家长的特点和情况编制培训计划 5.2.2 能根据初级、中级育婴员的特点和情况编制培训计划 5.2.3 能组织亲子活动 5.2.4 能进行育儿讲座 |
5.2.1 培训的目的、类型、内容及流程 5.2.2 培训计划的编制与培训方法的选择 5.2.3 课程设计与组织的基本要素 |
4.权重表
4.1 理论知识权重表
项目 |
|
|
技能等级 |
五级/ 初级工 (%) |
四级/ 中级工 (%) |
三级/ 高级工 (%) |
基本
要求 |
职业道德 |
5 |
5 |
5 |
||
基础知识 |
20 |
15 |
10 |
|||
相关知识要求 |
生活照料 |
21 |
18 |
14 |
||
保健与护理 |
9 |
11 |
15 |
|||
健康与管理 |
10 |
13 |
13 |
|||
教育实施 |
35 |
38 |
38 |
|||
指导与培训 |
- |
- |
5 |
|||
|
合 |
计 |
100 |
100 |
100 |
4.2 技能要求权重表
项目 |
|
|
技能等级 |
五级/ 初级工 (%) |
四级/ 中级工 (%) |
三级/ 高级工 (%) |
技能要求 |
生活照料 |
33 |
25 |
14 |
||
保健与护理 |
9 |
10 |
11 |
|||
健康与管理 |
13 |
15 |
15 |
|||
教育实施 |
45 |
50 |
50 |
|||
指导与培训 |
- |
- |
10 |
|||
|
合 |
计 |
100 |
100 |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