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2017年心理咨询师考试必考点之态度形成与转变(2)
时间:2017-03-08 09:48来源:广东人事考试网 点击:次
知识点:态度的维度 1.方向 即态度指向,个体对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或是否定指向。在态度测量中大多涉及这个维度。包括是与否、赞同与反对、接纳与拒绝、喜欢与厌恶等; 2.强度 即态度方向的程度。大多数人格量表涉及
知识点:态度的维度
1.方向
即态度指向,个体对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或是否定指向。在态度测量中大多涉及这个维度。包括是与否、赞同与反对、接纳与拒绝、喜欢与厌恶等;
2.强度
即态度方向的程度。大多数人格量表涉及的是态度强度的测量;
3.深度
个体对某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
4.向中度
某种态度在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系统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5.外显度
个体在某一态度上的外显度是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的外露程度。
知识点:态度的形成(识记)
美国学者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包括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一)服从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此时行为受外因控制,服从是表面的、暂时的;
(二)认同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在认同阶段,个体虽受到态度对象的吸引,但已超脱外部控制的奖惩,而主动趋同于对象。在这一阶段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
(三)内化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内化是个体原有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过程,其中情感成分是中介因素,认同基于情感上的喜欢。而内化过程是以理智,即认知成分为基础的。
个体态度的形成,从服从到认同,再到内化成为稳定性的心理倾向,不易改变。
文章标签:
心理咨询师考试心理咨询师态度形成与转变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