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2014年有考生收到北京大学医学部录取通知书后认为“不是真北大”而放弃就读。有评论认为,对大学背景不了解导致考生、家长视野狭窄,影响考生未来,令人惋惜。
上述6所重点大学其实只是我国开始实行重点大学制度时“暂确定”的“全国性的重点学校”。50年代末,又先后增加了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 学、上海第一医学院、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更名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学院(1988年更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军事工程学院、第四军医大、通信兵学院(不久更名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等14所院校。
可是,除了前面提到的北京医学院已“回归”北京大学外,中国医科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军事工程学院、军事电信工程学院在今天也不见踪影。
它们去哪了?
中国医科大学1985年更名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与清华大学实行紧密合作办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上海第一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医科大学。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
军事工程学院1966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1970年,该校部分系部在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哈尔滨工程大学;该校主体迁往长沙成立长沙工学院,1978年改建为国防科技大学等军校。
军事电信工程学院1966年主体部分改建、更名为西北电讯工程学院,1988年定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在我国重点大学的发展历程中,首批20所重点大学在后来60年代、80年代的重点大学遴选以及90年代开始实施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均历次入围。除上述归并、改建等的5所院校外,其余15所院校悉数入选今天的“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1960年,全国重点大学由20所增加到64所。新增的44所重点大学中,许多院校对于今天的考生来说,可能会很陌生。
的确,几十年过去了,这些当年的重点大学的发展也经历了传承和变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院校的校名或发生较大变化,或合并后更名为全新的校名,或并入其他院校。
学校名称变化较大的如:东北工学院1993年复名为东北大学;大连工学院1988年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华南工学院1988更名为华南理工大 学;华东化工学院1993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钢铁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唐山铁道学院 1972年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华东水利学院1985年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
有的学校现在的校名很难与原来的校名产生联想。如南京工学院1988年更名为东南大学;华东纺织工学院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
学校校名由冠名省、市改为“国字号”的如:山东海洋学院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 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北京石油学院1969迁东营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1988年更名为石油大学,逐步形成山东、北京两地办学格局,2005年 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学院1975年迁武汉并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87年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京汉两地相对独立办学,总部设武汉;北京矿业 学院1978年迁江苏徐州,更名为中国矿业学院,1988年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1997年后形成江苏、北京两地办学格局。
经合并后更名为全新的校名的如:华中工学院1988年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2000年与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和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合 并为华中科技大学;中南矿冶学院1985年更名为中南工业大学,2000年与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合并组建成为中南大学。
并入其他院校的如:吉林工业大学2000年并入吉林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学院2000年并入武汉大学;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85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1995并入中国农业大学;中山医学院1985更名为中山医科大学,2001年并入中山大学。
除上述院校外,1960年新增的44所重点大学还有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重庆大 学、同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学院(1993年更名北京邮电大学)、北京铁道学院(1970年更名北方交通大学,2003年复名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学院(1994年给更名北京化工大学)、大连海运学院(1994年更名大连海事大学)、北京林学院(1985年更名北京林业大 学)、北京中医学院(2000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建为新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1994年更名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政法学院(1983年与中央政法干校组建为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对外贸易学院(1984年更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学院(1993 年更名北京体育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