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智慧作业和考试答案(3)

时间:2014-06-17 16:02来源: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点击:
201.以郑樵为代表的学者是从什么方面来解释诗经的三种文体的?( A ) A.性质 B.功能 C.文本 D.语言结构 202.《诗经》主要由哪三种文体组成?( C ) A.风歌谣 B.风雅谣 C.风雅颂 D.诗词曲 203.孔子最提倡用哪种
  
201.以郑樵为代表的学者是从什么方面来解释诗经的三种文体的?( A )
A.性质       B.功能        C.文本       D.语言结构
202.《诗经》主要由哪三种文体组成?( C )
A.风歌谣       B.风雅谣        C.风雅颂        D.诗词曲
203.孔子最提倡用哪种方法来区分君子和小人?( B )
A.地位和财产             B.格局的大小,气象的有无,眼界的高低,胸怀的宽狭    
C.道德                     D.三个都是
204.我们学习《周易》的目的是什么?( C )
A.学会占卜                                  B.避免灾祸        
C.提高自己的视野,品味,扩大自己的格局        D.通晓鬼神
 205.儒家经典著作中保存相对完整,在先秦时期流传相对较广的是哪一部?( B )
A.《诗经》       B.《周易》        C.《春秋》        D.《论语》
206.人做事分为哪三个层面?( D )
A.勉而行之,能而行之,得而行之       B.利而行之,勉而行之,能而行之       
C.利而行之,安而行之,能而行之        D.安而行之,利而行之,勉而行之
207.读《周易》的最高的层面是什么?( D )
A.原道之书       B.休养之书        C.易变之书       D.占卜之书
208.《中庸》里讲到的心性修炼有哪些方法?( A )
A.安命修道,慎独自省,明心见性,勤学笃行      
B. 慎独自省,明心见性,勤学笃行,师法自然      
C. 慎独自省,明心见性,好学力行,师法自然      
D. 明心见性,好学力行,师法自然,安命修道
209.中国古人在思考宇宙运动的时候认为宇宙产生这种运动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A )
A.宇宙是由阴和阳两种物质组成     
B. 宇宙星系之间有引力      
C. 宇宙形体爆炸的结果     
D .宇宙是一个生命体
210.我国古代能找到的最能表现沟通天地万物的工具是什么?( C )
A.瓦片       B.龟甲        C.蓍草       D.铜钱
211.八卦中的“兑”位是与什么相对应的?( C )
A. kp        B.风        C.泽        D.雷
212.商朝能够统一中原全国除了会使用铜器之外还有什么原因?( C  )
A.骑兵强大       B.发明了连弩        C.发明了车      D.发明了弓箭
213.按照对人的分类,我们大部分的人是属于哪一类的?( C )
A.生而知之       B.学而知之        C.困而知之      D.迫而知之
214.中国哲学注重的是哪种变化?( B )
A.质变       B.量变        C.突变      D.易变
215.诸子之说形成一方面来源王官之学的下行,另一个方面是什么?( C )
A.政府的政策       B.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      C.读书的普及      D.礼制的发展
216.古代的史官主要是服务谁的?( B )
A.庶民      B.王室        C.士大夫      D.商人
217.按照章学诚《文史通义》的说法史官官职都有哪些?( D )
A.府史,内史       B.外史,太史        C.小史,御史      D.以上都是
218.德经相对于道经来说更多地体现在什么方面?( A  )
A.不同属性       B.不同礼        C.不同哲学      D.不同政治
219.五行之中代表“智”的是什么?( C  )
A.金       B.木       C.水      D.kp
220.《国语》、《左传》中引用的史官的话不是史官脱口而出的,而是什么?( C )
A.《诗经》里的话                    B.国家的政策      
C.是代代相传总结出来的名言          D.是自己学识的升华
221.宇宙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B )
A.太阳       B.道        C.地球      D.空
222.中国集权政治其实是什么和中国传统官僚系统中行政资源的控制结合起来而形成的?( B  )
A.道家无为而治      B.法家君权一统       C.儒家仁爱      D.墨家兼爱
223.当天下大乱的时候,往往先出来做事的人会得到怎么样的结果?( A )
A.烈士,先驱       B.称王        C.控制天下     D.被人唾弃
224.中国文化几千年来起主导作用的学说是什么?( A  )
A.经学       B.子学      C.佛学      D.心理学
225.黑格尔辩论法在古代中国被称为什么?( C )
A.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B.客观辩证法       C.朴素辩证法      D.德礼辩证法
226.中国社会的动乱发生的原因大都是因为什么?( D )
A.政治制度不合理       B.政治残暴        C.文化矛盾激化     D.贫富不均
227.道家所思考的问题是由什么形成的?( D )
A.政治制度      B.哲学观念       C.礼学传统      D.历史智慧积淀
228.运用大量物象、神话故事等,不在于说理的诸子典籍是哪一部?( A )
A.《庄子》       B.《道德经》       C.《韩非子》   D.《墨子》
229.我们之所以没有达到逍遥,其原因是什么?( C )
A.有所恨      B.有所得        C.有所待      D.有所为
230.使社会安定,但是扭曲了人的自由自在的天性的是什么?( D )
A.幻想       B.仁爱       C.慈悲      D.理和法
231.在汉朝之后就流传很少的学说是哪一派?( B )
A.法家       B.墨子        C.韩非子      D.荀子
232.庄子《大宗师》里讲人类最好的老师是谁?( C  )
A.圣人      B.神人       C.大自然     D.贤人
233.儒家对于人的分类最高的等级是哪一类人?( D )
A.神人     B.仙人        C.贤人      D.圣人
234.庄子《齐物论》的理论推导是什么?( D )
A.师法自然       B.道法自然        C.大道无形      D.道生万物
235.所有的宗教都有一个特点,即在教义上都认为人是怎样的?( A )
A.平等的       B.高尚的        C.恶劣的      D.卑微的
236.墨家学说源自哪里?( D )
A.自然       B.丧葬之礼       C.匠心      D.清庙之守
237.治理天下的两个原则中除了顺应民心之外另一个是什么?( C )
A.顺应法律       B.顺应哲学      C.顺应传统      D.顺应自然
238.接受并追随墨家思想的人主要是哪些人?( A )
A.侠客和工匠       B.侠客和庶人       C.工匠和商人      D.商人和侠客
239.在战国中期以前影响最大的是哪两家?( B )
A.儒、道       B.儒、墨        C.道、法      D.法、儒
240.墨家“尚同、非乐、节葬”等思想和哪一学派的观点相同?( C )
A.儒家       B.纵横家       C.法家     D.道家
241.墨家“大同社会”的思想被哪个学派吸收了?( A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纵横家
242.《墨子》这本书主要的内容分为几个部分?( D )
A.2      B.3     C.4      D.5
 
243.《墨子》的十大主张中只有上篇的是哪个?( C )
A.兼爱       B.非攻       C.非乐      D.尚贤
244.“士”在春秋尤其是什么之后不再是一个阶层,而变成了一个广义的称呼?( A )
A.《葵丘之盟》       B.商鞅变法        C.纵横离说      D.儒家仁政
245.用来证明现实世界科学性和非科学性的问题非常准确的逻辑方式是什么?( B )
A.因明学       B.形式逻辑       C.墨变逻辑      D.都严密
246.墨家的思想中与“天志”对应的是什么?( D )
A.兼爱      B.非攻       C.非乐      D.明鬼
247.中国在60、70年代改造农村实行的政策是什么?( B )
A.文化大革命       B.知青下乡        C.大跃进      D.学习马列主义
248.《墨子》认为一个国家为什么会灭亡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D )
A.4       B.5       C.6      D.7
249.做商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C  )
A.法商       B.儒商        C.佛商      D.道商
250.荀子的学生李斯最后成了哪一学派的学者?( D )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251.商鞅给秦孝公讲了三种治国方式,最后秦孝公选择了哪个?( B )
A.帝道       B.霸道        C.王道      D.帝王并用
252.“礼”的治理过程中谁是起到主导作用的?( C )
A.庶民      B.大夫        C.国君     D.孺子
253.秦国灭亡除了它的严酷刑法之外,最主要的是谁反对秦国?( C )
A.儒家       B.道家       C.东方贵族      D.大夫
254.春秋战国时期最后通过变法取得成功的是哪一个国家?( D )
A.卫国       B.齐国        C.晋国      D.秦国
255.李悝的《法经》包含了几方面的基本内容?( D )
A.3       B.4       C.5      D.6
256.决定并影响中国地质建构的基础性的学术是什么?( A )
A.法家学说       B.儒家学说       C.道家学说      D.墨家学说
257.商鞅变法主要的策略是什么?( C )
A.立法,职分,定一                B.职分,定一,守法       
C.正名,职分,定一                  D.正名,执法,守法
258.秦朝的苛法其实是说的什么?( C )
A.刑法严峻       B.刑法不公       C.刑法细密      D.刑法无道
259.法律中“势”的问题是由谁提出的?( B )
A.商鞅       B.慎到        C.韩非子      D.李斯
260.中国最早的县叫做什么?( A )
A.甘谷县       B.蓝田县      C.嘉裕县    D.雁门县
261.中国第一部成文法是什么?( A )
A.《法经》       B.《说难》        C.《孤愤》      D.《过秦论》
 
 
文章标签:国学智慧答案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