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鉴赏答案(2)
时间:2014-06-17 16:00来源: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点击:次
楷书起源于汉末 东汉 下列选项不属于唐朝楷书四大家的是 欧阳修 唐朝楷书四大家 唐朝欧阳询(欧体)、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楷书也叫什么 魏碑 魏晋南北朝时期发
楷书起源于汉末 √
东汉 ×
下列选项不属于唐朝楷书四大家的是 欧阳修
唐朝楷书四大家 唐朝欧阳询(欧体)、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楷书也叫什么 魏碑
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期,隋唐时期的繁荣期,宋元至今的变化期。
《九成宫》是为了颂扬隋朝遗留宫殿九成宫的 ×
欧阳询也被称为大欧 √
《九成宫》是谁撰文的 魏征
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的是谁 欧阳询
不属于唐初四大家的是 陈世南
唐初四大家 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薛稷。
《九成宫》立碑是在哪位皇帝在位期间 唐太宗
《九成宫》是欧阳询人生哪个阶段的代表作 晚期
《九成宫》的铭文点画丰腴柔软 ×
初学楷书者不适宜从欧体入手 √
《九成宫》中记录了唐太宗发现了什么的故事 醴泉
颜真卿是唐朝哪个时期的书法家 中唐
颜真卿曾拜谁为师 张旭
《颜勤礼碑》的碑文是行草 ×
颜真卿的《颜勤礼碑》是他人生什么时期的精品 晚期
颜法定型笔法是用什么锋位运笔 笔笔中锋
《颜勤礼碑》和《麻姑仙坛记》堪称颜楷的双峰并峙。 √
下列哪种笔法是指笔毫不离开纸面并且书写出由粗到细变化的线条 提笔
下列哪种笔法是指顿笔后,笔毫不提不按,只做微小的位置移动 挫笔
下列选项不属于汉字笔画组成部分的是 提笔
《颜勤礼碑》是初学楷书书法的人很好的范本 √
按笔时,顿笔用笔时比较重而蹲笔比较轻
《麻姑仙坛记》点画用的最多的一种写法是 右侧点
《麻姑仙坛记》是谁的作品 颜真卿
在《麻姑仙坛记》中主要采用篆法入楷 √
在永子八法中被成为勒的笔画是 横画
在《麻姑仙坛记》中横画起笔多为方笔,收笔多为圆笔。 √
在《麻姑仙坛记》中折画主要以什么形式为主 圆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折画的表现形式的是 外方内圆
勾画在永字八法里称为趯 √
《麻姑仙坛记》中的勾画主要采用行书入楷 ×
柳公权最初是得到哪位皇帝的赏识 唐穆宗
柳公权是唐朝哪个时期的书法家 晚唐
《玄秘塔》是柳公权撰文并书写的 ×
《玄秘塔》是为了纪念唐朝哪位高僧 大达法师 在唐朝建国初,书法并没有得到重视,而是在中唐后才逐渐得到重视并将书法作为国学之一。 × 建国初期李世民很注重教化,偃武修文,把书法作为国学之一。 柳公权的官袍是什么颜色 紫
僧腊是指和尚做了比丘后的佛门年龄。 ×
僧腊是指人入了佛门以后的年龄。
柳公权玄秘塔碑文与简单注释
大达法师在其俗龄多少时做了比丘 17
释迦牟尼中的释迦是什么意思 能人
金鱼袋是几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佩戴的 三品以上
柳公权可以佩戴金鱼袋 √
书法欣赏总论
在鉴赏一幅书法作品时,要先了解该作品的时代背景,其中不包括 服装 鉴赏书法作品的水平还要受到文字内容的影响 √
书法作品的审美不仅要符合共性美还要具有个性美 √
分书是由哪种书体演变而来的 篆书
古代初教明理的课本是 《三字经》
古代启蒙教育中人文知识的读本是 《千字文》
康熙年间田顺本为了在哪个民族中普及汉文化,发明了纸牌游戏 土族 当需要表达很准确的时候,需要采用正体进行书写 √
行书
行书创作在楷书之后 ×
一般认为行书之祖是谁 刘德升
杨凝式是哪个朝代的行书名家 五代
行书日常使用最多为几行行书 八行 行书繁荣的时期是 魏晋和南北朝,特别晋代
行书与楷书在点画特点,用笔遵循的规则都是相同的。 √ 楷书与行书的书写差异:速度与节奏,点画的姿态,点画间的相互关系。 在转折处,行书一般采用什么样的写法 圆折
什么笔法在行书中是关键 提笔和按笔
行书中笔画之间是牵连的,但字与字之间还是独立的 ×
行书结体欹侧,字形灵动 √
行书一般以什么笔法为主 露锋
行书在书写过程中将撇捺简化为什么 点画
行书在书写过程中草化了楷书的结体体现了行书的什么运笔特点 草化结构,笔势连贯
草书在圆转过程中切勿隐含转意 ×
行书过程中上下笔之间,上下字之间很少用藏锋 √
行书在运笔上掺用了哪种书体,使书写节奏更强烈 草书
朱熹是儒雅恬淡风格的行书名家 √
在行书中改变书写笔顺是为了省去或缩短运笔在空中笔离开纸面的时间 × 下列选项中,哪位书家不属于同一个行书风格的 王献之
一副好的作品通常是从第几个字开始的 1
小章法是指局部章法,指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构成 √
字与字牵连萦带较多,行距分明是哪一种章法风格 连绵式
书画作品中钤印一般是几枚比较合适 两到三枚
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比较开阔的布局格式属于什么样的章法风格 散点式
楷书结体法则有间架结构多少法 92.0
什么是指字与字之间的应承呼应关系,收放节奏关系和轻重对比关系 行气 行书布字讲究重心平稳 ×
行书作品的风格取决于字形的变化 ×
行书(七)
牵丝是自然生成,不可人为描摹 √
行书结构追求欹侧,因此重心不必讲究平稳 ×
结字外形变化较小是下列行气风格的哪一种 平正一路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气的风格的是 奇侧一路
在行书书写过程中,可以采用相向的字形 √
在行书书写过程中,不可能只存在疏或者密的字形 √
次要点画要避让主体笔画体现了行书书写过程中字形的什么特点 迎让
行书书写过程中字形多变,其中使字体出现上下呼应字势的笔法为 俯仰 哪种竖画一般是字的主笔 中竖
行书折笔一般使用什么折法比较多 圆折
唐玄宗确定了王羲之《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
行书在篆隶楷草诸体中最实用,最易写、最流行 √
行书发展最辉煌的时期是哪个朝代 晋代
孙过庭的《书谱》是自己撰文并书写的 √
陆柬之的《文赋》已开行草之先河 ×
下列哪部作品取法于《兰亭序》而又参以颜体敦厚稳重之风 蒙惠帖
下列哪部作品是唐朝的法正楷书和其他书体进入宋代“尚意”书体的一个先河 韭花贴 唐寅的书法主要学习赵孟頫 √
《寒食帖》是苏辙被贬黄州遇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的遣兴之作 ×
学习谁的书法可以兼学楷书和行书 赵孟頫
虽然书法造诣极高,但是因为人品太差被排出“宋四家”的是谁 蔡京
被称为“华亭派”的是谁 董其昌
《秋声赋》是谁所做的散文 欧阳询
被誉为“浓墨宰相”的是谁 刘墉
齐白石学习下列哪位书法家的行草 何绍基
王志文被誉为淡墨探花 √
郑板桥创风格独特的“七分半”书 ×
文章标签:
书法鉴赏答案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