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答案(2)

时间:2014-06-17 16:08来源: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点击:
1痢疾杆菌很耐寒,在牛奶,水果,蔬菜中生存为(一到两周) 2志贺氏菌在(全年)会发生 3葡萄球菌中毒的表现首先是(不发烧) 4据统计全世界被食源性寄生虫侵染过的人次(45亿) 5在禽流感发生点,(6)公里之内的
  
 
1痢疾杆菌很耐寒,在牛奶,水果,蔬菜中生存为(一到两周)
2志贺氏菌在(全年)会发生
3葡萄球菌中毒的表现首先是(不发烧)
4据统计全世界被食源性寄生虫侵染过的人次(45亿)
5在禽流感发生点,(6)公里之内的健康家禽,都应该注射预防禽流感的疫苗
6黄曲霉素的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
7在(70.2)度的高温,可以使禽流感病毒消灭
8志贺氏菌又叫(痢疾杆菌)
9日本乳粉企业“雪印”由于(食品安全事件)而倒闭
10霉菌的生长环境(高温潮湿)
11冰箱内存放的食品有低温保鲜,可以不必急着食用。(否)
12全世界有50亿人次都被寄生虫所侵染过.(否)
13苦杏仁是有毒的,致死量是大约60g.(是)
14禽流感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是切断传染源与控制传播途径。(是)
15荔枝过量食用会引起中毒,表现为低血糖症状,但确切的原因没有被证明。(是)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日摄入硝酸盐的限量值是(5mg/kgbw)
1999年7-8月欧盟三次发布三聚氰胺是有害化合物的公告
杂环胺的形成途径主要是蛋白质降解产物的热解。
美国有多少人知道需要什么样的食品(百分之八十)
食品风险管理最主要的目的是保障公众的健康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日摄入亚硝酸盐的限量值是(0.2mg/kgbw)
关于危机监控 预测和预处理,说法正确的是(落后国家不需要)
物理性危害主要是指机械性杂质或者是异物。
丙烯酰胺的半数致死量为(150-180ug/kg)
杂环胺的形成途径主要是蛋白质降解产物色氨酸和谷氨酸的(热解)
油炸方便面和非油炸方便面之间并没有明显差异,说油炸食品是垃圾食品是非油炸方便面趁机利用食品安全问题对油炸方便面行业发起的不正当攻击。(是)
物理性的危害因素在目前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领域相当来说发生的可能性极小。(是)
VA的过量摄入也会引起食物中毒。(是)
我们国家卫生部在2004年第二次专门发布一个公告关于食品中丙烯酰胺的风险性评估。(否)
平衡膳食,减少油炸食品的摄入可以有效减少人体丙烯酰胺的摄入。(是)
 
文章标签:食品安全日常饮食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