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人物研究作业题及答案
时间:2015-08-08 13:14来源:国家开放大学 点击:次
中国近代人物研究作业题及答案
-
曾国藩的湘军将官由清政府统一任命 【否】
-
1960年袁世凯在天津设自治局,试办地方自治 【是】
-
袁世凯做过直隶总督 【是】
-
被称为“南开校父”的是谁 【严修】
-
中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是 【京张铁路】
-
袁世凯与张勋搞帝制失败的事实说明延续两千余年之久的传统君主制 【不可能恢复】
-
袁世凯是河南**人 【河南项城】
-
袁世凯开创的招牌式民国实际上是独裁的政治体制 【是】
-
袁世凯自幼喜欢读兵书 【是】
-
1895年,袁世凯接手张之洞训练的自强军,改名新建陆军,完全采用西法进行练兵 【否】
-
关于李鸿章,以下错误的是 【字伯涵】
-
袁世凯真正的大规模改革是在哪一年之后 【1901】
-
袁世凯是中华民国的首任大总统 【是】
-
孙中山统一了全国 【否】
-
谁创建的淮军 【李鸿章】
-
晚清推行新政改革有两个模范省,除了袁世凯的直隶省,还有张之洞做总督的哪个省 【湖北省】
-
1902年袁世凯制订了《募练新军章程》 【是】
-
清朝1840年以后出现军队私人化现象 【是】
-
袁世凯通联的新军简称为 【北洋军】
-
淮军是清季“兵为将有”的起源 【否】
-
袁世凯设立直隶师范学堂,用来培养新式学堂教师 【是】
-
袁世凯是中华民国的首任大总统 【是】
-
清末民初在兴办实业方面有两个人取得突出成就,称为“南张北周” 【张骞 周学熙】
-
袁世凯于1900年担任直隶总督 【否 1901】
-
湘军是“兵为将有”的起源 【是】
-
1840年以前,清朝军队的所属权为 【完全受中央控制】
-
中华民国什么时候成立的 【1912】
-
杨度曾经留学日本,并先后投奔袁世凯、孙中山 【是】
-
1907年袁世凯在保定试办独立审批 【否】
-
清廷宣布东三省改建行省是在 【1907】
-
相比于北洋政权,国民党政权具有更多的优越性,不包括以下哪项 【有更好的群众基础】
-
英国、法国那样缺乏传统专制的国家革命后,没有出现独裁的时期 【否】
-
袁世凯是一个特殊时代特殊的人,不新、不旧、又新、又旧 【是】
-
袁世凯暗杀了宋教仁 【是】
-
袁世凯他的脑子里面,特别是在政治方面,什么占了主要的因素 【传统的思想】
-
拿破仑是哪个国家的 【法】
-
袁世凯集团各色人物都有 【是】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孟子》中孟轲的名言 【否 孔子《论语里仁》】
-
中国第一个农会是在北京 【否 浙江萧山县衙前】
-
张骞出生于 【海门】
-
朝鲜壬午兵变发生于 【1882】
-
中华民国宣告成立是在1912年2月1日 【否 1月1日】
-
宋教仁主张的政党内阁必须全由国民党人任职 【否】
-
袁世凯手下有两个很重要的文士都姓杨,分别是杨度和杨士琦 【是】
-
曾国藩的四大弟子之一是 【武昌张裕钊、 桐城吴汝纶、 遵义黎庶昌、 无锡薛福成】
-
张骞办纱厂是什么时候 【1898】
-
袁世凯实际上是机会者 【是】
-
中国工业发展,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否 轻工业-张骞 重工业-张之洞】
-
张骞第一次参与的重大政治事件是在 【慈禧太后企图废黜光绪帝的关键时刻】
-
毛泽东曾经说过近现代四位轻重工业和化学、运输业实业家代表,其中没有 【重工业-张之洞 轻工业-张骞 化学工业-范旭东 交通运输业-卢作孚】
-
国民党政权优于袁世凯集团 【是】
-
近代中国读书人开始加入工商业精英者行列,甚至以工商业活动的成功为荣。这一转变是从张骞开始的 【是】
-
清政府预备立宪前,派五位大臣出国考察,其中没有 【荣禄 宗室镇国公载泽、户部左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
-
张骞公开的参加政治活动,并且公开自己政治理想的是 【立宪活动】
-
张骞中状元那年甲午战争爆发 【是】
-
义和团破坏铁路线路盲目排外 【是】
-
曾国藩的父亲考试考了很多次才中个秀才 【是】
-
武昌起义期间,当时的江宁将军是铁良 【是】
-
武昌起义前张骞在武汉 【是】
-
义和团什么时候进入的北京 【1900】
-
20世纪初,上海江浙一带,激进的希望革命的人士中以谁最有影响最著名 【蔡元培】
-
绅士是传统社会的精英 【是】
-
“请开国会,断指送行”的是徐特立 【是】
-
张骞后来成为新绅士的领袖 【是】
-
清政府成立责任内阁是在 【1911】
-
清末,执舆论宣传于牛耳的是 【梁启超】
-
1905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立宪” 【否 1906年9月1日】
-
武昌起义的那一天,张骞在河南彰德看望袁世凯 【否 在武汉】
-
稳健地希望推动清政府改革者以张骞为代表 【是】
-
“推翻清政府统治,重新建立新政府”是哪一政治派别的主张 【革命派】
-
南北和谈时期,中国最有战斗力的军队是 【北洋六镇新军】
-
清朝灭亡后,张骞和梁启超都倾向于袁世凯 【是】
-
1913年初实行的国会大选中,获胜的是 【国民党】
-
最早响应武昌起义的省或地区是 【湖南】
-
宣统时期三次请愿开过会都遭拒 【是】
-
辛亥革命后,立宪派舆论骄子梁启超也选择了支持袁世凯 【是】
-
相比于孙中山,张骞等立宪派更了解也更认可袁世凯的治国与建设才能 【是】
-
清朝皇帝的退位诏书是革命党的胡汉民请谁草拟的 【张骞】
-
南北议和过程中,革命党河北羊排就如何组织正式政府问题发生了重要矛盾 【否】
-
梁启超和张骞在袁世凯称帝后公开反对和打击袁世凯 【否 张骞没有】
-
同盟会成立的时间是 【1905年8月】
-
下列不是近代香山县人士的为 【何启 广东南海人】
-
兴中会骨干没有显赫家世 【是】
-
黄兴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否 孙中山提出的】
-
梁启超是立宪派骄子 【是】
-
上书失败后,孙中山到夏威夷组织成立了 【兴中会】
-
近代最早的留美学生 【荣闳】
-
1901年以后,在新政的背景下产生的大量新知识分子逐渐取代旧的士绅阶层成为中国的社会精英 【是】
-
清末同盟会的反对满洲问题主要是反对满清上层的民族压迫 【是】
-
孙中山辞去了民国大总统职务 【是】
-
《大同书》的作者是 【康有为】
-
孙中山26岁之前接受的教育是在哪里接受的 【香港和夏威夷都是】
-
孙中山组织的兴中会 【是】
-
兴中会骨干不信教 【否】
-
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法律 【是】
-
孙中山所认为的“次殖民地”指的是 【中国】
-
孙中山民主主义的主张借鉴了美国哪位学者的理论 【亨利乔治】
-
兴中会骨干的共同特点是都没有接受过传统教育,都没有功名,不被传统士大夫认同,但却有显赫的家族和地位 【否】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并没有取得到战胜国的待遇 【是】
-
孙中山还提出了节制资本和国家社会主义的思想 【是】
-
革命程序论中,军法之治和约法之治合起来长达 【9年 3+6=9】
-
1900年以前兴中会主要在哪一带活动 【广东】
-
国民党“均富”的思想观念源头来自孙中山 【是】
-
在近代中国大变动的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在人们心中还未占有重要的位置 【否】
-
宋教仁是一个二民主义者,不关注民生 【否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
《军政府宣言》规定革命要经过三期,不包括 【民法之治 三期:军法之治、约法之治、宪法之治】
-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参议院制定了相当于宪法的《中华民国约法》 【否】
-
孙中山指出正是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造成中国的贫困和落后 【是】
-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让给袁世凯是在哪一年 【1912年2月13日】
-
以下哪项不是孙中山的特质 【善于权术的政治家 特质:手不释卷、个性专断、革命斗士,是中国的华盛顿】
-
中华革命党再改为革命程序的时候,孙中山已经最后明确了一党执政的观念 【否】
-
章太炎没有组建任何组织 【否 与陶成章组建了光复会】
-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明确提出反帝 【否】
-
谁组建了中国第一大党国民党 【宋教仁】
-
华兴会是由宋教仁发起的 【否 黄兴】
-
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陆海军总司令 【否 为陆军总司令非海军总司令】
-
孙中山去世时,军阀混战的局面已经大为好转,但仍面临列强的压迫 【否】
-
1900年,中国第一大城市是 【上海】
-
关于拒俄运动,,以下错误的是 【运动成功 正确的是:学生运动、清廷压迫、唤醒革命】
-
孙中山在推翻清政府的革命中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是革命第一功臣 【是】
-
维新运动最活跃的省是河北 【否 湖南】
-
孙中山关于革命成功后一段时间内应由革命党一党专制的思想一直没有改变 【否】
-
辛亥革命时代的一个特点是 【书生革命】
-
迟云飞认为:晚清时期,新知识人比新绅士在社会更有影响力和号召力 【否】
-
黄兴宋教仁都是举人 【否】
-
新知识人是在民族危机与清末新政的双重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是】
-
新知识人的社会地位空前提高是在什么时间 【晚清新政时期】
-
1903年以后,我国哪一个城市成为革命者的大本营 【上海】
-
孙中山的时代是一个破坏旧世界的时代,是一个为将来的发展、统一和建设奠定基础的时代 【是 孙中山-破坏 毛泽东-统一 邓小平-发展】
-
从宋教仁写过的文章中看出来,他仅对中国东北的史地非常了解 【否】
-
宋教仁所称“冠以贪狠狡狯之手段侵占他人土地”的是 【俄国】
-
新知识人是在民族危机与清末新政的双重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是】
-
甲午战争是中国民族主义星期的初始阶段,辛亥革命是其发展阶段 【是】
-
平均地权是谁提出来的 【孙中山】
-
清末的留学生中,去哪个国家的最多 【日本】
-
宋教仁曾任兴中会的副会长 【否】
-
宋教仁认为日本的政治不是立宪政治,对当时日本的政治多有批评 【是】
-
孙中山要求跟随他的人全面接受他的思想【是】
-
1911年7月发表文章《希望立宪者其失望矣》的是谁 【宋教仁】
-
同盟会主要领导人中,对传统学问造诣极深,堪称一代宗师的人是谁 【章太炎】
-
1901年以前,新知识人不被认同,新知识人属于边缘阶层【是】
-
孙中山提出了革命三策和组织同盟会中部总会 【否】
-
《鄂州约法》是谁起草的 【宋教仁】
-
同盟会中部总会的章程是谁起草的 【宋教仁】
-
梁启超和宋教仁对政党的理解大体相同 【是 两党制】
-
梁启超和宋教仁对政党的意见完全相反 【否】
-
宋教仁主张中国的政府组织一定要实行法国式的责任内阁制 【否 英国式】
-
蔡元培的老家在哪 【浙江绍兴】
-
宋教仁善于协调各种意见,只做最要紧的目标为大家接受 【是】
-
《鄂州约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组织法案》是章太炎起草的 【否 宋教仁】
文章标签:
中国近代人物研究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