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郑立华11月20日谈申论技巧

时间:2014-05-14 12:41来源:未知 点击:
先第一个问题,我是需要大家重视的一点,就是首先重视你自己的心理问题。什么意思呢?在我们金榜公务员辅导中心接触到的一些考生当中,实实 在在的考生当中,在他们当中存在这样几点很大的心理问题,第一点就是他们越临近考试情绪越焦躁,觉得可能别人超过我
  
  首先第一个问题,我是需要大家重视的一点,就是首先重视你自己的心理问题。什么意思呢?在我们金榜公务员辅导中心接触到的一些考生当中,实实 在在的考生当中,在他们当中存在这样几点很大的心理问题,第一点就是他们越临近考试情绪越焦躁,觉得可能别人超过我了在这段时间,我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 有复习的很完整等等,我通过一上辅导班,或者通过复习,我发现我的分数还是离真正的考试要求差得很远,这样大家很着急,越着急,越复习不进去,这是要避免 的,我希望大家记住,像今天在这个镜头闪光灯下面一样,你就是这个世界的主角,千万不要被别人来影响你的复习情绪和进度。

第二点,等、 靠、碰的心理千万要不得。公务员考试无论是申论也好,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也好,面试也好,既然我们进入了公务员考试工作过程也好,绝对不是侥幸就可以完成所 有的步骤的。所以,不要去依赖某个人传授给你的某些话,或者某个人告诉你的一些所谓今年就考这样的题等等,千万不要去依赖,扎扎实实把你自己能够做到的去 做到就可以。你要想得到什么东西,首先你必须要相应地付出,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既然大家都有志于成为一个公务员,我想为它付出,在你心里应该坚定地认为 那是值得的。这是心理误区。

还有复习方法非常不得当。很多人在复习的时候做什么呢?就是到处去找市面上能够买到的试卷,全买过来,我挨个 去做,一遍一遍地去做。我们先来说市面上存在的试卷。它本身,很大的相当部分的比例是达不到真题标准的,也就是用它来做只有一个意义,那就是浪费我们大家 很宝贵、很有限的时间。在这里,我就想告诉大家,对试卷,或者对我们做的模拟题等一定要有一个很清楚地分辨能力,我相信它也是我们公务员要基本考核的基本 素质之一,分辨这一点非常重要。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工作是首先要多读,我强调了很多遍要多读。有的人说读什么?我们现在由于各种各样 的社会上的现象等等,造成我们现在根本就不是很关注和我们的国家大政方针、国计民生有关的信息、资料等等,也就是我们大多数现在都以自我为中心,和我有关 系的事情我就特别关注,和我没关系的事情我懒得看。我们现在读也仅限于读一些娱乐新闻,我们看一些电视剧,看一些韩剧等等,我们不愿意去读一些和我们考 试,和我们提高能力有关的东西。

  现在我要求你们一定要读的一些资料,我们今天来到的是人民网,每次在课堂上我都强调一定要把人民日报 读好,为什么?最重要的一点,它能规范我们并不规范的语言。申论的评分的构成绝不仅仅是由我写了多少内容给我多少分,绝不是这样,很大一部分内容是由你的 语言结构构成的,你的语言结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着你的表达,你的表达直接影响着阅卷老师对你的印象评分,所以多读是第一点,最重要的。每天每时每刻都要 注意去捕捉和我们的政策相关的信息,就是多读。

  多读之外,一定还要多思考。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平常看这个人学习的时 候不见得多认真,因为我们同学之间很熟悉、很了解,他平常学我们自己专业的时候不认真,但是为什么他就能考上国家公务员呢?我想他一定有他自己的独到之 处,我想他一定平时对一些关于国计民生的事情等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这一点是弥足珍贵的,在我们现今的大学生来说。

  为什么说它弥足珍贵?我曾经多次说过,我们这几年的考试分数的确非常不尽人意,满分100分的试卷,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才能打一个平均30多分,35分,离着100分有着多大的差距?

   那么独立思考,也就是说我们任何一项政策法规等等,它的制定和实施一定有其背景和有着深层次的意义。很多人说,和我没有关系,我不愿意去看。但是现在, 你想成为一个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首先你就应该对它的工作习惯、工作程序,甚至是制定一些政策等要有一些了解,这是你必备的,多读、多思考,接下来就是多 练。

  多练不是又回到了刚开始的命题当中去了吗?多练不又是练模拟题?不是这样,我们看很多资料上面都能够让我们找到很多想说的话,很 多很多。比如说物权法的颁布、节能减排等,我们如果真正地对这些事情有着自己的深入的思考和了解,有着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话,我相信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不 一定非得要去找一个所谓的“全真模拟试题”去写。这是我回答主持人的第一个问题。

 主持人:如何在短短几周时间内使申论成绩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怎样安排复习的时间?郑老师有什么建议?

   郑立华:我相信在此之前大家一定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复习,但是,从现在开始,以前的不管,我们要求大家要制定一个严格的复习计划。假如经过前一阶段的复 习,大家认为我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程度可能好一些了,申论还有非常大的欠缺,接下来这个时间就应该多分配给申论一些。假如大家认为,我的申论可能比较有底 了,行政欠缺一些,大家当然可以衡量这中间的比例。

  我们按前一种情形来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复习得差不多了,后面就是巩固的阶段,那 么申论要怎么复习?申论如果比较差一点。从现在开始,每天至少抽出2到3个小时的时间来做专题专项阅读。什么意思呢?如果我们看一些新闻、报纸、网站等 等,尤其是我们政府的网站,比如人民网、新华网等,一定能看到很多很多的国家政策“新名词”,我为什么管它叫“新名词”,其实这些名词的提出已经很早了, 今年、去年、前年等,但是在我们心目当中,它依然是一个陌生的。

  比如我们就说节能减排。很多人都说我认识这四个字不假,我从小到大上 学,但是没有人理解它背后的真正意义。如果不节能减排,它意味着什么?节能减排又将会对我们现在、今后我们一个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有着多么深刻的影响。 没有去深入地了解,我觉得他也写不出来一篇很深刻的申论文章。

  也就是说在复习的时候,每天找这样一个专题,比如我今天就是针对节能减 排做专题的阅读,就要做到第一,把你手头上面能够找到的资料,我相信现在的传播媒介非常多,能够找到的与节能减排相关的关键字都要找到,比如说,节能减排 必然和我们的能源消耗,还有一些高污染、高消耗的产业等一定相关,一定有着各种各样生动的例子,让你记住这样四个字,形象地记住。

  写作过程当中我们也就知道了,我们有时候经常苦于我们没有论据,在你收集资料做专项阅读的过程中,这一方面一定能够完成。

  还有就是我们在找到了这样一些关键字、关键的材料以后,我们还要找出来,国家为什么把它做成一个系统,针对这个问题出台了这样一系列的政策?它的背景是什么,我们一定要找到。也就是说存在了哪些问题。这是我们要看到的。

接下来就是既然我们看到存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一定要知道国家出台哪些相关的政策一一针对这些问题

   进行解决。这是我们要知道的。然后每天两三个小时去做这个专题阅读以后,我相信20多天你至少能够搜集20多个热点专题。大家说,是不是每天收集一个就 可以了?不是,做完这个专题以后,晚上睡觉之前,自己头脑里梳理一下,从头到尾,背景、关键字理一下,也就是晚上临睡觉之前5分钟时间,我们发发呆也就可 以了,这5分钟的时间完全可以理清思路。因为如果今天阅读完了,晚上不去梳理一下,过几天一定会被其他的材料覆盖,会忘掉。

  每天阅读 完两三个小时还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是每天还要保证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我们经常看到我们申论的题目当中这样告诉你,“自拟标题,自选角度”,所以大家 不要拘泥于你能看到的模拟试卷上让你写一篇文章就写一篇什么文章,自己给自己命题,因为只有你自己才最清楚地知道你的真情实感在哪里,你最迫切地想要表达 的是什么,这是每天的练习。

  这个每天的练习是环环相扣的,每天都有每天的任务。我也知道我们现在的一些生活习惯,我们可能经常下定了 决心,我今天一定要达到什么什么样的目标,我今天一定要完成什么,但是中间可能我的好朋友来找我玩了,或者怎么怎么样,我明天再补吧,不能越来越欠账,欠 账越多,你越难弥补,说明你要用更多的时间弥补这一天的欠账。所以制定计划是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关键还在于你怎么去执行。



   郑立华:关于重点,我认为只要能够提高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都是重点。我们做这个题目或者我们做这个复习的准备,并不是在于我们可能哪一天押到 了这个题目,不是这个,而是我们在做这些题的过程当中,在准备这些材料的过程当中,我们能够在头脑里建立起一整套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语言表达规范,这才 是最终的目的。

  因为考试不是一次,申论是一个书面表达的考试,接下来我们还有面试等,每一次都强调着你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你不可能去把它分开来看,它是一个连贯性的工作。就这些社会上很多很多的热点等,我相信我们大家都在猜测、揣测,可能今年会考某某热点,可以作为重点复 习。比如我们经过研究可能会发现,前两年考了一道突发公共事件、公共安全问题,那是在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下考的,这也可能有助于我们大家去预测重点在哪里。

   突发公共事件,其实我们国家最大规模的爆发突发公共事件应该是在2003年非典那一次,大家都知道,但是非典那一年我们并没有看到那一年考了突发公共事 件。但是突发公共事件这个试卷出现以后,在紧接着两个月以后的时间,我们国家就颁布了一个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就是针对着突发公共事件的。大家从中能不能看 出一些什么端倪?那就是我们国家整体的政策和我们这次考试之间有着很密切的联系。也就是一般会考已经有定论或者将要有定论的一些我们所谓的“热点”,因为 我们的考生在申论当中都把它称为热点,但是其实在我们国家是政策,是规定。

  我认为大家要特别注意一些,我个人是非常关注建设生态文明 这一方面,还有文化方面,希望大家多注意一些。因为在前几年的试题当中,它没有出现过,还有我们国家近几年也是非常重视,一个是资源同我们的经济发展之间 的关系。我们提出科学发展观已经提出了很多年。所以大家可以适当关注一下。但并不意味着其他我们就没有必要复习了。不是这样,全面地复习有助于你对任何一 个问题有着全面逻辑地思考。

主持人:近期最大的一个热点就是十七大,十七大的内容和今年申论的考试有没有很大的联系呢?

   郑立华:我想十七大的考试可能代表着我们政策的走向,是很多人都在期待着,上至我们的政府官员,下至我们的百姓等等,都是一直在期待着,它一定预示着我 们今后国家走向等等,将要实施什么政策。我相信很多人都认为,十七大非常重要,当然也就间接认为十七大报告非常重要。但是有多少人愿意去读十七大报告呢? 如果你认为它重要,我同样也认为它非常非常重要。而且我相信它里不会有任何一处有语言规范上的错误,所以,如果你愿意为此付出努力,你愿意为此去仔细读一 下,去看看里面说到的八大民生热点是什么,仔细去看一下,没有人去阻止你,我甚至认为这是一件很让我高兴、很让我欣慰的事情。

  主持人:郑老师,能不能给大家点一下,今年可能涉及到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

   郑立华:中直机关公务员机关考试它的热点通常是考一个比较大的面,不像我们地方考试,有时候考一个垃圾处理,有的考垃圾中转站等这样的问题,中直机关考 的一般都是和我们政策最直接相关的问题。我刚才也说过,我重视生态文明和文化,刚才主要说了一下生态文明、节约减排等等这样的一些问题。我还想说一下为什 么我认为文化可能今年会考到?因为原来也是没有考过。还有文化可能比较抽象。

  所以考点不是很好找。但是今年我们看,比如韩国“端午 祭”等,尤其在一些大学当中,尤其北大中,有了一些穿古装之风,还有我们现在热烈讨论的“黄金周调整”,将要增加我们传统节日,带薪休假等这样一些内容, 我认为它和文化都有着很大的关系。这几点大家都不妨可以作为重点去看一看,就是查缺补漏。复习的过程一定是一个查缺补漏的过程。如果这两方面平常关注比较 少,不妨把它作为一个重点补充进去。

主持人:申论考试在写作的谋篇布局怎么安排,时间上怎么分配?

  郑立华:我认为每一个人如果对一个问题有着一些自己真切地感受,一定能写出一篇好的文章,他头脑当中一定有自己非常好的构思。我们说到“构思”两个字。
文章标签: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