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二的解析

时间:2015-03-23 15:38来源:广东人事考试网 点击:
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二的解析 第一步:略看大作文题目,确定宏观立意——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第二步:略看小题题目,确定中观主题——行政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建设 第三步:略看材料,确定微观案例
  第一步:略看大作文题目,确定宏观立意——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第二步:略看小题题目,确定中观主题——行政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建设
第三步:略看材料,确定微观案例
材料1——八项规定的施行及效果(国家层面的讲规矩)
材料2——推行行政权力清单(省市县政府层面的讲规矩)
材料3——某村官的依法履职(乡镇政府层面的讲规矩)
是的,以上三个材料是政府层面的讲规矩,分别从国家、省市县到乡镇的由大到小的层次。(金字塔结构)
材料4——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行业层面的讲规矩)
材料5——商家要诚信守法(企业层面的讲规矩)
材料6——网络需建章立制(网络平台层面的讲规矩)
是的,以上三个材料是市场经济层面的讲规矩,分别从行业、企业到网络由大到小的层次展开。(金字塔结构)
材料7——每个人都要文明、守纪律(公民层面的讲规矩)
材料8——德治、法治,知行合一(如何讲规矩)

看完微观案例,我们看看十八大五位一体的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
   政治建设(节选)
四是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 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推进依法行政,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 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 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五是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 系。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规划 和协调重大改革。
  六是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 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 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建立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 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 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文化建设节选
 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 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 假 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 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 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我们来捋一捋大作文思路——
1.全篇更多的是正面推崇、引导“讲规矩”——政论文(命题作文)
2.政治高度以十八大五位一体切入、以关乎省情的部署为亮点
(年初的广东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加快建设法治广东工作,努力推动广东法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3.开篇亮明观点——“讲规矩”是好的,我们必须予以落实(意思如此,语言需简洁、规范)
4.分论点包含四个方面——政府层面的讲规矩,对于作风建设的积极意义。企业层面的讲规矩,对于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积极意义。个人层面的讲规矩,对于文明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意义。
5.论证过程有理有据,充分运用小题和材料
6.结尾予以升华,不可盲目喊口号(“无规矩不成方圆”什么的就不要了吧,太泛滥了)

讲规矩要做到“知行合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全会上重申“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彰显了中央进一步落实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和鲜明立场。这也意味着,各级党员干部要更加坚决地把守纪律讲规矩作为为官从政、干事创业的“高压线”和“生命线”。
国有国法,党有党规。无规矩不足以凝心聚力,更不能兴国兴党。党的规矩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包括党纪国法、规章制度以及一些不成文的优良传统,都是众之所望、民之所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所有党员干部必须遵循的约定和标准。
反 观现实,对于讲规矩,一些党员干部内和外“不协调”,说和做“不统一”,俨然一副“两面派”嘴脸。一方面,他们虽然知道党的各种规矩,但是没有严格遵守、 准确执行,而是花尽心思去钻规矩的“空子”。另一方面,他们在群众前、会议上大说特说要遵纪守法、清正廉洁、为民服务等云云,背后却讲人情不讲规矩,讲私 利不讲原则,“按需”变通执行上级政策,如蝇逐臭般钻进自由主义、山头主义深渊,以权谋私、贪污腐败,跨过为官做人最起码的底线。直到被揭露、被曝光、被 处理时,才后悔酿成大错,但此时回头已无岸。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没能做到“知行合一”,把已知的规矩当成了“稻草人”。
可见,党员干部虽知道规矩,但没有严格执行规矩,都不是真正的讲规矩。党员干部讲规矩,必须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致知。
知 是行之始。党员干部讲规矩,首先要“知”规矩。“知”不能停留在“知道”这个层次上,而是要把熟悉和掌握相关党纪国法、规章制度和公序良俗等规矩当作一种 自觉、一份责任、一个重任,准确把握各种规矩的目的意义、具体要求以及标准尺度,做到如数家珍。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规矩心存敬畏,打消侥幸,切实把规矩 内化于心,三思而后行,使自己成为真正“知规矩”的人。
行是知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党员干部要成为真正讲规矩的践行者,就要在熟悉规矩的同时,自觉把内化于心的规矩外化于行,在工作中坚决抛开“面 子”“位子”“票子”等思想负累,把规矩当成带电的“高压线”,坚决不能触碰。无论面对多大的诱惑、多大的“人情”,都要把守规矩当成自己立言立行立德的 “生命线”,严格按党性原则、党纪国法和规章制度办事,做到“举头三尺有规矩”、“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确保自己每时每刻、一言一行、所作所 为都符合规矩。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多次强调“讲规矩”,就是勉励党员干部要以坚强的毅力、魄力和定力迎难而上,做到“知行合一”讲规矩。同时,也在警告党员干部:不讲规矩,藐视规矩,迟早会出事,最终被规矩所“规矩”。

文章标签: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二的解析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