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家公务员申论:申论技巧和答题技巧最新汇总(6)

时间:2015-06-09 11:24来源:广东人事考试网 点击:
无从下笔的破解方案 一问:申论的材料能够读得懂,但是不知道如何下手,写不出来,这样怎么办? 专家:还是应该分成两类题型,一类题型就是总结概括,包括综合分析,综合分析,分析某个事物的制约因素,分析某件事情
  
无从下笔的破解方案
 一问:申论的材料能够读得懂,但是不知道如何下手,写不出来,这样怎么办?
  专家:还是应该分成两类题型,一类题型就是总结概括,包括综合分析,综合分析,分析某个事物的制约因素,分析某件事情某个问题产生的原因,这都是来源于给定材料的,也就是说你只要完成一种总结概括的工作就可以了,不需要你自己发挥,基本上你读一下人民日报出版社的那本书里的材料的话,我们基本上是原材料的改写,如果他实在写的很散,那么我们自己要完成一个提炼的工作,一般它给定材料里都有相当数量的定性的语言,就是七千字最后对你有用的也就七百字左右,你只要把这十分之一的文字理出一个内在的逻辑,我想你就已经把第一大类的题型完成好了。
  至于最后一篇文章就是我刚才说的,在主旨的层面上,站在一定的高度上,一般我们现在都是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贯彻科学发展观,还有就是构建服务型政府,从这几个角度去谈,他站到一定的高度,也就是说你只要抓到了所谓给定材料的主导,基本上主要内容你能总结出来,你能延伸到主题,再给主题一个导向,你就可以站在主旨的层面上去写最后一篇文章。
  二问:申论每道题是否都有字数限制?是否在少于规定字数的10%就要扣分?有时看完材料觉得有几点可以概括出来,如果要考虑到规定的数字觉得写不了那么多,这时候是不是增加字数,防止字数不够扣分呢?
  专家:这个问题提的比较好,很关键的问题,超过少于都会扣分,大家掌握一个量,比如说200字以内,你写到190余字,写到180字恐怕就少点,写到190字,如果350字的话你写到330字,如果要求你写500字以内的话你写到460余字,我觉得这都是可以的。
  另外他问的问题是是不是要距离说明,一般来讲我们总结概括的时候,因为例子嘛,它是属于现状部分的定量部分,尤其是负面事实信息,这个在最后总结概括的时候都是会被吸收掉的,而不是最后字数不够,例子来充,如果你这么来做的话领导看到的肯定是片面的东西,我再一次强调的是你作为一个普通的公务员 ,你给领导写的是一个客观的、全面的情况反映,而不是一个带有主观性色彩的,说我想让领导看见这个东西我就要举例子,我不想让领导看这个东西我就不举例子,我不建议以这种举例子的方式去做,实际上如果200字,350字,还是有很多可写的。
  比如说这个现状综述的部分可以写两句话,一个是对于这个现状的,就是我们一般推荐大家要写四段:
  第一段是写一个缘起,领导看话不能直接让领导看到这个问题是什么,你总有一个过渡的话,这个我们称为缘起,缘起通常是强调一个事物的重要性,这是第一个层面。
  第二段我写一个现状综述,然后把问题简要的罗列一下,这就是三句话。
  然后我肯定会进行第三段,我会进行一个所谓的分析,分析是来源于给定材料里有什么你就分析什么,有时候让你分析原因,有时候让你分析后果,有时候让你谈谈意义,如果有原因的话你原因说那么一两句,后果你可以总结一句话,两句话,然后提到对策的时候,现在考题往往对策部分是很丰富的,所以实际上对策部分你有可能总结到150字到180字。
  最后再一段定性的话结尾。其实这样的话350字,现在基本上总结概括题在350字到500字之间,不大可能出现200字的总结概括题型,所以说我不建议他以一种举例子的方式去填充。
欲拿高分必先练字
 首先,第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是练字。
  在考试的时候阅卷老师第一眼看到的不是考生考卷上的内容,而是感受到整个卷面的字形字迹所带来的感觉。所以一手漂亮的字绝对能加深阅卷老师对考生的好感。
  一般情况下在考场上的阅卷老师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先看字体再看内容的老师,一大类是先看内容再看字体的老师。但是不管是哪一类的老师,都可见其对考生字迹的看重。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练字呢?在此我建议各位考生,最好打印一份政府工作报告或者十二五规划,用正楷字体每天抄写一页。
  这样一来可以达到练好字的目的,二来可以了解我们国家当前在一些热点话题当中的基本政策,三来对很多同学而言,也可以积累到申论的比较政治的专业术语。可以说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情,因此,希望各位考生能够在这二十几天里坚持下去。
  其次,要大量的读,看。
  很多考生平时既没有看新闻的习惯,也没有养成很好的阅读的习惯。但是,认真研究过历年申论考卷的同学可能会发现申论的一个特点,即:所有的题目都是以材料为基础的。这也就意味着,对考生而言,迅速而快捷的读出材料是一项基本的能力。
  因此,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高自己对材料的解析能力以及概括能力。很多老师会建议考生们去大量的去阅读新闻和社会热点,但是相对于近两年的申论考试特点而言,不仅要知道某个新闻事件,更要从这个事件中发掘到它的深层。所以,考生平时在读的时候就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不仅知道这一事件,还能准确的把握到这一事件的本质,以及事件的影响,真正做到全面把握材料。
  最后,不得不做的工作——写。
  大部分考生都知道写申论的时候要多去看《半月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杂志报刊,但是却忘了看这些杂志报刊的终极目的——就是通过借鉴来学会写类似的文体。所以,在看半月评论、人民社论的同时要对文章的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看这些文章好在什么地方,自己可不可以也写出类似的文章,在以后的练习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去模仿这种好的文章。我们经常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遍,不会做诗也会吟”就是这个意思。
文章标签:申论答题技巧国家公务员申论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