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工作报告
我叫×××,2009年7月毕业于全国重点大学——燕山大学,获管理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取河北省大学生村官,10月份正式任职鸡泽县双塔镇西仝庄村支书助理。到任后,我为人谦虚,品行端正,业务精湛,工作扎实,深受群众的欢迎。配合支部书记进一步抓好了党员队伍建设,使全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2010年年初,该村被双塔镇党委、政府授予“综合实绩突出村”、“党建工作先进村”、“计划生育先进村”等荣誉称号。7月初,西仝庄村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党支部”。
循循传教 让远程教育走近村民
我充分发挥对计算机、网络知识掌握较好的优势,自告奋勇担任了村里的远教专职管理员,并积极向党员群众传授计算机操作和网络知识。在我的培训下,全村党员群众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水平不断提高,通过远教网络学技术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广大农民对远程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更感兴趣。大伙儿有事没事总爱往远教点看看,多的时候三十多人扎堆到村远教点学习。村里的党员也积极参加支部的各项活动,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增强。远教站成了西仝庄村人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在培训课堂上,除了观看远程教育网上的视频外,我还站到讲台,结合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典型事例,用自己充足的信心以及饱满的激情鼓励返乡农民朋友重新燃起希望和斗志,不少返乡村民又积极筹备起在家门口创业来。据统计,我担负起村里的远教工作以来,累计开展远教集中学习次数达50余次,培训群众达1000余人次,为村民查找相关资料近200余份;站点设备维护次数有3次以上。通过远程教育,我找到了为民服务的平台和载体,也让全村人民尝到了远程教育的甜头。
巧妙讲解 让政治生活有声有色
为了将政治生活过得有声有色,我绞尽脑汁,勇于创新,不断尝试着用浅显形象的语言来阐释深刻抽象的道理。通过我深入浅出的巧妙讲解,村民觉得政治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了,并且渐渐地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但在创先争优上,在其他政治生活上,比如“三会一课”、干群恳谈会等等,我也充分动脑筋,从提高村民的兴趣入手,秉持着深入浅出、形象直白的原则,让枯燥无味甚至艰深难懂的政治学习生活变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起来。在大家的一致努力下,西仝庄村在2010年年初被镇党委、政府评为“党建工作先进村”。
心系农民 让亲民爱民落到实处
农民是村官最直接的服务对象,在工作当中,我始终把农民放在至高的位置,经常深入到农民中去,与农民拉近距离,想他们所想,热情周到地为农民服务。我深知只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村庄贫穷落后的面貌。我同支书一起四处奔走,多方筹资,上变压器4台;打机井6眼;村内线路整改3500米;村外浇地线路整改10000多米;硬化村街道2500米;安装路灯50盏;铺设群众吃水管道4200米。并随同村支书争取资金10000元,改建村“两室”。有效地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和整体面貌。此外,对于群众的困难,我更是热心帮忙,责无旁贷。孤寡老人王大娘,年近七旬,由于水管故障,吃水成了难题,我知晓后,当即给王大娘挑去一缸水,并及时联系修理工,帮助王大娘修好了水管。田保申老人今年80多岁了,瘫痪在床,没有理发师愿意登门理发,我于是通过关系让一位理发师跟他结成对子,免费上门为他理发。康云龙、马江峰等人想办理摩托车和汽车补贴,但由于工作繁忙,始终没空,我得知后,主动为他们跑上跑下,办理了补贴。我还多次慰问村里的老党员、军属、困难户,询问他们生活中的难题,尽己所能帮助解决。
力抓经济 让富裕之花开遍村庄
紧抓全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的有利时机,我同支书王树英一起多次到外地洽谈协商,成功吸引外资120万元,建成总投资达200万元的海绵铁厂,吸收劳动力40余人。以生态村创建为契机,结合村的实际情况,广泛查阅了相关资料,我认为让村民搞养殖、建设沼气池是一条致富的路子。为提高群众搞养殖、建设池气池的积极性,我同村“两委”干部协商并制定出了优惠政策,向大家承诺每建一户,村里补助300元。我还凭借家里的关系,同聊城市福宏饲料有限公司取得联系,向村民提供优质高效且价格低廉的饲料。在猪快出栏时,又通过多种渠道帮助村民联系买方,让成猪卖个好价钱。村民王军英说,多亏了咱村官的帮助,现在是低谷期,每头猪大概能赚200元,我邻村的亲戚养猪都赔了呢。为了快速及时地收集到有关农村致富信息,我订阅了《河北农民报》并购买了10余种科技书籍,还充分利用因特网、远程教育网等现代媒介,为村民提供了科学准确的致富信息和切实有效的指导帮助。
不辞辛苦 让青春激情播撒热土
凛凛寒冬,滴水成冰。我不畏严寒,不惧狂风,走门入户,向群众宣传新农合和计划生育政策。在感冒后,依然带病坚持工作,终因体力不支昏倒在地……在我和村“两委”干部的不懈努力下,我村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结论证办理率达到98%,双双位列全镇第一。炎炎烈日,挥汗如雨。我不畏酷暑,不惧骄阳,骑着自行车到田间地头巡逻,向过往群众宣传秸秆禁烧。对所分包地块,我坚持日夜值守,确保了三夏期间“不点一把火,不冒一股烟”。 今年由于冻灾,村里小麦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对小麦灾情进行统计的一周里,我不怕苦不怕累,挨着地块一户一户做好详细记录,耐心细致地为每位有疑问的村民做详细解释,化解了群众的疑虑,促进了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作为大学生村官,在这期间我感觉到了充实和快乐,因为我努力了,拼搏了,付出了,更重要的是我收获了。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我将带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进取,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行动去书写西仝庄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