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3月4日在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县长
——2010年3月4日在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县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 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异常困难的局面,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深入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做强工业、调优农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坚定沉着战危机,砥砺奋进克时艰,圆满完成了县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 务,在逆境中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初步测算,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41.7亿元,同比增长17.8%,高于省、市平均增速;人均生产总值26139元,增加3146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76亿元,增长16.64%,总量居全省第14位。
——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9.2亿元,增长24.9%;实现利润50.2亿元,增长17%。6家企业入围“全省百强企业”,是全省入围企业最多的县之一。
——粮食生产再创新高。战胜特大自然灾害,粮食总产达到66.96万吨,增产9744吨,连续6年创历史新高,被评为全省产粮大县。
——投资消费同步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3.4亿元,增长32%;其中城镇投资157.4亿元,增长32.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96亿元,增长19.2%。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82.7元,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5983元,增长8.8%。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4.44亿元,净增10.41亿元。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 全力以赴战危机、保增长。面对危机,我们科学应对,围绕保企业、扩内需、拓市场等关键环节,创造性开展工作,决战二季度、大干三季度、决胜四季度,实现了 全县经济在困境中逆势而上、趋优向好。大力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县四大班子领导分包联系178家重点企业和项目,全县党政机关和各级干部“帮百企、联 万户”,成立了县联审联批办公室,各乡镇建立了企业服务中心,提供“零理由”、全方位、“保姆式”服务,为企业解决土地、资金、审批等问题323项。实施 中央投资和市、县重点项目86个,累计完成投资20.4亿元,我县被评为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实施工业项目18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1个,完成 投资73.1亿元,永兴公司500吨石灰竖炉和120吨转炉煤气回收罐、顺成集团90万吨捣固焦、汇丰公司20万吨无缝钢管一期工程、利鹏鑫公司60万吨 超微细粉等158个项目建成投产。积极落实鼓励扩大消费的政策。为21.4万农户兑付各类补贴资金8377.6万元。落实“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 乡”政策,补贴4.24万台(辆),兑付补贴资金2118万元。成立安阳新东投资公司、县信用担保投资公司和华信小额贷款公司,实现了我县投融资体制的重 大突破。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农村资金互助社——许家沟乡黄口村惠民资金互助社。推动政银企合作,建立了企业、项目定期推介机制,“1233”信贷支持计划全 面完成,新增贷款14.8亿元。
(二)积极主动调结构、促转型。坚持长短结合,扎实推进“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建设,加快结构调整,推动 发展方式转变,着力培育竞争新优势。2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通过省级评审;县产业集聚区主干道安姚公路安阳县段、铜冶煤焦化园区主干道建成通车,孟蒋 公路基础工程完工;新东产业集聚区2条主干道开工建设。继续推进“工业振兴工程”,全面落实产业振兴规划,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企业重组。举办了 “2009清华—安阳县科学发展高峰论坛”、“中国铁合金产业结构调整高峰论坛”。百征集团整体收购广源电厂,东伟集团重组昌泰公司已签约,博盛、鑫源、 华诚3家钢铁企业实现联合发展。大力发展旅游、物流等第三产业。马氏庄园直接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中央领导李长春、刘延东、陈至立、陈奎元等莅临视察并 给予高度评价,原省委书记徐光春先后3次亲临指导,并做出重要指示。曹操高陵得到考古确认,轰动海内外,成为2009年全国六大考古发现之一。长春观成功 创建国家2A级景区。全县接待游客总数和旅游收入均增长12%。柏庄工贸园区扩建工程完工,新建农家店182个。实施“新网工程”,新建改造村级服务社、 乡村超市、配送中心等网点200多个。安东新城建设拉开帷幕。安阳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通过省级评审。8个建制镇总投资2.22亿元,新建改建住宅小区5 个、道路6条、市场4个。水冶污水处理厂建设顺利,县垃圾处理场开工建设。5个全省百强乡镇实力进一步提升,水冶镇实现“五连冠”。崔家桥成功撤乡建镇。 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通过科技部验收,我县被认定为“河南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区域”,县产业集聚区被认定为省级民营科技园区;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省级1个、市级2个,新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铜冶镇区域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市级验收。建成3个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全县减排二氧化硫3463.88 吨、化学需氧量0.25吨,超额完成上级目标。
(三)坚持不懈做好“三农”工作。始终坚持稳粮强基、统筹“三农”,持续加大惠农强农力 度,农业农村发展形势良好。土地流转、高效农业工作继续走在省、市前列,新增土地流转面积9.16万亩,总面积达到24.16万亩,流转土地经营权农户占 全县农户总数的16.3%,居全市第一;高效农业面积达到7.6万亩,其中提升面积2.23万亩。建成44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居全市第一,富农薯业合作 社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3家,“十强”、“十佳”农业龙头企业5家。新建畜禽养殖小区22个、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规模养 殖场10个。植树造林11.92万亩,完成林权改革20.7万亩,荣获全省绿化模范县,被推荐为全国绿化模范县。石门翁、磊口水库除险加固一期工程竣工。 新建节水工程31万米,水保治理32平方公里,新打机井640眼。解决农村4.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改造中低产田1.1万亩。新建沼气池11852座,其 中大中型沼气池47座,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6处,白璧东街供气工程被定为农业部示范项目,全县沼气普及率27%,荣获全市沼气建设先进县。3个“六位一 体”整体推进示范区完成详规,2个省级示范村社区规划通过评审。8个建制镇建成垃圾中转站,333个村建成垃圾集中填埋场。完成2个乡、27个村的新农村 电气化建设任务。完成61个扶贫开发项目,脱贫10377人。22个“空心村”改造初见成效。
(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广源电厂改制 顺利完成,县印刷厂改制基本结束。全县非公经济增加值、实交本县税金分别增长15%和29%。完成县二轻局、商业公司、物资公司机构撤并。文化执法大队挂 牌运行,县电影公司事转企改革顺利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实施。化解农村“普九”债务取得阶段性成果。人事、财税、水利、农电等改革都有新进展。大力 开展招商引资“百日会战”活动,中联水泥公司、福建天纶集团、浙江东伟集团、广东百征集团等央企及沿海发达地区资金、产业加速向我县转移。全县实际引进域 外资金79.81亿元、利用外资1303万美元;出口创汇1108.9万美元;实际引进域外项目206个,其中合同资金超亿元项目20个,实际到位资金超 亿元项目12个;我县被评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招商引资“百日会战”暨旅游推介工作先进单位。
(五)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经济困难情况下,更加注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十个方面实事基本完成,更多发展成果惠及全县人民。
社 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成绩显著。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5611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37人,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1821人。新增下岗失业 人员小额贷款3309.3万元。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比控制目标低0.65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5万人,其中劳务输出18.13万人。养老、 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开征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完成目标的113.8%。新建和改扩建7所农村敬老院。农村低保达到省、市保障目 标,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52%,城镇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共计发放各类保障金2772万元。廉租住房安居一期工程主体完工,为1207户发放廉租住房补 贴203万元。提高了优抚对象和建国前老党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离休干部护理费标准。按规定和标准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津补贴。为 农村干部增加工资392万元。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投资1.4亿元,新建改建县乡村公路176.6公里,改造危桥2座。建成农村标准化卫生 所100个,完成7个乡镇卫生院改造扩建,新农合参合率98.13%,荣获全省基层卫生工作先进县,被推荐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县。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县” 通过省级验收,免费实施白内障手术1491例。投资540万元,维修改造120所学校;投资780万元,改扩建6所初中;落实中小学办公经费和“两免一 补”资金6983万元,荣获河南省职业教育强县。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我县荣获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先进集体。建成2个高 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508个村级文化共享基层服务点。开展“和谐文化进基层”和“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202场,“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放映电影7100 场。新增有线电视、无线数字电视用户20183户。全面完成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目标,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代缴双女户计生家庭子女 参保金、新农合参合费共计757万元;新建改建9个乡级计生服务中心、217个示范化村室,荣获全市计划生育突出贡献奖,被评为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 务县。实现全省双拥模范县“六连冠”。荣获全省老龄工作先进县,被推荐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完成了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任务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工作。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县被国家信访局确定为“百千万工程联系点”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县,开展了集中整治信访积案活动,在全省率 先成立了训诫教育中心,创新推行了“三位一体”训诫警告教育机制,大力推行信访评估,开展信访救助活动,这一做法被国家信访局在全国推广。全省规范信访秩 序依法处置非正常上访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我县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县、建国60周年庆典期间维护稳定暨信访工作先进县,被省委信访工作 领导小组评为“2009年度信访工作显著进步县”,被省委政法委评为全省集中处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先进县。切实加强政法综治队伍建设,完成了县公安局、检 察院和看守所搬迁,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公众安全感明显增强。加强煤矿、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全面治理34座存在隐患的尾矿库,杜绝了重特大安全事故发 生。
(六)着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持续推进“两转两提”,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进一 步提高行政效能、提高公务员素质,服务型政府建设迈出新步伐。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支持政协参政议政,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211 件,满意率100%。 创新开展“效能飓风”行动、“股室站所大评议”活动、区域经济环境“大走访”活动,政风行风、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成效。物价、审计、武装、档案、人防、县 志、发展研究、通讯、信息化、民族宗教、妇女儿童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以特殊之举破解困难之局,取得的成 绩极其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各位 代表、委员,并通过你们,向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付出艰辛劳动、做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县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 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层次 不高、竞争力不强、环保压力过大等问题在危机中凸显,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刻不容缓。二是乡镇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产业集聚区、城镇基础设施仍不完善。 三是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与财政收入的矛盾日益加剧。四是农业基础依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五是对外开放程度低,招商引资前期工作和基础性工作不扎 实。六是第三产业发展不快,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七是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社会稳定形势不容乐观。八是经济发展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对 此,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