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广播电视大学言语交际学复习指导(2)

时间:2015-07-24 22:12来源:国家开放大学 点击:
答案: 一、填空(22分): 1 历史 结构形式 2 符号 所指 能指 3 先赋性 4 活跃性 潜隐性 5 文化习俗 社会规范 6 角色 语境 话语 7 语境 8 间接言语行为 9 排列 变形。 10 利奇 礼貌原则 11 话题安全 12 出发点 谈
  
 
答案:
一、填空(22分):
1           历史  结构形式
2           符号  所指  能指
3           先赋性
4           活跃性  潜隐性
5           文化习俗  社会规范
6           角色  语境  话语
7           语境
8           间接言语行为
9           排列  变形。
10       利奇   礼貌原则
11       话题安全
12       出发点  谈论中心
13       北京语音
14       连贯  简明
15       公文
16       语境意义
17       角色间  角色内
18       会话含义
19       话语  言语行为
20       意义明了  表述简洁
21       对象安全
22       少贬人扬己
23       交际意图  语用意义
24       语境
25       语言能力
26       应用研究
27       陈望道
28       普遍  言语交际
29       间接言语行为
30       强烈的感情  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
31       文字规范  标点符号  数字规范
32       事实  说话人的思想
33       语言意义
34       社会规范
35       社会角色  地位
36       依赖性
37       正确  规范
38       莫里斯  语境
39       概念  音响形象
40       均衡
41       话题集中  语义贯通
二、名词解释:
1           信用准则:信用准则规范交际主体的承诺类言外行为,要求交际主体有诚意履行自己的承诺。
2           语境,是交际主体进行言语交际活动的环境。
3           言语交际学所谓的“语言能力”,指的就是人们规范地使用自己的母语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关于母语的一系列知识。
4           言语交际中的安全原则,是要求交际主体不因为从事言语交际活动,而给自己、他人或社会带来以外的损失或威胁。
5           任何人在都要扮演许多不同的社会角色,社会心理学把个体所扮演的所有角色的集合称作角色丛。
6           数量准则针对交谈中内容的详尽程度,准确地说,是针对话语中包含的信息量。要求说话人该说多少就说多少,不能多也不能少。
7           任何人在都要扮演许多不同的社会角色,社会心理学把个体所扮演的所有角色的集合称作角色丛。
8           数量准则针对交谈中内容的详尽程度,准确地说,是针对话语中包含的信息量。要求说话人该说多少就说多少,不能多也不能少。
9           情景语境,是指交际主体从事言语交际活动当时的具体情景。
10       言语交际学所谓的交际能力,是指交际主体恰当地应用语言开展交际活动的能力。
11       在社会心理学中,角色体现为一个人由其在社会关系中位置决定的,拥有相应权利和义务的地位、身份等。
12       话语的语用意义,是指交际主体说出这一话语的意图。也就是说,这句话由这个人在此时此地说出来,他的意图是什么。
13       潜在受话人指言语交际活动中除交际对象以外的听读者。
14       我们把这种至少两个人之间进行的,以人际交往为目的的言语活动,称作“言语交际”。
15       公共道德准则,就是要求个人的言语行为应与公共道德和公众利益相一致,言语交际不得违背公共生活准则,不得破坏社会文明风尚和公共生活秩序。
16       话语的语言意义,就是一般所谓的字面意义。话语是由语言中的词汇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而的,因此,语言意义也不妨看作是组合话语的词汇的意义按一定的方式叠加的结果。
17       地点安全准则,要求在言语交际时注意交际地点的选择,以回避潜在受话人。
18       话语的语言意义,就是一般所谓的字面意义。话语是由语言中的词汇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而的,因此,语言意义也不妨看作是组合话语的词汇的意义按一定的方式叠加的结果。
三、简答:
1、(1)依附性。(1分)语用意义的依附性是不同于语境意义的依附性。(1分)它是依附于交际主体而产生的。(1分)
(2)不对称性。(1分)语用意义的不对称性,是指话语的语言意义与语用意义的不对称,具体地说,是就话语本身意义与主体交际意图之间的不对称。(2分)一种交际意图可以用不同的话语来实现,同样的话语也可以被不同的人用来实现不同的交际意图,因此,话语的语言意义和语用意义之间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因而是不对称的。(2分)
2、①言语交际学所谓的交际能力,是指交际主体恰当地应用语言开展交际活动的能力。(4分)
②交际能力的内容:A关于交际主体自身的知识。B关于语境的知识。C关于如何适应交际主体和语境因素,开展成功交际知识。(3分)
③交际能力保证交际的得体性,让人能够交际的内容、对象、场合等说出恰当的话语。(1分)
3、(1)索绪尔认为语言从本质上是一种“符号”,概念和音响形象分别就是符号的“所指”和“能指”,因而一种语言就是一个符号系统。(4分)
(2)索绪尔这样界定言语,实质上是把言语活动排除出去,因为索绪尔认为“在言语中没有任何东西是集体的;它的表现是个人的和暂时的”,因而是十分困难的,在于为语言学确立了真正的研究对象,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4分)
4、(1)言语交际学只研究“言语”交际现象,即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2分)可以说,在任何领域、为任何目的、以任何方式进行的交际,只要使用了语言手段,都在言语交际学研究范围之内。(2分)
(2)言语交际学应研究“普遍”的言语交际现象。(1分)所谓“普遍”的言语交际现象,是说言语交际学力图覆盖所有的言语交际领域。(2分)言语交际学所关注的言语交际现象不应局限于某些领域、某些目的或某种方式的言语交际。(1分)
5、(1)概括性。(1分)语言意义的概括性,是指有些话语虽然其语言意义是清楚的,但离开一定的语境就无法确定其所指的是何具体事物或现象。(3分)
(2)模糊性。(1分)语言意义的模糊性,是指有些话语虽然其语言意义是清楚的,但是作为一个整体它可以被不同的人用来实现不同的交际目的,离开一定的交际主体和语境,无法确定这段话语究竟隐含怎样的寓意(3分)
6、(1)来自角色伙伴的期望,(2分)如一个人在家中,妻子希望他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在单位,领导希望他是一个称职的下属。(1分)
(2)来自周围观众的期望,(2分)如例如一个非常惧内的丈夫,在妻子面前,会象妻子期望的那样言听计从;但如果有别人在场,他又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所修正。(1分)
(3)来自社会的期望。这是最高层次的期望。(2分)
7、(1)这是现代信息理论关于一次具体的表达和接受过程的模式图,(1分)编码是指将所需传递的信息按某一符号系统的规则转译成代码的过程。(1分)代码是指用以传递信息的符号或符号组合。(1分)解码是指将所接受到的代码按某一符号系统的规则转译成信息的过程。(1分)
(2)m1      m2      m3模式是编码     代码     解码模式的进一步抽象,(1分)这个模式中m1表示说话人脑子里想表达的意义,(1分)m2表示话语中实际包含的意义(1分)m3听话人脑子里得到的意义。(1分)
8、(1)在这类言语行为中,人们往往使用自己最擅长的语种或方言。(2分)
(2)在这类言语行为中,人们一般会采用自己最熟悉的说话方式。(3分)
(3)这类言语行为所形成的话语,可能是残缺不全、断断续续、甚至是不合逻辑的。(3分)
9(1)话题集中,一段话要尽可能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如果话题转移,应当有所提示。(2分)话语作为一次言语交际的结果,一般而言,应有一个明确、集中的话题,特别是单个 交际主体的连续话语,在长度有限的情况下,要尽量中在一个话题上。(2分)这由包含两项要求:一是避免中间突然岔断。二是要注意克服讲话漫无边际、游离主题的毛病。(2分)
(2)语义贯通,这就要求话语前后的语义连贯、顺畅,而不是相互矛盾、脱节。(2分)
 
10、(1)情景语境,是指交际主体从事言语交际活动当时的具体情景。(4分)
(2)情景语境的的制约作用,总的原则是交际主体的言语行为应当与他所处的时间、地点,所谈论的的话题及其方式有所关联、保持协调,并且考虑到交际对象和潜在听话人的情况。(4分)
11、首先,在这类言语行为中,人们往往使用自己最擅长的语种或方言。(2分)
其次,在这类言语行为中,人们一般会采用自己最熟悉的说话方式。(3分)
再次,这类言语行为所形成的话语,可能是残缺不全、断断续续、甚至是不合逻辑的。(3分)
12、①、避免晦涩的词语;(2分)②避免歧义;(2分)③说话要简要;(2分)④说话要有条理。(2分)
四、用你学过的知识分析下面的材料,这个材料对你有何启示:
1、(1)我们在交际中一定要遵循礼貌原则:少损人利己、少贬人扬己、多赞同他人三项准则。(6分)
(2)           材料中的B显然违背了礼貌原则,他为了显示自己的优越而伤害对方的自尊心,给对方带来难堪。A的嗓音可能不好,但是敢于站出来为大家唱歌,勇气可佳,应该给予鼓励,也就是要多赞同他人,而不能用粗鲁的话语挖苦人。(7分)
(3)违反礼貌原则往往会使自己陷于被动,使交际难于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在交际中一定要遵循礼貌原则。(3分)
2、(1)含蓄,就是不在话语中把想要表达的意思全部讲清楚,留下一些东西让交际对象去意会。在日常交际中,含蓄因为表述委婉曲折而不浅白直露,因此,在表达交际对象不利的意义时,更容易被对方接受,且可以避免矛盾激化。(7分)
(2)售货员没有直接说是这位顾客的儿子偷吃了果酱,而是采取了十分委婉含蓄的说法,通过“称”字去刺激那位妇女的联想,其实就等于告诉她,你儿子在回家的路上偷吃了。这种“换一样说法”的做法,充分地照顾了对方的面子,使她乐于接受,交际效果是不错的
(3)我们在日常交际中,要学会运用含蓄方式,尤其是在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时。但含蓄不能滥用,在需要明确传情达意是决不能含蓄(3)
3、(1)诚实准则规范交际主体的陈述行为,要求他对事物或现象的描述要尽可能符合过去或现在所发生的事实不能无中生有、夸大其词、文过饰非、隐瞒真相。总之,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6分)
(2) 材料中的那些所谓“创新菜名”事实上违反了“诚实原则”。为了牟取私利,猪大肠却叫“呼啦圈”,普通的面饼却叫“老公饼”“老婆饼”,是欺诈行为。这种行 为有可能暂时得逞,但到头来,吃亏的还是商家自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经济实体都有可能因为不诚实而失去别人的信任,进而失去生存的空间。(8分)
(3)  我们在日常交际中一定要遵循诚实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2分)
文章标签:东莞广播电视大学言语交际学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