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育婴师2015年考试试题加答案(5)

时间:2016-08-01 22:29来源:广东人事考试网 点击:
75、新生儿脑重量平均为350克1岁时可达500克,( d )接近成人水平达1200克、 A、2岁 B、4岁 C、3岁 D、6岁 76、下列对婴儿皮肤的特性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c )、 A、保护功能差 B、代谢活跃 C、皮肤表层体温调节能力强
  
75、新生儿脑重量平均为350克1岁时可达500克,( d   )接近成人水平达1200克、
A、2岁      B、4岁      C、3岁       D、6岁
76、下列对婴儿皮肤的特性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c   )、
A、保护功能差  B、代谢活跃 C、皮肤表层体温调节能力强  D、皮肤渗透作用强
77、因为婴儿( b   ),所以尽管是生理性远视,但对近距离看仍较清楚、
A、眼球前后径短         B、晶状体弹性好,调节能力强
C、眼睛容易斜视         D、眼球前后径长
78、下列对婴儿耳的发育特点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d  )
A、咽管短     B、咽管平     C、对嗓音敏感    D、对周围声响敏感度差
79、婴儿热能的需求量主要以( a   )作为基础、
A、自身热能的消耗量         B、平均年龄的消耗量
C、同年龄段的平均需求量     D、同年龄段的平均消耗量
80、营养素是指(  D  )
A、提高人体智能的主要能源        B、维持生物生存的主要营养物质
C、维持植物生存的主要营养物质    D、维持人类生存的主要营养物质
81、蛋白质缺乏会导致( b   )
  A、某些皮肤病  (如湿疹等)   B、营养不良,生长发育缓慢,免疫力下降
  C、体重轻,易疲劳,头晕等     D、消化缓慢,消化不良
82、影响大脑发育,引起( b   )多是由于脂肪摄入不足而引起;肥胖则多由脂肪过量而引起、
  A、营养不良,长发育缓慢,免疫力下降    B、某些皮肤病(如湿疹)
  C、体重轻,易疲劳,头晕等              D、消化缓慢,消化不良
83、下列对碳水化合物过量对婴儿的影响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c   )
  A、婴儿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蛋白质摄入减少会造成表面看去较胖,但体质健康水平低下
  B、婴儿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蛋白质摄入减少会造成免疫力下降,肌肉发育差,肌张力低下
  C、婴儿碳水化合物缺乏会造成体重过重,发育提早等
  D、婴儿碳水化合物摄入过量会转化成脂肪,造成肥胖,产生腹泻
84、易缺乏又对婴儿发育影响较大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 a   )等、
A、钙、铁、锌、碘         B、钙、铁、磷、铜
C、钾、镁、钴、钵         D、钴、氟、锌、硫
85、钙缺乏可能会引起(a    )
A、佝偻病和手足抽搐       B、血红细胞减少,产生贫血
C、矮小症,异食癖,食欲减退,伤口愈合差等    D、白血病,智力低下,呆傻等
86、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矿物质是( b   )
A、铁      B、钙     C、硫     D、碘
87、胎儿头占身长的( a   )。
A、1/2    B、1/3    C、2/3      D、1/4
88、人类在进行过程中所获得的基本情绪大约有( d   )种。
A、2-4种       B、4-6种     C、6-8种       D、8-12种
89、婴儿喂养可以选择的奶类有( b   )
A、原奶   B、配方奶     C、炼乳     D、酸奶
90、给婴儿准备温白开水,适宜温度为( c   )左右。
A、25-30度      B、30-35度       C、35-40度    D、40-45度
91、给婴儿洗澡,洗澡水应是开水放凉至(B  )。
  A、34-38度        B、38-42度       C、44-48度        D、48-52度
92、正常情况下,在( a   )个月时时,婴儿头围和胸围基本相等。
A、6-12       B、12-21       C、24-28       D、30-36
93、大动作训练要做到( d   )。
A、时间短、次数少 B、时间长、次数少C、时间长次数多D、时间短、次数多
94、婴儿最早的感觉是(A  )。
A、触觉      B、听觉     B、视觉      D、味觉
95、( B )和语言一样,是婴儿进行人际交流的重要手段。
  A、动作      B、表情      C、情绪        D、音乐
96、至(  c  )岁时,心脏神经装置开始具有成人的特征。
A、3        B、4         C、5       D、6
97、月龄为1月的婴儿24小时平均喂养次数为( d   )次。
A、4—5        B、5—6          C、6—7       D、7—8
98、1岁儿童24小时每公斤体重水入量为(B  )ml。
A、120-135      B、140-155       C、160-175       D、180-195
99、高温消毒奶嘴,可以用水煮沸,等水沸腾( c   )分钟时取出。
  A、1    B、3     C、5      D、30
100、半岁以内的婴儿可以( a   )个月量一次身高。
   A、半      B、1       C、2       D、3
101、大动作训练时要随时用( c   )和语言与婴儿进行沟通。
   A、表情        B、手势      C、体态语       D、音乐
102、一般情况下,婴儿( c   )个月可以识别人与物。
A、2        B、4        C、6        D、8
103、婴儿自我意识发展一般经历( c   )个阶段。
A、2       B、3        C、4       D、5
104、碘主要用于( a   )
A、制造甲状腺素B、多种酶的激活剂C、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D、稀释血液
105、对维生素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   )
A、维持人体健康必需的有机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 “动力”B、维生素是机体的组成部分C、维生素能够给人体提供热能,能作为机体组织的成分D、维生素供给量的多少对人体没有影响
106、水缺乏可造成( a   )
A、婴儿代谢紊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B、消化液稀释,引起婴儿消化不良
C、水缺乏对婴儿的生长没有影响D、婴儿营养不良
107、让婴儿有规律地按比例摄取营养素,提供婴儿活动和维持机体发育的热能是指(  c   )
A、合理营养      B、合理供给维生素 C、合理的喂养     D、合理教养
108、(c    )是对职业培训不正确的描述。
A、职业培训产生的原因是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B、培训对象是要求就业和在职的劳动者C、职业培训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才能完成D、职业培训以提高素质及职业能力为目的
109、适应婴儿生活的环境( a   )
A、有利于婴儿健康成长    B、有利于婴儿睡眠
C、有利于婴儿运动        D、有利于婴儿新陈代谢
110、婴儿新陈代谢( a   )
 A、旺盛          B、迟缓        C、丰富          D、不宜掌握
111、选择婴儿床应(b    )
 A、有利于婴儿在床上练习抬头   B、利于骨骼生成
 C、符合父母的意愿             D、遵循老人的喜好
112、育婴师学习居室卫生的目的是( c   )
   A、学习识别家具的质地   B、学习清扫房间的便捷方法
   C、营造有利于婴儿健康的生活环境   D、有利于家长掌握婴儿的发展规律
113、婴儿居室的湿度应为( C )
   A、30—40℅       B、40—50℅        C、50—60℅      D、60—70℅
114、水浴开始时,水温在( D   )
  A、25度左右     B、28度左右    C、30度左右     D、31度左右
115、婴儿发生腹泻后,如果采用牛奶喂养( b   )
A、停止喂食B、将牛奶做半倍的稀释 C、减少喂奶次数 D、增加辅助食品
116、影响婴儿尿液的因素(a    )
 A、气温、饮水量      B、食物         C、情绪       D、睡眠
117、当人在觉醒状态下生长激素( A  )
A、明显减少       B、明显增加       C、无明显变化        D、不分泌
118、随着新生儿大脑皮层的发育,新生儿的睡眠时间( a   )
   A、逐渐缩短      B、逐渐延长       C、没有变化       D、变化不大
119、婴儿重度脱水眼窝和前囟(  a  )
   A、深陷        B、明显凸起      C、无明显凹陷      D、一般会凹陷
120、婴儿重度脱水失水量约为体重的( D )
   A、5℅          B、8℅        C、10℅      D、10℅以上
121、中度脱水失水量约为体重的(  d   )
   A、2—3℅        B、3—4℅        C、4—6℅       D、5—10℅
122、轻度脱水失水量约为体重的(  d   )
   A、1℅           B、3℅       C、4℅        D、5℅
123、( c   )是婴儿失水过多的表现。
   A、水肿          B、嗜睡         C、口渴      D、盗汗
124、婴儿所需的水量取决于( b   )
   A、肌体对蛋白质的需要   B、肌体对热量的需要   C、肌体对维生素的需要   D、肌体对糖分的需要
125、蔬菜急火快抄可保留维生素的( c   )
A、30—40℅       B、50—60℅       C、60—70℅      D、70—80℅
126、烹调方法以( a   )为主。
  A、焖、烩      B、熘       C、炸      D、炝
127、发酵面团时尽量采用鲜酵母以降低面粉中的(D  )
   A、鞣酸        B、草酸         C、植酸           D、碳酸
128、断奶后的婴儿逐渐适应各种辅食后可开始每天( b   )膳食制度
   A、三餐三点       B、三餐两点     C、三餐一点      D、二餐二点
129、根据婴儿的不同的活动内容和( a   )妥善配置食物
A、饮食习惯     B、排汗量      C、热能消耗量     D、兴趣
130、夏季食谱要考虑的季节因素是( d   )
   A、多选豆制品    B、多选肉、蛋、奶    C、增加含脂肪的食物   D、气温高、出汗多、以清淡为主
131、冬季食谱可增加一些( b  ) 的食物
A、清淡      B、含脂肪      C、凉性     D、水分多
132、100毫升牛奶可提供( A )钙
 A、50毫克      B、80毫克      C、100毫克      D、120毫克
133、动物性食物不含( c   )
 A、蛋白质    B、钙     C、膳食纤维     D、 锌
134、动物性食物可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a  )
  A、优质蛋白质     B、碳水化合物     C、维生素A、源     D、纤维素
135、为婴儿选择蔬菜的特点是( c   )
 A、根茎类和叶菜类搭配   B、含粗纤维丰富   C、深浅搭配   D、颜色鲜艳
136、粮食被称为主食是因为它的( c   )含量高
   A、脂肪     B、植物蛋白质      C、碳水化合物     D、族维生素
137、粮食所提供的热能应达到每天总热能的( b   ),所以称为主食
A、75℅      B、50℅      C、95℅      D、25℅
138、婴儿喂养不足会出现那些症状( a   )
 A、便秘、入睡困难、增重不足等     B、便秘烦躁不安、厌食等
 C、入睡困难、拒绝进食、体重不增等 D、不停哭闹、增重不足、拒绝进食等
139、下面哪一组症状反应的是婴儿喂养过度( c   )
A、呕吐、便秘 、入睡困难       B、烦躁不安、哭闹、便秘   
C、肚子不舒服、溢奶            D、多度增重、虚胖
140、正确的区别溢奶与呕吐( a   )
A、溢奶是自然现象,呕吐是由疾病引起的B、有少量的奶从口中流出是溢奶,有少量的食物从口中吐出是呕吐C、喂奶后时间不长有少量奶流出为溢奶,喂奶后一定时间婴儿吐出大量的奶为呕吐D、有少量的奶溢出为呕吐,进食后吐出大量食物为溢奶
141、人工喂养的婴儿易发生便秘,主要原因是( b   )
A、食物过杂   B、饮水过少 C、食物温度偏高  D、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过低
142、婴儿腹部绞痛常见于3个月以内的婴儿,出现( a   )症状可判定婴儿肚子

A、婴儿突然剧烈哭闹B、拒食脚冰凉C、嗜睡,面色潮红D、大便次数增多
143、婴儿出生6个月后从母体获得的抗体逐渐( c   )
A、增多   B、降为零   C、减少   D、变异
144、湿疹形态有红肿,脱皮,破损等多种,主要表现为( b   )
A、疼痛   B、瘙痒    C、发烧    D、呕吐
145、新生儿常见病 包括(  a  )
A、脐带发炎,鹅口疮,皮肤异常等     B、乙脑,白喉等  
C、脑膜炎,结膜炎等                 D、湿疹,中风等
146、婴儿发展评价的方法不包括( d   )
A、观察评价法   B、发育筛查法       C、发育诊断法     D、推测想象法
147、育婴职业工作内容的模块有( a   )
A、生活照料,日常生活保健与护理,教育   B、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婴儿看护
C、喂养和教育                           D、生理和心理的健康调理
148、正常健康婴幼儿熟睡时,以下哪种情况不正常(  d  )
A、安静不哭闹                          B、头额可有微汗   
C、有事出现动眼,微笑,皱眉等小表情    D、易醒,皮肤发热,呼吸急促
149、婴幼儿出生后首先髓鞘化的神经纤维是在感觉通道部分,大部分髓鞘化在出生后(B )完成。
   A、半年       B、1—2年       C、3年        D、4年
150、以下( a   )消毒方法是不正确的。
A、清水擦洗     B、煮沸     C、用消毒剂     D、曝晒
文章标签:初级育婴师考试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