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习题及范文点评(3)

时间:2013-09-11 09:45来源:广东人事考试网 点击:
作为第二产业中的中流砥柱,煤炭生产和加工业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之产生的环境污染与安全生产问题也在近年来显得尤为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旷难频发的今天,我
  
  作为第二产业中的中流砥柱,煤炭生产和加工业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之产生的环境污染与安全生产问题也在近年来显得尤为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旷难频发的今天,我们不禁要问,生命的价格可以用GDP来衡量吗?答案是:不能, 我们不要带血的GDP。
  (首段即引入煤矿安全问题,紧扣主题,且直接亮明观点,在煤矿生产中不能只注重GDP增长,要以人为本,安全生产。“带血的GDP”使语言更为生动,值得借鉴。但值得注意的是,本题的主题限定为煤矿安全问题,在文中就不应提到环境污染问题,极易给人偏离主题的印象。)
  煤炭行业的崛起要追溯到上世界90年代末期, 随着国际国内市场对煤炭需求的不断上涨,煤炭价格也与日俱增, 巨额的利润吸引越来越多的人都投身到煤炭的挖掘工作中来, 一些安全措施匮乏的“小煤窑”拔地而起, “煤老板”如雨后春笋般成为社会中的一份子, 他们大多来自煤炭储量丰富的地区, 虽然有些人的受教育程度甚低, 但丝毫不影响他们发家致富的步伐。
  (这一段对煤炭业兴起的背景进行了介绍,语言风格仍比较生动,但缺乏实质性的思想内容或观点,很难看出作者的意图和倾向性。)
  于此同时, 为生计而奔波的矿工们却终日生活在暗无天日的煤窑中, 为了养家糊口, 他们不得不在恶劣的环境中冒着生命危险工作,为了追求利润,有些“小煤窑”甚至没有安全生产防护措施, 也没有相应的保障制度,这使得矿工的生命得不到保障。 据报道, 2000年到2004年期间发生的矿难,80%以上都是发生在条件简陋,证件不齐全的“小煤窑”中,矿工遇难人数数以千计。
  (此段可以看出作者对煤矿工人不合理境遇的同情,但该段仍属于描述性段落,缺少议论,缺少实质性内容。)
  面对频发的矿难,政府执政能力也遭到拷问,政府在管理审批过程中的职权责问题也遭到批评。为此,从国务院到安监部门,再到地方政府分别做出部署,采取多种措施,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以重灾区山西省为例,到2009年6月已经基本实现了对无证违法开采的小煤窑的取缔, 并且实现了国有大型煤矿对私有中小型煤矿的合并工作。于此同时安全措施的建立与完善工作也在不断施行,据悉,目前山西已开始在全省五大煤矿集团推广井下救生舱,其中7个试点矿井中有的已建成井下避难室和救生舱,有的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该段提出了在煤矿安全问题上的政府职责,但浅尝辄止,没有深入论述政府在这一问题上应当承担哪些职责,只是以举例方式列举了政府部门已经采取的措施。这种叙述政府成绩类似歌功颂德的语句,在开头或结尾用一两句话提一下即可,不必占用较多篇幅。我们更多的应该从政府措施中提炼对策,而不应停留在叙述阶段。)
  智利矿工被成功营救的案例说明, 不可否认,煤炭行业存在风险, 但只要我们做好“准备”,风险是可以规避的。而这些“准备”包括:明确划分各部门职权责, 落实问责对象和问责主体;对煤炭行业进行一体化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完善安全保障制度;鼓励媒体和群众发挥监督作用;对煤炭经营主和矿工加强宣传教育;等等等等。
  (该段具体提出了针对煤矿安全问题的具体对策,对策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值得借鉴。缺点在于每一条对策缺少必要的论述,缺少一定的深度。)
  总而言之, 只有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经济发展才有意义,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 生命的价格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 矿工家属的眼泪不会浇开经济建设的幸福之花。安全生产,刻不容缓。
  (最后一段的优点在于能够呼应题目,使文章更为统一,同时点出了安全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点出了“以人为本”的宏观政策,使文章上升了一定高度,且语言十分生动。值得我们借鉴。)
  总评:
  文章的优势在于语言生动,如“带血的GDP”、“经济建设的幸福之花”等运用了比喻等较多的语言技巧,有一定新意。且句式富于变化,除了一般的陈述句以外,能够运用设问句等句式,有更强的表现力,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读性。且能够做到引用实例,以事实支撑自己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劣势在于,首先,文章的文体不尽合理。虽然本题题目仅要求写一篇文章,并未明确规定文体,但一般来说,申论文章以议论文文体较为适宜,因为议论文更能突出作者的观点,也更有利于将作者的观点阐述清晰。这篇文章从整体上看叙述多而议论少,更倾向于记叙文,不太符合议论文的文体要求。
  其次,文章观点性内容太少。文章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基本上都属于描写性段落,叙述了一些客观事实,但并没有作者观点。申论主要考查公务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文章应将重点落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而不应将过多篇幅用在描写问题上,叙述多而议论少,使文章缺少实质性内容。
  再次,文章结构不尽合理。这篇文章首先在第一段提出观点“不要带血的GDP”,然后对煤矿安全问题从矿主和矿工的现状两方面进行了描写,再叙述了政府的具体措施,最后提出对策,结构十分混乱。我们认为,这篇文章可以采取这样的结构:提出观点——“不要带血的GDP”,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由此引出政府职责,以对策的形式阐述政府如何履行职责。总体上来讲,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考生也可选择其他结构,但一定要注意文章前后的逻辑关系。
最后,文章字数不满足题目要求。本题题目要求1000—1200字,这篇文章字数不足1000字,考生在考试中应注意要避免因粗心从这种小处失分。

参考例文:
完善安全避险系统 构筑矿工生命方舟
    近期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再次引发各界关注,使我们对于安全生产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产生了一些新思考。智利矿难的成功救援,同河南平禹矿难造成的重大死伤构成了鲜明对照,表明推动煤矿企业建立完善井下安全避险系统,为矿工筑起生命的方舟已经刻不容缓,这不仅是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到国家形象的重大问题。
文章标签: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