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习题及范文点评(4)

时间:2013-09-11 09:45来源:广东人事考试网 点击:
我国是一个矿难多发国家,虽然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力度持续加大,不断采取多种措施,但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重特大事故多发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也给国家的形象造成了
  
  我国是一个矿难多发国家,虽然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力度持续加大,不断采取多种措施,但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重特大事故多发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也给国家的形象造成了影响。以矿难为代表的中国式安全生产困局,暴露出一些企业重生产轻安全、安全管理薄弱、主体责任不落实,一些地方和部门安全监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
  安全重于泰山,生命高于一切。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业必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切实把职工的生命安全摆在政府管理和企业运营的第一位,把自身的责任落到实处。
  从我国的实际来说,以往一些矿难救援之所以成功率不高,没有实现最大限度地抢救生命这一核心目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缺乏井下避险设施,一旦发生事故矿工无处可藏匿、难以在井下长期坚持。山西按照经济发展规律,结合智利矿难救援经验,采取推广井下救生舱的举措,对于完善我国矿难救援机制有普遍借鉴意义。在落实矿领导带班下井等制度措施的同时,也应该用井下紧急避险体系等技术手段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把制度措施与技术手段结合起来,实现综合治理,确保煤矿事故的有效预防和成功救援。
  必须按照国家3年建立六大系统的要求,破解资金投入、技术标准和执行力度三道难题,加快推进六大安全避险系统建设,把各种技术设施、装备建设成为能够全面对接、互联互通的安全防护体系,为井下作业的矿工提供完善和可靠的生命保障。首先,要把企业作为煤矿安全避险系统建设的投入主体,在企业预算中必须安排一定的资金保障安全设施建设和安全技术研发的需要。企业在保障安全上面每投入一分钱,由此带来的工人生产积极性提高等经济效益,以及企业形象改善等社会效益,将千百倍于原始投入。其次,国家有关部门应在借鉴外国安全避险制度建设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探索制定井下避险设施统一的强制标准,使推广井下避险系统拥有可行的依据。再次,安全生产监管等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并借助媒体的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发现和整治问题,确保企业安全资金投入到位、规章制度落实到位、技术标准执行到位、安全设施配置到位,逐步按时、按标准将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全面建立起来,为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奠定可靠的基础。
完善安全避险系统,虽然不能保证每一个矿工的绝对安全,但将给他们创造更多的生存机会,这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随着井下避险系统的推广,各级政府和企业更加注重以安全发展保障科学发展,一定能推动社会在安定和谐中不断进步。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习题及范文点评(2)
背景材料:
  稀土不是一种土,而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镧(La)、铈(Ce)、镨(Pr)、钕(Nd)等17种金属元素的简称。它在许多高科技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比如用在iPhone中,用在激光武器中。在各国,稀土都被列为发展高科技的关键元素和国家战略元素。
  中国是稀土资源大国,占全球稀土资源的41.36%。很长一段时间,全球的稀土供应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对于战略物资稀土,西方国家的做法显示了其长远谋略;但在经济利益和出口压力的双重刺激下,中国的稀土生产长期供大于求,稀土价格也一直在低位运行。实际上,国土资源部从1999年以来进行过无数次的清理工作,针对的问题包括滥挖滥采、产能过剩、秩序混乱,采取的措施包括总量控制、炸毁非法矿井、没收生产设备、司法介入、许可证、与基层政府签订责任状、与矿山签订合同书……这些措施力度之强,持续时间之长,几乎达到了管理部门的权力极限。然而乱象依旧:调整产业结构和控制生产总量的政策一败再败、可持续发展开采无法实行……
  2009年底,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审议通过《2009—2015年稀土工业发展规划》,明确从战略高度调控中国稀土产业。未来5年,中国稀土出口配额的总量将控制在3.5万吨/年以内
  作答要求:
  请根据材料反映的问题,联系实际,自选角度,写一篇1000~1200字的文章。
  要求:紧扣材料和客观实际,观点深刻,语言流畅。
  范文及点评
  一类文:湖北省武汉市孙某
多管齐下 保障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稀土蕴藏量和产量在世界上都排第一,是举世公认的稀土资源大国。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利益和出口压力的双重刺激下,稀土资源却一再被贱卖,甚至“黄金”被卖出了“萝卜”价。不仅如此,稀土行业一直出于滥挖滥采、无序经营的环境中,稀土资源大国远远没有成为稀土资源强国。
  (文章首段开门见山、简洁到位。首句指出我国稀土资源蕴藏量丰富的优势,笔锋一转着重凸显我国稀土资源遭遇“黄金”被卖“萝卜价”,稀土行业无序经营,稀土大国优势没有充分发挥的问题。逻辑严谨又不失自然,语言规范又不失生动。)
  造成资源大国没有成为资源强国的原因,一是稀土资源行业秩序混乱,产业内部恶性竞争,处于行业监管的真空区;二是,稀土资源利用和开发过度,产能过剩,致使出口价格一直处于低位;三是,稀土产业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企业“小、散、乱,产业结构不合理。发达国家已经将稀土列为战略储备资源,我国政府也应高度重视稀土产业,采取多种措施,保障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
  (本段分析了我国稀土资源大国没有成为稀土资源强国的原因,与上段衔接自然,原因涉及行业秩序混乱、监管缺失、过度开发、产能过剩、科技落后等方面,分析合理、条理清晰。对比发达国家对待稀土资源的战略高度进而指出我国稀土资源应实现可持续发展,据此点明主题,并对下文提出对策起到启下作用。)
  从立法上规范稀土产业秩序,加强监管力度,保障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国稀土产业之所以会混乱无序,其根本原因是立法滞后、监管不够。国家应从立法上规范稀土矿业采矿秩序,严格执行采矿许可证制度,严禁无证采矿,禁止乱采乱挖行为。同时,建立稀土行业监管协会,明确监管内容和方式,从稀土生产、加工、出口等多角度全方位对稀土企业进行监管,使稀土产业走上合理经营、健康发展的道路。
文章标签: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