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习题及范文点评(6)
时间:2013-09-11 09:45来源:广东人事考试网 点击:次
(对策四是从落实干部责任的角度来提的,措施论述详细、具体,体现一定可操作性。) 科学合理开发和保护稀土资源事关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国家的战略利益。只有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科学合理开采,加强监督打击力度才能
(对策四是从落实干部责任的角度来提的,措施论述详细、具体,体现一定可操作性。)
科学合理开发和保护稀土资源事关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国家的战略利益。只有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科学合理开采,加强监督打击力度才能使我国稀土资源实现可持续开采,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申明文章论点,强调稀土资源对我国的战略意义,主旨升华到新高度。)
总评:
本文针对“稀土资源保护”问题,比较全面地分析了低价出口的原因,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又从多个角度提出对策,解决办法合理可行,论述与材料联系紧密。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行文流畅,语言严谨,又不失生动性,体现了很强的时政把握能力和申论写作能力。
本文也存在不足之处。“开发”与“保护”是对稀土资源进行的两项不同的举措,“开发”侧重政府、企业对稀土资源的开拓、发现、利用;而“保护”则是要将稀土资源作为一种重要战略资源,使其免于受到可能遇到的伤害、破坏或有害的影响。开发与保护对稀土资源同样重要,但两者不可混为一谈。作者无论在题目还是对策中,都将“开发”与“保护”放在一起论述,实则混淆了两者的关系,使论点模糊不清。
三类文 作者 :湖南省张某
调整产业结构 确保长远发展
(标题的优点在于既提出了总体的对策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又提出了工作目标——确保长远发展,涵盖全面,起到了很好的统领全文的作用。且标题提出调整产业结构这一中央宏观政策,提升了文章高度。同时,标题采用对仗式结构,形式规范、齐整,更显大气。标题的缺点在于并没有体现“稀土保护”这一主题,有脱离材料之嫌。)
近年,我国经济一直都保持着高速稳定的发展,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如何保持这个高度发展的势头直到实现全民致富,是国家和所有中华儿女值得深思的一个课题。在面临的所有课题之中,确保国家发展战略物资的充足和安全是势在必行的。
(我们认为,申论文章最好开门见山,首段即应扣住主题。这篇文章开篇虽起点较高,将文章定位到“确保国家发展战略物资的充足和安全”的问题上,但脱离了“稀土保护”的主题,体现主题不鲜明。)
最近成为热点讨论的是,国家关于稀土供求管制。稀土是重要的国家战略元素,而且幸运的是中国是稀土大国,总量将近占全球稀土总量的一半。可是,在经济利益和出口压力的双重刺激下,滥挖滥采,产能过剩,秩序混乱等现象屡禁不止,导致中国稀土生产长期供大于求,稀土价格也一直在拉地运行。尽管国土资源部进行过无数次的清理工作,包括总量控制,炸毁非法矿井,没收生产设备,司法介入等措施,然而收效甚微。
(该段点出了主要问题,并对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紧扣主题,为后文提出对策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如果这一段能够作为首段,开篇即提出,则文章结构更显合理。考生注意该段首句有一表述错误,资料表明我国对稀土管理采用的是“调控”措施,并非“管制”措施,考生要注意表述标准。)
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这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何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潮流中,合理地利用地理资源,真正地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局面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之一。
(这一段提出了总体的工作任务,不仅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作用,也对下文提出的对策措施起到了很好的概括和指引作用。但建议考生在该段提出稀土保护的问题,确保文章紧扣材料。)
从我国实际来说,我认为以下措施是合理可行的:
首先,逐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我国作为成功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中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强的转变,可是和很多 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技术密集性产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发展水平不足;第三产业比例过低;企业生产结果不合理,高耗能, 低效率的问题屡见不鲜。根据地区和企业的具体情况,自我开发或引进先进技术,发展比较优势,合理利用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是我国 长期经济快速和安全的保障。其中,稀土作为发展高科技的不可替代的关键元素,对其的合理管制和开发在我国产业调整的宏图中起着奠基石的作用。
(这一段对“产业结构调整”这一对策进行了详细论述,呼应了文章标题,但严重脱离了“稀土保护”的主题,脱离了材料。产业结构调整应当是针对稀土保护提出的对策,其解决的也应是稀土保护中出现的问题,而不应当孤立提出,反客为主,造成主题不明。且这一段仍是以提出问题为主,没有具体的措施内容,也就是说该段提出了“要做什么”,但没有提出“怎么做”,对策缺乏可操作性。)
其次,坚决执行国家政策。面对诸如此类的产业结构问题,一方面,我国应该运用经济政策的手段,为产业结构的调整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尤其是促进和加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打击不良非法行为,整顿社会风气,明确政策目标。针对整顿稀土问题,于2009年年底,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审议通过了《2009-2005年稀土工业发展规划》,开始从战略高炉调控中国稀土产业。并决定在未来5年,把中国稀土出口配额总量控制在3.5万吨/年以内。虽然,我国稀土出口量减少了,短时间内稀土出口的金额减少了,但是无论是丛长远的经济利益还是国家安全和稳定的发展来看,调整稀土资源的供求平衡是利国利民的一项政策。
(这一段的论述结构颇为混乱,从总体看这一段是针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的具体措施,但措施的第二方面又回到稀土产业治理的问题,提出了制定法律法规的措施,而紧接着又叙述了在稀土保护问题上政府部门提出的宏观政策,说明了调整稀土供求平衡的意义。每一部分的论述都没有深入,都停留在表面上,整段毫无重点。从文章的整体结构来看,这一段应当是论述对策的分论点的段落,应当重点详细论述对策。)
文章标签: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