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卫生高级职称评审已陆续启动。
不少地区的最新通知里,都有一个被反复强调的要求——申报材料必须附有原始数据或原始证明,评审专家可现场抽查。
这意味着,没有原始材料支撑的业绩代表作,很可能直接被判无效!
那么,到底哪些材料属于“原始数据”?要从哪里准备?今天一次性给你梳理清楚。
一、什么是“原始数据”?
原始数据指能直接证明你的业绩真实存在的基础材料,通常包括:
1、病案首页、病程记录、手术记录、用药医嘱
2、实验记录本、统计代码及输出结果
3、技术应用的审批文件、质控记录
4、科研项目结题报告、查新报告、专利证书等
评审越来越重视数据可追溯性,任何“事后补材料”的做法都行不通。
二、专题报告类原始数据
1、病例分析报告
病案首页与病程记录(隐去患者信息)
检验单、影像学原始报告
手术记录、用药医嘱等治疗过程文件
随访结果:复查报告、生活质量评估等
2、技术应用报告
新技术开展审批文件
操作规范、质控记录
应用病例列表、典型病例资料
与传统方法对比分析的数据
三、科研论文原始数据
1、实验研究论文
实验记录本:包含设计、步骤、原始数据、统计过程
需有时间戳、签名、统一编号(严禁散页)
涉及人体/动物实验的,附伦理批件、知情同意书样本
2、临床研究论
例筛选流程图、纳入/排除标准�
原始病例报告表(CRF)及电子数据采集系统截图�
随访记录(含时间点、联系方式、结果)�
统计学分析代码及输出日志文件(SPSS、R等)
四、原始证明材料获取渠道
1、单位证明
科研项目结题验收书(体现申报人贡献)
医学伦理委员会出具的伦理审查证
病案室提供的病例调阅证明(加盖病案专用章)
2、第三方证明
新机构出具的查新报告
数据库收录证明(如SCI、Medline)
专利授权证书、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五、准备原始材料的注意事项
✅ 提早申请:病案调阅、查新、伦理审批都需要周期,别等到申报前夕再准备。
✅ 统一编号管理:实验记录、病例表格统一编号,避免被质疑作假。
✅ 隐私处理:脱敏患者个人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等)。
✅ 备份留存:纸质+电子双备份,防止丢失或无法查验。
原始数据是职称评审的“底线要求”,也是证明个人业绩最有力的证据。
提前一年开始准备原始材料,是通过评审的关键步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