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解读
讲师:汤婧平
一、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主要内容讲师:汤婧平
1.明确了公允价值的定义
公允价值是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即脱手价格。规定了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要求:市场参与者、有序交易、主要市场或者最有利市场、估值技术、输入值和公允价值层次。
改进了公允价值的相关披露: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合理评价公允价值计量所使用的估值技术和输入值,并且能够了解重大不可观察输入值在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中对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的影响。
2.适用范围
本准则适用公允价值的计量和披露,即公允价值计量准则适用于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或披露的情形。公允价值计量框架既适用于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还适用于金融资产、非金融资产。
3.新的公允价值定义
公允价值原定义 | 公允价值新定义 |
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 公允价值是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即脱手价格。 |
(1)明确公允价值是脱手价格;
(2)基于市场的计量,即市场参与者角度;
(3)强调当前市场条件下的有序交易;
(4)计量日;
(5)假定发生交易。
二、什么是有序交易
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假定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交易,是在当前市场条件下的有序交易。
有序交易,是指在计量日前一段时期内相关资产或负债具有惯常市场活动的交易。清算等被迫交易不属于有序交易。
三、什么是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
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假定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有序交易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进行。不存在主要市场的,企业应当假定该交易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最有利市场进行。
企业应当以主要市场的价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不存在主要市场的,企业应当以最有利市场的价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如何识别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
主要市场 | 最有利市场 |
交易量最大和交易活跃程度最高的市场 | 在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后,能够以最高金额出售相关资产或者以最低金额转移相关负债的市场 |
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采用市场参与者在对该资产或负债定价时为实现其经济利益最大化所使用的假设。
市场参与者,是指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中,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买方和卖方:相互独立;熟悉情况,对相关资产或负债以及交易具备合理认知;有能力并自愿进行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交易。
五、估值技术采用的主要方法
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使用的估值技术主要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市场法,是利用相同或类似的资产、负债或资产和负债组合 的价格以及其他相关市场交易信息进行估值的技术。收益法,是将未来金额转换成单一现值的估值技术。成本法,是反映当前要求重置相关资产服务能力所需金额的 估值技术,通常指现行重置成本法。市场法非常现实,收益法可以做高也可以做低,成本法是最保守的估值办法。
六、衔接规定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施行日之前的公允价值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要求不一致的,企业不作追溯调整。
比较财务报表中披露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施行日之前的信息与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要求不一致的,企业不需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规定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