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
1、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过去对事物的感知,对问题的思考,对某件事引起的情绪体验,以及进行过的动作操作。
2、记忆的种类:按内容分(1.形象记忆2.情景记忆3.情绪记忆4.语义记忆5.动作记忆)。
按是否意识到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按照能否加以陈述可分(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3、记忆的过程:1、识记(学习与取得知识经验的过程)2、保持(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存储和巩固的过程)3、再现(从大脑中提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4、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再认.。
对记忆和遗忘进行研究的是德国的艾宾浩斯,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5、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表象,在头脑中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叫表象
6、表象的具有:1.直观形象性2.可操作性3.片段的不稳定性4.概括性。
7、表象可以起到的作用:1、积累感性知识 2、想象的素材 3、感知向思维过度的桥梁。
8、三个记忆系统:
按照存储时间长短的不同分为:1、瞬时记忆【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者感觉登记,(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感觉属信息的输入和登记 )其特点:①具有鲜明的形象性②容量大保留的时间短,图像记忆保持时间为0.25~1秒,声像记忆保持1秒,最长不超4秒③对瞬时记忆加以注意就会转入短 时记忆了】
2、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是可以意识到内容的记忆系统,其特点为1.容量有限,一般我 7+ 2个项目,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记忆广度2.容易记住的是声音而不是形象,3.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4.短时记忆经过复述都可以转为长时记忆】
3、长时记忆 【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其特点:1.他的容量和信息的种类都是无限的,2.他的编码有语义编码和形象编 码,3.长时记忆存储的信息不实有意回忆,人们是没有意识到的。4.长时记忆的遗忘或因自然衰退造成或因干扰造成,干扰又分(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记忆材 料在系列顺序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影响的叫系列位置效应,系列位置效应包括首因效应或首位效应,近因效应或新近效应】
思维言语及想象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感觉认识了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认识了事物的整体,他们认识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现象,属于感性认识阶段,由表及里,去粗取精,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进入理性认识的阶段,这就是思维)
2、思维的特征:①思维的间接性(从已知推断出未知)②思维的概括性(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形成概括性的认识比如:看见“月晕”后经常“刮风”,即得出“月晕而风”的结论)
3、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
4、思维的种类:
一、按思维形态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二、按探索问题答案方面的不同分:复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三、按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分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5、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指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即概念所包含的范围。
注:概念的内涵越深,外延越窄,内涵越窄外延越宽。
6、概念的形成或者叫概念掌握:是指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7、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迁移的作用(是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
2、原型启发的作用(从现实生活中受到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叫原型启发)
3、定势的作用(人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就是定势作用)
8、语言和言语: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而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语言和言 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研究的对象,言语则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言语发展的先天成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
9、言语的活动形式:
1、外部言语及其种类(又分口头言语(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和书面言语)
2、内部言语及其特点①发音器官的隐蔽性②语言的减缩性③速度快
10、言语运动中枢机制:参与言语形式活动的皮质部位有
1、运动性言语中枢又叫布洛卡中枢,受损会导致表达性失语症,
2、听觉性言语中枢又叫威尔尼克中枢,
3、视觉性言语中枢,受损会导致失读症。
4、书写中枢,受损则导致失写症。
13、想象是人对自己已有的表现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想象的种类包括: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又包括1、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2、再造想象:根据语言描述或图表模型示意,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3、幻想是指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指向未来的憧憬不是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