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政府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2)

时间:2013-11-04 08:29来源:广东人事人才网 点击:
二、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 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具有十分重
  

二、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 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总体上看,今年我县经济发展环境将好于去年,经济将继续回升向好,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发展趋势、态势和气势,但形势依然十分复杂。国际金融领域风险并未 完全消除,是否再度出现局部性金融震荡尚不确定,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在后危机时期,我们既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又要调整结构、转型 升级,还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工作中面临的“两难”问题明显增多。总之,我们既要看到发展中的诸多有利条件,增强机遇意识,坚定必胜信心;又要 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见微知著,按照“发挥新优势、融入大战略、保持好态势、跨上新水平”的要求,以更加顽强的拼搏精神去争取更大胜利。

今 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经 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为主线,围绕“做强工业、调优农业、加快发展第三产 业”的工作思路,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农业强基础、求创新,三产推重点、抢突破,扎实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为“十二五”发展 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增长4.5%、13.5%、9%以上;限额以上工业增 加值增长1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力争突破10亿元大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万元GDP能耗降低5.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增率控 制在5.5‰以内。

在实现上述目标的同时,今年还要继续为全县人民办好十个方面的实事。十个方面实事以附件印发,请各位代表一并审议。

围 绕上述要求和目标,今年政府工作要着力把握好六项原则,一是把保增长与调结构、促转型结合起来,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二是把投资拉动与扩大消费结合起来, 增强经济发展的均衡性;三是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与推进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促进“三化”协调发展;四是把推动自主创新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 兴产业结合起来,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五是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与促进发展结合起来,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六是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增强发展的 协调性,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2010年主要工作

(一)扎实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深入开 展服务企业活动。建立健全政策导向、市场开拓、融资服务、困难企业帮扶等长效机制,推动企业服务工作常态化。进一步搞好经济运行调控调节,继续组织企业、 项目单位开展供需对接活动,保障煤电油气运等要素供给。更加注重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推动战略重组、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强化领导分包责任制,实行“一条龙” 审批和“保姆式”服务,凡入住园区的企业,由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和园区所在地政府负责办理需要办理的事务,企业与农民不直接打交道。落实涉企优惠政策,切实 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完善企业、项目定期推介机制,加强政银企定期联络,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着力保持投资较快增 长。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强化项目建设责任制,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加大产业升级、基础设施、交通物流、社会事业等领域重点项目投入力度,优先保障建设用 地、优先保障环境准入、优先保障资源配置。实施省“转型升级双千工程”项目10个,总投资35亿元,年度完成投资18.9亿元;实施中央投资和市、县重点 项目49个,总投资89.8亿元,年度完成投资34.2亿元;深入推进工业振兴工程,新上、续建投资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6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31个,千万元至亿元项目35个,总投资203.85亿元,年度完成投资80.76亿元。重点服务好利源公司200万吨捣固焦和20万吨二甲醚,顺成集团 3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8万吨苯加氢和干熄焦余热发电,天纶集团10万锭紧密纺及配套针织染整,永兴公司300万吨棒材和60万吨超微细粉,永通公司 120万吨氧化球团、宝硕公司3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中联公司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金砧锻造公司二期工程、广源公司生物质能热电等项目。积极推进伦 掌、蒋村两个年产180万吨煤田项目,加快东部2×35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华润电力公司2×100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项目前期工作。服务好济宁世纪唐人 投资公司太阳能银浆料项目前期和建设工作。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落实完善扩大消费政策措施,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增强消费对 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落实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进一步做好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等工作。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强化产品特别是食 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二)扎实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以市场为导向,以 项目为抓手,全面落实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着力壮大战略支撑产业。钢铁产业要推动产品向“高、精、专、深、特”调整,延伸钢铁产业链,以深加工带动钢铁产业 发展;支持永兴公司建成专业化棒材基地,打造千万吨级精品钢生产基地。煤化工产业要大力发展煤焦油深加工、二甲醚为主导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加快煤矿整合, 组建煤业集团公司;加强四大煤焦化企业战略合作,组建大型煤焦集团,打造千万吨级煤化工生产基地。水泥产业要加快湖波、海皇、中联等企业重组整合,建设新 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形成千万吨级新型干法熟料基地。铁合金产业要加快发展铁合金精炼产品,推进企业整合,拉长产品链条,提高产品档次,实现产业升级。铸造 产业要着力提升高性能球墨铸铁、精密铸锻件等产品技术水平,提高热处理工艺,淘汰落后产能,争取成为省内、乃至全国重要的大中型铸锻件制造和供应中心,努 力向装备制造业发展。纺织产业要重点支持东伟集团、天纶集团新项目、嘉鑫染整制衣项目建设,突破染整瓶颈,发展成衣制造,形成产业配套,在柏庄纺织产业专 业园区建设上取得突破,打造晋冀鲁豫周边地区最大的针织、纺织、服装生产和加工基地。

切实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实施“六大科技工程”。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和扶持科技创新型企业,加强省级民营科技园区、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加快重大科技成果中试与转 化,围绕全县优势产业,实施一批省、市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施县域知识产权战略,争取“省级知识产权优势区域”通过验收。大力推进质量兴县和名牌战略, 加强企业品牌建设,争创一批国家、省、市名牌产品和驰名著名商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加速提升第三产业。继续开展“第三产业提升年”活 动。加快中物华祥物流园区建设,规范提升柏庄市场建设和管理水平,以柏庄工贸园区、市汽车客运北站为主体,建成区域性物流中心和专业物流基地。积极发展现 代农村物流,加强邮政物流、农村超市、配送中心、便民店等网点建设,开展农副产品、农资和消费品的连锁经营。加快发展住宿餐饮、社区商业、物业、家政、休 闲等服务性消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

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坚持保护耕地和保障供给并重,统筹安排各类用地,优先保障重点企业、重 点项目用地需求。加大辛村、瓦店、吕村国家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力度,加快推进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村工作。大力开展资源税征收,加大超限超载综合治理。继续整顿 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特别是非煤矿山开发秩序,严肃查处无证勘探开采、越界开采、乱采滥挖等违法行为。搞好煤矿和非煤矿山资源整合。在钢铁、煤化工、建 材、电力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实施节能攻坚。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加快推广工业、运输、建筑等领域先进节能技术、节能设备。巩固提高安林两路、铜冶镇区域环 境整治成果,综合治理安林公路“二次扬尘”。加大环境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建立环保监管长效机制。积极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县和全省林业生态县,认真搞好北岭开 发造林工作;完成马鞍山森林公园建设总规和详规,新造林1700亩。

(三)扎实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

加快实施各项规划。按 照安阳市整体规划,加快我县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融入安东新城示范引领区、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大战略。县产业集聚区要发挥“省级民营科技园区”作用,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抓好在建重大工业项目,积极培育和引进重大装备制造、煤化工下游产品项目,拉长钢铁、煤焦化循环经济链,建成全省最大的煤化工基地、重 要的钢铁生产基地。新东产业集聚区要统筹一、二、三产业,大力发展健康产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旅游服务等主导产业,建成豫北领先的生产性服务基地、重 要的现代商贸物流服务基地、健康产品研发与生产基地。切实加快曲沟、柏庄、伦掌、韩陵、许家沟、蒋村、铜冶7个市级专业园区规划建设,抓好产业定位、产业 培育、产业带动,尽快形成特色和规模效应。

适度超前建设基础设施。5月1日前建成2个省级产业集聚区规划展馆、服务大厅等服务体系。县产 业集聚区年内要完成基础设施和项目投资3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26亿元;开工建设煤焦化园区西环南路、富家沟新社区,建成孟蒋公路。采取政府投资、BT 等多种方式,开工新东产业集聚区路网建设,年内力争形成道路闭合网络;开工建设高铁车站站前广场、行政中心、长途汽车站、安居苑小区、医院、学校、污水处 理厂、天然气和通信管网。做好2010年产业集聚区建设用地报批工作。

创新完善发展机制。建立完善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互动联动机制,积极 对上争取用地、招商、供电、收费、环保、综合利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制定县产业集聚区发展优惠政策,全面落实新东产业集聚区建设优惠政策,加快安阳新东投 资公司运作,在资金投入、环保、土地等方面向产业集聚区倾斜。 

(四)扎实推进“三农”工作

着力打造农业综合发展改革引 领试验区。以吕村、瓦店、白璧、永和、辛村为核心区,辐射崔家桥、北郭,以土地流转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为根本途径,大力发展高效农 业、生态林业、现代畜牧业、农业机械化、水利现代化和大中型沼气,兼顾村庄整合、农村金融、健全服务体系等方面,为农业农村发展摸索经验,打造特色明显、 亮点突出、省市领先的农业综合发展改革引领试验区。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粮食核心区建设,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65万亩以上, 总产稳定在67万吨以上,巩固全省产粮大县地位,争创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认真做好粮食购销、储备工作,加强粮食市场监管,全力维护粮食安全。大力推进现 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完善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总量达到28万亩,巩固和新建“百亩园”20个、“千亩方”1个,新建1个县级、4个乡级土地流转服务大 厅。倾力打造沿安楚路和沿S219线瓦店段现代农业产业带,扩建绿康、天康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年内力争把绿康创建成全国蔬菜标准园;新建2个高效农业标准 化示范园区,培育2个高效农业栽培模式示范点,新建1个省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认证5个无公害生产基地。实施畜牧养殖“百区、千场、万户”工程,新建养 殖园区和规模养殖场30个。在北郭、白璧等乡镇建成年出栏1500万只的肉鸡产业基地。以争创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为目标,建成千头规模养牛场10家、标准 化改良站点20家,新建100吨以上青贮池50个,养牛突破10万头。认真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和规范工作,扩大数量,提高质量,着力打造吕村蔬菜、科 丰农业、富农薯业、洪湖棉业等示范合作社。扶持泰丰、康亿、银江、绿康、天竺等龙头企业发展,创新品种,培育品牌,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 乡镇2个、特色农村经济先进乡镇2个、“十强”“十佳”龙头企业各1家。

不断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继续争创省“红旗渠精神杯”竞赛先进 县,新建节水工程30万米,水保治理30平方公里,新打机井400眼,建设高标准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区、节水灌溉示范区、水保生态农业示范区各6个。继续服 务好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新增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3万亩,总面积力争达到6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万亩。推广农机化新技术,全县玉米机收率达到40%。
文章标签: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