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考试试题汇编(金融基础知识)(四)(6)
时间:2014-01-17 09:56来源:广东人事人才网 点击:次
(八)不得采取欺诈手段骗取贷款。 103、借款人有哪些情况,由贷款人对其部分或全部贷款加收利息;情节特特别严重的,由贷款人停止支付借款人尚未使用的贷款,并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 答:借款人的情况是: (一)不
(八)不得采取欺诈手段骗取贷款。
103、借款人有哪些情况,由贷款人对其部分或全部贷款加收利息;情节特特别严重的,由贷款人停止支付借款人尚未使用的贷款,并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
答:借款人的情况是:
(一)不按借款合同规定用途使用贷款的。
(二)用贷款进行股本权益性投资的。
(三)用贷款在有价证券、期货等方面从事投机经营的。
(四)未依法取得经营房地产资格的借款人用贷款经营房地产业务的;依法取得经营房地资格的借款人,用贷款从事房地产投机的。
(五)不按借款合同规定清偿贷款本息的。
(六)套取贷款相互借贷牟取非法收入的。
104、借款人向贷款人提供虚假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资料的,贷款人可行使怎样权利?
答:借款人向贷款人提供虚假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资料的,由贷款人责令改正。情节特别严重或逾期不改正的,由贷款人停止支付借款人尚未使用的贷款,并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
保证担保的范围是什么?
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当事人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人应当对全部债务承担保证责任。
贷款管理责任制包括哪些内容?
主任负责制;贷款人各级机构应当建立主任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贷款审查委员会,负责贷款的审查;建立大额贷款审贷分离制度;建立垡分级审批制度;建立和健全信贷工作岗位责任制;建立离岗审计制度。
信贷管理机制包括哪些内容?
简述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
两个市场的基本概念。
⑵、两个市场的联系:两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金融市场,两个市场的融资反映为一定时期全部社会资金的运动状况,且呈此消彼长的态势。
⑶、两个市场的区别:融资的目的不同、融资的手段不同、融资的期限不同、投资风险不同。
你认为应如何构筑严密的农村信用社内控体系?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体系应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层次:
第一个层次:在农村信用社一线业务员工中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严格遵循“四双”原则,建立以“防”为主的内部监控防线。
第二个层次:在会计部门常规性的账务核算的基础上,对其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的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
第三个层次:以联社现有的稽查、审计、人事、纪律检查部门为基础,成立一个联社的独立审计小组,审计小组通过内部常规稽查、离任审核、落实举报、监督审查农村信用社的业务操作过程和财务报表等手段对农村信用社实施内部控制,建立切实有效的以“查”为主的监督管理防线。
1、什么是保证贷款?
答: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连带责任而发放的贷款,信用社原则上不得发放保证人承担一般保证责任的保证贷款。
2、什么是抵押贷款?
答: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
3、什么是质押贷款?
答: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作为质物发放的贷款。
4、什么是票据贴现?
答:是指贷款人以购买借款人未到期商业汇票的方式,向持票人融通资金的一种行为。
5、简述办理信贷业务基本程序。
答:客户申请一受理与调查—审查—审议—审批(咨询)—签订合同—提供信用一信贷业务发生后管理—信用社收回。
6、什么是抵债资产?
答:是指农村信用社在依法行使债权或担保物权时,因债务人、担保人无法以货币资金偿还信用社债务,经协商或经法院判决(裁定)、仲裁机构裁定接收的债务人、担保人用以抵偿所欠农村信用社债务的非货币性资产。
7、什么是最高额抵押?
答:是指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协议,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以抵押物对一定期间内连续发生的债权作担保。
8、有哪些情形保证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答:(1)主合同当事人双方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的。(2)主合同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的。
9、商业银行贷款,应当遵循哪些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
答: (1)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百分之八;(2)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七十五;(3)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百分之二 十五;(4)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十;(5)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其他规定。
10、保证合同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答:保证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被保证的主债权种类、数额;(2)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3)保证的方式;(4)保证担保的范围;(5)保证的期间;(6)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文章标签: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