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刑事执法与行政执法单元强化训练(六) 参考答案
时间:2014-01-19 12:17来源:广东人事人才网 点击:次
公安刑事执法与行政执法单元强化训练(六) 参考答案
一、单元强化训练
(一)判断题
1.公安机关是刑事诉讼中的审查机关。( )
2.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只负责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和预审的工作。( )
3.对假释和判处拘役缓刑、有期徒刑缓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监管和考察。( )
4.为了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必须坚持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
5.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对一切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都应平等保护,包括犯罪嫌疑人在内。( )
6.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必须重证据,只有经过查证属实的口供才能定案。( )
7.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应当依法接受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的法律监督。( )
8.侦查人员讯问犯罪嫌疑人时,一律不得到其住处进行讯问。( )
9.侦查机关必要时可连续传唤犯罪嫌疑人。( )
10.讯问犯罪嫌疑人可由单位保卫部门人员配合侦查人员进行。( )
11.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可以聘请律师为其辩护。( )
12.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时,其法定代理人或者教师必须在场。( )
13.询问证人应个别进行,应制作笔录。( )
14.询问不满18周岁的证人、被害人,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
15.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
16.检查妇女的身体,只能由女侦查人员进行。( )
17.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侦查机关有权解剖,但应征得死者家属同意。( )
18.现场勘验是侦查人员对现场遗留的与犯罪有关的物品进行提取、保全的活动。( )
19.除紧急情况外,人身检查时必须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
20.被害人或犯罪嫌疑人拒绝人身检查,而侦查人员又认为有必要检查时,可以强制检查。( )
21.现场勘验需要进行侦查实验时,不得有侮辱人格和有伤风化的行为。( )
22.公安机关搜查时,必须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在场。( )
23.公安机关在任何情况下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否则即属违法。( )
24.在现场勘验或者搜查中,侦查人员可以决定扣押各种物证、书证。( )
25.侦查人员对涉及国家秘密的证据,应当严格保密。( )
26.侦查人员发现与案件无关的物品、文件,不得扣押。( )
27.侦查人员对于违禁品,无论是否与案件有关,都应扣押,并及时送交有关部门处理。 ( )
28.侦查人员需要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时,需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
29.侦查人员需要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查询或者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时,必须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
30.刑事技术鉴定,由省级以上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负责进行。( )
31.通缉是公安机关对应当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和越狱逃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令缉拿归案的一种侦查方法。( )
32.拘传必须经派出所负责人批准。( )
33.公安机关拘传犯罪嫌疑人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如时间不够,可连续拘传。( )
3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应当退还保证金。( )
35.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
36.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但可以中断对案件的起诉和审理。( )
37.监视居住的适用对象,与取保候审相同。( )
38.监视居住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住所地的居委会、家委会配合公安机关执行。( )
39.被监视居住与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的规定相同。( )
40.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应遵守的规定,情节严重的,予以逮捕。( )
4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向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报告。( )
42.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在拘留后的12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
43.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由公安机关执行。( )
44.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7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鼓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
45.公安机关执行逮捕后,必须把逮捕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24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
46.公安机关对被逮捕的人,必须在逮捕后的12小时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
47.治安管理处罚,是指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人依法剥夺其人身自由、财产或其他权利的行政处罚。( )
48.治安管理处罚中,教育是目的,处罚是手段。( )
49.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对象是违反治安管理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包括公民和单位。( )
50.公安派出所可以裁决警告、罚款。( )
51.没有法定依据或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治安管理处罚作为行政处罚,也应遵循依法行政的要求。( )
52.治安管理处罚,必须公正、公开。( )
53.罚款的幅度一般是1元以上,200元以下。( )
54.治安拘留既适用于自然人也适用于法人。( )
55.治安拘留时间以天为计算单位,期限为1日以上,15日以下。( )
56.对数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分别裁决,合并执行”,但拘留期限不能超过15日。( )
57.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依照刑法规定尚不够刑事处罚,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 )
58.违法性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最本质的特征。( )
59.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客体,是指《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所保护的,而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
60.缺少危害结果这一要件,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就不能成立。( )
61.罚款是既具有教育性质又具有强制性质的最轻的一种治安管理处罚,主要适用于初犯、偶犯,且情节轻微,后果较轻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适用最灵活、最广泛的治安管理处罚方法。( )
62.过失是指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主体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事实,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
63.不满14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免予处罚,但是可以予以训诫,并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
64.精神病人在能辨认或者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 )
65.间歇性精神病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 )
66.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 ,)
67.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 )
68.一人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裁决,合并执行。( )
69.二人以上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处罚。( )
70.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只处罚直接责任人员。( )
71.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6个月内公安机关没有发现的,不再处罚。( )
72.追究时效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行为开始之日起计算。( )
73.劳动教养适用的对象,是有轻微犯罪行为又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
74.对精神病人、呆傻人员可以决定劳动教养。( )
75.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违法犯罪的华侨,可以决定劳动教养。( )
76.收容教育的适用条件为实施了卖淫、嫖娼行为,且该行为不够劳动教养,行为人患有性病。( )
77.强制戒毒期限为1个月至6个月,自人所之日起计算。( )
78.强制戒毒所对戒毒人员依法按照性别实行分别管理,女性戒毒人员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管理。( )
79.戒毒人员对强制戒毒的决定不服的,可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
80.戒毒人员在强制戒毒期间无论因任何理由,均不得离开强制戒毒所。( )
(二)单项选择题
1.在刑事诉讼中,既是国家侦查机关,又是刑罚执行机关的是( )。
A.公安机关 B.国家安全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人民法院
2.讯问犯罪嫌疑人只能由( )进行。
A.侦查人员 B.单位保卫人员
C.预审人员 D.警校实习学生
3.讯问时侦查人员不得少于( )。
A.2人 B.3人
C.4人 D.5人
4.传唤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 )小时。
A.8 B.12
C.24 D.48
5.询问证人只能由( )进行。
A.治保主任 B.居委会主任
C单位保卫科长 D.侦查人员
6.强制检查只适用于( )。
A.证人 B.被害人
C.犯罪嫌疑人 D.见证人
7.为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情况、生理状态及病理状态,侦查机关可以对其人身进行( )。
文章标签: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