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刑事执法与行政执法单元强化训练(六) 参考答案(5)
时间:2014-01-19 12:17来源:广东人事人才网 点击:次
55. 56.对数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分别裁决,合并执行,拘留期限可以超过15日。 57. 58. 社会危害性才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最本质的特征。 59. 60. 危害行为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构成要件中处于核心地位,缺
55.√
56.×对数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分别裁决,合并执行”,拘留期限可以超过15日。
57.√
58.× 社会危害性才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最本质的特征。
59.√
60.× 危害行为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构成要件中处于核心地位,缺少危害行为这一要件,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就不能成立。
61.× 罚款是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人限令在一定期限内,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人民币现款的治安管理处罚方法。它既不影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人身自由,又能起到惩戒作用,且是治安管理处罚中适用最灵活、最广泛的一种处罚方法。
62.√ 63.√
64.×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10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
65.×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违反治安管理的,应予处罚;在精神不正常时,即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违反治安管理的,才不予处罚。
66.×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11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由于生理缺陷的原因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即聋哑人、盲人不是由于生理缺陷的原因违反治安管理的,仍应处罚。
67.×《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12条第1款规定,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予处罚。这里所指醉酒的人,是指生理性醉酒人。
68.√ 69.√
70.×《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15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直接责任人员;单位主管人员指使的,同时处罚该主管人员。
71.√
7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18条第2款的规定,追究时效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73.× 劳动教养适用的对象,是违反治安管理经处罚仍不悔改或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尚不够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74.×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劳动教养案件规定》第11条,对精神病人、呆傻人员不得决定劳动教养。
75.×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劳动教养案件规定》第12条,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违法犯罪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华侨,在大陆违法犯罪的台湾居民和在内地违法犯罪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不得决定劳动教养。
76.× 收容教育的对象是实施卖淫、嫖娼行为,尚不够实行劳动教养的行为人。但是否患有性病并不是决定收容教育与否的条件。
77.×强制戒毒期限为3个月至6个月,自入所之日起计算。、对强制戒毒期满仍未戒除毒瘾的戒毒人员,强制戒毒所可以提出意见,报原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批准,延长强制戒毒期限。但实际执行的强制戒毒期限连续计算不超过1年。
78.√ 79.√
80.x 戒毒人员在强制戒毒期间,遇有直系亲属病危、死亡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暂时离开强制戒毒所的,由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担保,经强制戒毒所批准,可以离所,离所期限一般不超过3日。
(二)单项选择题
1.A公安机关是刑事诉讼中的侦查机关和刑罚执行机关。
2.A根据《刑事诉讼法》第91条的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
3.A根据《刑事诉讼法》第91条的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时,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
4.B根据《刑事诉讼法》第92条的规定,传唤持续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
5.D根据《刑事诉讼法》第97条的规定,只能由侦查人员询问证人。
6.C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05条的规定,为了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情况或者生理状态,可以对人身进行检查。犯罪嫌疑人如果拒绝检查,侦查人员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强制检查。强制检查只适用于犯罪嫌疑人。
7.B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05条的规定,为了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情况或者生理状态,可以对人身进行检查。
8.A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12条的规定,执行扣押物品、文件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持有有关法律文书或者侦查人员工作证件。
9.B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08条的规定,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侦查人员进行。
10.C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09条的规定,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侦查人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查。
11.D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11条的规定,在现场勘查或者搜查中需要扣押物品、文件的,由现场指挥人员决定。
12.C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19条的规定,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的鉴别、判断活动为鉴定。
13.D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23条的规定,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这种缉拿归案的侦查方法为通缉。
14.D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52条的规定,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以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公安机关发布。
15.A刑事强制措施的种类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
16.B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0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
17.B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0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
18.B根据《刑事诉讼法》第92条的规定,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
19.A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l条的规定,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20.A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1条的规定,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21.C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3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22.D取保候审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保证其不逃避侦查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
23.D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8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24.C参见《刑事诉讼法》第57条。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经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或指定居所。
25.B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8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26.C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7条的规定,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应当遵守的规定,情节严重的,予以逮捕。
27.B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5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28.C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9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7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29.C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9条的规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30.A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9条的规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31.C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0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但是必须将被拘留的人立即释放。
32.B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2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都必须在逮捕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33.D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对象是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人,包括公民和单位。
34.A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主体是公安机关。
35.B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33条的规定,警告、50元以下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裁决;在农村,没有公安派出所的地方,可以由公安机关委托乡(镇)人民政府裁决。
36.A《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4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该原则的基本精神是教育多数,处罚少数,通过处罚达到教育的目的。
37.D罚款幅度,一般情况为1元以上,200元以下。但对几种严厉禁止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以下三种特殊的罚款幅度:一是对嫖宿暗娼等行为可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二是对非法使用罂粟壳等行为可以单处或并处3000元以下罚款;三是对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单处或者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对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罚款幅度为1元以上,200元以下。
38.C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是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把握这一特征,是为了严格划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犯罪的界限。
39.A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6条规定,罚款幅度一般为1元以上,200元以下。
40.C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6条规定,拘留的期限为1日以上,15日以下。
41.A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危害性。
42.A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客观要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危害行为。
43.C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9条规定,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处罚。
44.A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9条规定,不满14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免予处罚,但是可以予以训诫,并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45.D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10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辩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应予处罚。
46.D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11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由于生理缺陷的原因而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
47.C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12条规定,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予处罚。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将其约束到酒醒。
48.D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13条规定,一人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裁决,合并执行。
49.D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14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处罚。
50.B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18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6个月内公安机关没有发现的,不再处罚。
51.C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18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文章标签: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