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心理咨询师应该( )。
A.不予干预
B.完全保持价值中立
C.表示同情
D.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引导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完全的中立是很难做到的,咨询师过去的经验多少会影响咨询的过程。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观念,咨询师应该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37麦独孤(W.MCDougall)用( )来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
A.认知过程B.学习C.社会影响D.本能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在《社会心理学导论》(1908)一书中,麦独孤指出“先天的或遗传的倾向是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基本源泉和动力”,他提出求食、拒绝、 创新、逃避、斗争、性与繁衍、母爱、亲和、控制、服从、创造和建设十二种本能,认为从这些本能可以衍生出全部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
38“性别”表示男女在( )方面的差异。
A.生物学B.人格特征C.社会学D.行为方式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性”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如遗传、内分泌、解剖及生理的差异。性别指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指的就是性别 的差异。“性别角色”表示男女在社会行为方式上的差异。由于性别不同,社会对其的期待也不同,因而出现了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差异。这种差异与生理特征没 有必然联系,不是天生的,而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结果。
39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是( )。
A.主我B.客我C.镜我D.超我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主我与客我,这是詹姆士关于自我的概念,前者是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自我,是进行中的意识流;后者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它包括一 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的知识与信念。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米德认为,我们所隶属的社会群体是我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个体的自我 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认为他人是如何“看”自己的。
40按伯克威茨的观点,侵犯行为的发生,主要与( )有关。
A.文化水平B.道德水平C.宗教信仰D.侵犯线索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伯克威茨认为,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即愤怒。侵犯的发生还与情境中的侵犯线索有关,与侵犯有关的刺激物可能使侵犯得以加强。
41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如果特异性高、共同性和一致性低,那么人们往往做出( )的归因。
A.社会视角B.行为主体C.刺激客体D.情境因素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个人在归因时需要同时考虑三种信息:①特异性信息: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只针对某一刺激客体做出反应。②共同性信息:不同的行为主 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③一致性信息: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做出的反应是否一致。当提供高特异性、高共同性、高一致性的信息时,人们往往做出刺激 客体的归因;当提供低特异性、低共同性、高一致性的信息时,往往做出行为主体的归因;当提供高特异性、低共同性和低一致性的信息时,人们往往归因于情境因 素。
42光环效应是一种( )的现象。
A.社会适应B.信息干扰C.先人为主D.以偏概全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光环效应是指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也称晕轮效应。光环效应是一 种以偏概全的现象,一般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由于它的作用,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变成光圈并被夸大,其他的优点或缺点也就退隐到光圈背后 视而不见了。
43当事者和观察者对当事者行为原因的解释往往有明显的不同,这表明( )影响归因过程及其结果。
A.利益B.社会视角C.态度D.控制点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人们的角色和处境不同,观察问题的视角就不同,对事情的看法也会有差别,因而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显然,行动者(当事人)和观察者(局外人)对行动者行为原因的解释会有差别。
44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
A.诚实品质B.爱的品质C.关心品质D.智慧品质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青少年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的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爱的品质、关心的品质和智慧的品质分别是成年早期、成年中期和成年后期的良好人格特征。
45童年期儿童类比推理能力发展的特点是( )。
A.发展速度高于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B.发展水平低于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C.随思维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D.小学低年级到中年级发展速度最快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小学儿童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特点如下:①存在着年龄阶段的差异。②小学儿童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低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